杨成武将军晚年回忆抗战时的经历,写成《敌后抗战》一书,书中曾提到自己在1943年五峰寨遇险一段经历。
书中很清楚的记着,当时杨成武率部转移至河北易县五峰寨时,住在一对儿兄弟家里,弟弟的名字虽然不记得,但杨成武却很清楚的记得,哥哥的名字叫邢金生。
不料就连杨成武也没想到,他的回忆录出版以后,当年这位曾救过他的老人不远千里来北京看望他。
一从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军便数次发动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大扫荡,当时杨成武正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独立第一师师长,负责协助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指挥反扫荡作战。
1943年9月,日军再次发动对根据地的大扫荡,不凑巧的是,杨成武却突患疟疾。
当时,任一分区卫生部部长的卢星文心情十分焦躁,因为杨成武病来的很凶险,可军区上下却连一片治疗用的奎宁也拿不出。
考虑到杨成武的病来势汹汹,一分区的领导干部也进行了紧急磋商,事后他们同杨成武商量,打算将他转移到狼牙山老君堂暂避。
狼牙山老君堂地处深山,是根据地的腹地,一般日军扫荡也不会深入,所以绝对能够保障安全。
杨成武后来就在这里安歇了一段时间。
尽管处在深山,但杨成武仍然通过电台,不断地了解外面的形势,尽管敌人扫荡来势汹汹,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扛过了1941年、1942年最艰难的两年,日寇早已经日暮穷途,掀不起太大的浪花。
杨成武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率领根据地军民取得抗战胜利以及战后重建的工作。
可没想到的是,就在杨成武养病期间,一分区却突然传来消息:
“敌人近期可能对狼牙山、九莲山、水泉寺发动扫荡,建议你转移到五峰寨不老庵去。”
迫于无奈,杨成武只好拖着病躯向五峰寨转移。
五峰寨是一处比狼牙山还要高的山,敌人在是轻易上不来的。尽管不老庵距离敌人金波据点只有20里,但在据点周围驻扎着25团,敌人更是不会到这边来。
杨成武戏称这个地方为“不老庵格勒”。
不过,更让杨成武惊喜的是,他的夫人赵志珍在敌人扫荡过程中,也突破重重包围,带着孩子来到了不老庵,在战争年代里,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很有限,这好不容易的见面自然杨杨成武更加好心。
心情一好,病也好的更快了。
不老庵实际上只有一户人家,三四间房子,房子的主人就是杨成武提到的兄弟两人。
哥哥名叫邢金生,虽然他年纪最大,但却未娶妻,弟弟已经结婚生子。
杨成武在他们家住下后,邢金生兄弟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但他们也知道八路军是打日本人的,所以对他们格外关心。
按照当地的习惯,邢金生兄弟管赵志珍叫姑姑,叫杨成武姑父,杨成武夫妇叫邢金生兄弟为大哥、二哥。
杨成武后来回忆中,也称邢金生兄弟很朴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对待他们更是像对待亲人一样。
二杨成武在不老庵扎下来后,工作人员很快就架起了电台,不仅同军区取得联系,同旁边驻扎的25团团部也取得了联络,25团还专门派了一个连来五峰寨不老庵周围的村子里,以保证绝对安全。
本来该万无一失才对,然而杨成武才安顿在不老庵不久,敌人就扫荡了过来。
第三天早上,杨成武夫妇正同邢金生兄弟吃早饭,突然,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了,来人告诉杨成武:
“司令员,敌人上来了!”
话音刚落,杨成武就听到外面传来若有若无的枪声,显然25团的部队正在同敌人交火。
“不要慌,到底怎么回事儿?”
杨成武镇定自若的询问道。
“大概是敌人嗅到了什么气味,今天一大早就从金坡据点经小路直朝这里扑来。现在,敌人已经和我们的部队交上火了。”
日军扫荡到山上,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因为走山路就意味着重武器无法进山里,只能携带轻武器,而且地形复杂多变,很容易被我军埋伏。
一直到后来,杨成武才知道,他们一行人转移到五峰寨不老庵时,被敌人察觉了,敌人虽然不知道来人的身份,但他们仍然觉得有试一试的必要,于是特意派了一支小股部队进山搜寻,并出动了飞机配合扫荡。
尽管日军出动的只是小股部队,但火力却异常猛烈,甚至还用上了掷弹筒,飞机时不时的来投弹,将不老庵周围炸的尘土弥天。
也许是因为有规定,杨成武与妻女不得不分开突围,尽管他内心仍然有不舍,但为了革命计,却也不得不做如此考虑。
就在杨成武万般不舍之际,一旁的邢金生站出来说:
“您赶紧走吧,老姑还有我们呐!”
日军这时距离不老庵已经只有几百米,很快就要冲过来,日军的飞机在空中盘旋,正准备做第二次俯冲,杨成武思来想去,最终不得不下令:
“我们撤。”
时隔多年以后,杨成武回忆起当时遇险来,仍然记忆犹新。
那时候敌人的子弹,几乎就是贴着杨成武的头皮在飞,敌人追的也很紧,显然是笃定主意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关键时刻,杨成武也没有犹豫,带着警卫就往大山里扎,至天黑,敌人担心被伏击才撤走。杨成武躲过了一劫。
天快亮的时候,警卫找到电话机飞线的断头处,与一分区以及25团取得了联系,报告安全。
不过,让杨成武更担心的是自己妻女情况。
杨成武在敌人撤走后,又回到不老庵,只见自己住过的四间屋子已经被敌人烧成一片废墟,就在他焦急的寻找时,一旁突然有人喊:
“你们回来啦?”
杨成武回头一看,才发现是邢金生。
“你们怎么样?志珍和孩子呢?”
邢金生告诉他:
“没事儿,好好的,老姑和孩子都在那儿呢!”
原来,就在杨成武撤离后不久,邢金生便迅速带着赵志珍母女到了一处山洞躲藏,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邢金生还把洞内的干草铺在两人身上,之后才去寻了另外一处洞穴藏身。
敌人后来冲到了不老庵后,一个人也没找到,气得直接在房子放了一把火,垂头丧气而去。
1941年12月15日,日寇在北岳区持续了三个月的扫荡终于落下帷幕,杨成武也离开了不老庵,临行前与邢金生告别。
三尽管邢金生与杨成武有这么一段缘分,但在战争环境下,邢金生也并没有指望杨成武能记得这件事。
一直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邢金生才知道,杨成武一直惦记着他们。
杨成武的回忆录《敌后抗战》写了邢金生兄弟两人,该书出版以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就开始连播,五峰寨的老乡也是在听书的时候,听到了邢金生的名字,还专门跑到他家告诉他:
“广播里有你的名字,杨师长没有忘记你。”
一句话,引得邢金生思绪万千,因为家里穷,他一辈子没有结婚,晚年只同侄子生活在一起。听到乡亲们如此说,邢金生也萌发了一个愿望:
“想趁着身子能动的时候,到北京去看一看杨师长。”
侄子一听大伯有这个想法,觉得有些不太妥当,毕竟事情过去了多少年,他劝大伯:
“大伯,五峰寨上的事情都过去几十年了,一直又没有联系,况且将军现在又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大事多着呢!咱这土里土地的庄稼汉,能见得到吗?我看还是算了吧......”
不过,邢金生却始终抱着这一想法,后来见侄子不愿意带他去,就跑到侄女家里,让侄女带着他到北京去。后来侄子听说后,又赶紧追到了火车站,
1987年3月,邢金生到北京后,打听到杨成武已经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就专门去政协门口,对值班人员说:
“俺要见杨成武,杨师长,俺叫邢金生,他认识俺。”
值班人员当然不敢轻易就把人放进去,但见来人坚持要见,也无可奈何,只好告诉他:
“杨副主席现在不一定有时间,我给你们先联系一下看看,要是时间长,你们可能得先回去。”
邢金生也并不急躁,只是乐呵呵的告诉值班人员:
“你和他提俺的名字,他一定会见俺的,不管多长时间俺都等。”
不过,让工作人员没有想到的是,一听是邢金生的名字,杨成武立马安排工作人员,把邢金生一家安排进全国政协接待站住下,还说要等得空时亲自去见。
1987年3月26日下午,杨成武派了一辆专车,把邢金生一家接到自己住的地方。
一见面,两位时隔多年不见的老人就紧紧地握手,邢金生更是激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他看了眼杨成武,又看了看旁边的赵志珍,只是说了一句:
“模样没变多少呀!今天我总算又见到你们了!”
杨成武夫妇把邢金生一家当做贵宾接待,不仅一起吃了饭,饭后杨成武还特意提议,两人一起拍张照片。
邢金生一辈子默默无闻,唯有当年五峰寨不老庵上与杨成武将军一家一段缘分,成为他一生最津津乐道的事儿,而更为难得的是,杨成武将军时隔40年也没有忘记他们,甚至还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接见他们,不由得让人感佩莫名。
参考资料:
一、《敌后抗战》——杨成武
二、五峰寨下不老庵——李国强,易县电视台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
三、杨成武易州遇险——李文通,易县电视台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