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关隘,你知道几座?

星之旅说 2023-08-08 09:28:00

关隘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交通及军事设施。

古人在道路险要之处或重要津渡设关,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后来也成为征收赋税的重要设施。择地设立关口,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于地形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有着充分认识。

我国古代著名兵书《孙子兵法》中的《九地篇》就己经根据用兵的原则,并结合位置、距离、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等把地形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衡地、重地、记地、围地、死地等多种。

古代关隘大多是利用自然条件建在两山之间或者山水之间。内地的关隘大多是在交通要道上直接修建的关卡,边疆的关隘则有大有小,依据地理形势或驻军据守,或警戒传讯。小的关隘就是一面城墙,大的则形成一座关城。

总之,关隘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敌人在进攻时无法顺利通过,无法绕道而行,而必须要展开攻城作战,从而达到延缓敌人进攻、消耗敌人给养及有生力量的目的。

(山海关)

山海关——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位置: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

山海关以“天下第一关”而著称于世,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山海关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山海关”之名也因此而来。在燕山山麓的长城之上,山海关城楼雄伟,依山傍海。

在远古时期,山海关属幽州碣石,是连接中原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治和经济的交通要道。到了中古时期,山海关则因其地扼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

(山海关)

来到天下第一关,登长城,看燕山耸翠,渝水流澌,长城如练,雄关似锁,雄伟壮丽的天下第一关城楼有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渤海之滨闪耀着骄傲的色彩。天下第一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

山海关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居中的关城在其他城堡的围绕下,形成了一幅众星拱月图。关城四周有高大坚实的城墙,气势十分宏伟。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关城的东、西、南、北分别建有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分别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海关)

“茫茫碣石东,此关自天作。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天下第一关是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军徐达所建,是以展现明代重要关口和平原长城为主的历史遗迹人文景区。因景区涵盖山海关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关箭楼”而得名,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清之际曾多次维修,解放后又多次修缮。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传为明朝成化八年进士肖显所书。

(山海关)

在“天下第一关”箭楼南北两侧各有两座配楼回护,它们分别是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和威远堂(现仅存遗志),形成“五虎镇东”之势。这段长城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清朝入主中原后,山海关一带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但仍然是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冲。清朝成为皇帝到沈阳祭祖的必经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楼揽胜的最佳场所。

一提到山海关,提到长城,人们往往会想到千里寻夫、哭倒万里长城的孟姜女,在山海关城东的凤凰山山顶建有孟姜女庙,庙内供有孟姜女塑像,她身着青衫素服,面带愁容遥望着南海,仿佛在寻觅,在悲泣。千百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诗文、戏曲、传说、唱本广泛流传,给长城古关增添了悲壮色彩。

(山海关)

曹操曾在诗中吟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名句,可一直以来人们都不知道这“碣石”到底在哪里。1986年,在山海关外15公里处濒临渤海的绥中县万家乡发现了六处秦汉大型宫殿遗址群。无独有偶,在山海关西南北戴河区横山南边也发现了一组大型建筑的遗址。据考察推断,这两面三山处遗址很可能是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

秦始皇行宫遗址的发现,使“东临碣石”的千古之谜也被揭开。距绥中县秦代行宫遗址旁的海岸线仅四百米的海中有一块巨大的礁石,人们一度称其为“姜女坟”,据考古学家考证,“姜女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碣石”。这一发现,使山海关胜境更增魅力。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而山海关长城则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入海处。

(山海关)

山海关地处山海之间,集山、海、关、河、湖等景观于一体,山清水秀,有道是“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这里所指的“青山”就是明早期长城起点翻越的第一座山“角山”,角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山海关的天然屏障。而老龙头则是我国唯一一段深入海中的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山海关城山和海的距离是8千米,长城犹如一条巨龙,逶迤于群山之间蜿蜒东来,将高山、雄关、大海连成一体,构成了山海关独特的地理环境。

金元时期,这里的战略优势明显得到加强,而山海关真正成为雄关要塞,则是明朝的事情了。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北方防务,设立卫所。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军徐达派遣燕山等卫所屯兵15100人,在永平、界岭等地修筑了三十二关,当年十二月,修筑的山海卫城,这就是山海关得名的由来。从此,山海关成为控遏辽东的重要关口。

(山海关)

明朝中叶之后,随着满族在东北兴起,辽东的形势极度恶化,山海关的地位达到了空前重要的地步。明王朝几乎动用了全国之力保卫山海关。仅在山海关关城内,当时的兵力就达到了十三四万人。

到了明万历四十六年,明政府在山海关设立山海镇,主辖蓟镇东协四路。此后,又将蓟辽督师从京师附近移驻山海关,使得山海关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山海关的存在,真所谓“天下安危系于一垣”。从实际情况来看,山海关的确遏制住了清军的入侵。

(山海关)

虽然清军曾十次绕过山海关侵入关内,威胁北京,甚至一度占领山东等地,但是却未能在关内立足,根本原因就像魏源在《圣武记》中所说:“山海关控制其间,则内外声势不接,即入其他口,而彼能绕我后路。”这也就导致了“所克山东、直隶郡邑辄不守而去,皆由山海关阻隔之故”。

(居庸关)

居庸关——居庸落日碧云烟,遍野红枫染醉川。

位置: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山区的南口镇居庸关村

居庸关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也是万里长城上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居庸关是北京西北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风景宜人的观光胜地,作为古战场,如今硝烟已然消散,但那些古战场的军事设施被保留下来,与此地的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居庸关的沧桑魅力。

“居庸叠翠”即是对居庸观胜景的盛赞。除冬季之外,登上居庸关凭高远眺,草木丰茂,郁郁葱葱,一阵风过,如碧波翠浪翻卷而过,令人心旷神怡。居庸关北的“仙枕石”高3米,广50米,形似石枕,被赞誉为“一觉黄粱人已仙,尚遗睡石傍风泉。”

(居庸关)

居庸关中心的“云台”可以说是保有元代艺术风格的石雕艺术精品,“云台”本是“过街塔”的基座,取“远望如在云端”之意。“云台”以汉白玉为材料,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有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供人、马、车辆通行。

南北瓮城取“瓮中捉鳖”之意,南瓮城呈马蹄形,北瓮城呈长方形,两座瓮城当中都设有炮台。作战时可将敌人诱入瓮城,主城关闭阻其入城,再放瓮城闸门,敌人就被困在瓮城里,只能束手就擒,仿若瓮中捉鳖。明代是我国古代大炮制铸和使用最兴盛的时期,居庸关陈列的古炮就能证明这一点。

(居庸关)

在居庸关的南北券城城墙上各自陈列着“大将军铁炮”和“竹节铁炮”,它们仿若威武的卫士,守卫着古代关口,守护着现代文明。“水门”是居庸关较为值得一看的景致,居庸关两侧高山,中间一条水道南北贯穿关城。在水道与长城的交叉之处,建有双孔圆拱水门,水门上有闸楼,内设水闸,借此控制门内外水量,洪水季节打开闸口泄洪,枯水季节储备河水供关城使用。

水门桥墩设计成南北尖状,这有利于减少洪水对水门的冲击力,起到了防止毁坏、延长使用时间的作用。除此之外,居庸关券门两侧石壁及顶部雕刻的佛像、经文,以及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写下的大量描绘居庸关的诗词赋、碑刻和石刻都是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值得赏玩的艺术珍品。

(居庸关)

相传,在秦始皇修长城之时,将征来的民夫和士兵徙居于此,居庸关就是取了“徙居庸徒”的意思,因此才得了名。后来,人们对居庸关的称呼并不一致,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称“纳款关”,唐朝时又先后称为“蓟门关”、“军都关”等。

居庸关南俯京师,北据塞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居庸关两侧又有高山耸立,中间一条纵深20多千米的峡谷,俗称“关沟”,居于关沟正中的居庸关就成了往来塞外的咽喉要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素有“绝险”之称。这样险峻的地势在军事上自然十分重要,因此居庸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

春秋战国时期,此地是燕国扼守的“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已颇具规模,是“锁钥”重地;南北朝时与长城连在一起的居庸关是牢固的防御屏障;唐朝时虽因版图辽阔,居庸关并不是边境之地,但战略位置依然十分重要;到了辽、金时期,居庸关就成了都城的西北门户,使其战略地位一举跃居关隘之首;

元朝时,由于居庸关既是大都的西北屏障,又是通往上都的要道,屯兵驻守,南北布防,地位好比蜀之剑门;明朝时居庸关是长城重镇之一,极受朝廷重视,朱元璋更是拨巨款修筑居庸关城,建起水陆两道关门,在嫩北山县尧指出修建护城墩、峰燧等多座防御体系,极大地增强了它的军事防御能力。之后又多次修缮,增建了南北月楼及城楼、敌楼等配套军事设施齐备,南北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院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清朝时,对长城及其关隘只是保而不修,居庸关自然也是如此。

(居庸关)

纵观历史,居庸关的上空似乎一直弥漫着战火硝烟,而辽金时期,居庸关已不单单是中原政权与北方民族政权的分水岭,更是它们守卫自己的正统王朝统治,抵御同样来自北方的女真、蒙古等人侵的咽喉要塞,因此更时时被厮杀呐喊的征战声所萦绕。

(娘子关)

娘子关——晋冀之间城堡筑,承天古寨固关营。

位置:山西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

娘子关景区位于晋冀交界处,是山西的东大门,地处丘陵地带地势险峻,山清水秀,再加上此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由此成为了一处集历史和风景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以雄关、险道、秀水、崇山著称,素有"京畿藩屏"、“北域江南"等美誉,娘子关既有秀美的山水,也有峥嵘的城墙关隘,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景观。

娘子关是中国万里长城第九关。关于娘子关关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唐高祖李渊之女、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所以此关得名“娘子关”。一说此处有纪念介子推之妹的妒女祠,据说如有妇女艳妆经过此处,必然雷电交加,妒意大发,是为妒女,故此关得名“娘子关”。现今妒女祠已废,只留有唐人所书《妒女颂碑》,珍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娘子关)

娘子关扼太行山井陉口,同井陉关隔山相对,同为军事重地,为山西和河北之间为数不多的通道之一,不论是要保障山西,还是要保障河北的安全,娘子关都起着重要作用。现今石太铁路和晋冀公路均从此关口经过,更使它成为交通要冲。

娘子关因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两千多年的战争洗礼给娘子关留下了丰富的战争文化遗产,古代的关城、谍楼、哨所、城墙、烽火台和近代的战壕、碉堡、军营等战防设施比比皆是。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娘子关建筑,是明代嘉靖二十年所筑。娘子关关城位于娘子关镇西,居高阜而筑,西、北濒临绵河。

(娘子关)

依山傍水的古城堡有东、南两座关门,东城门又称外城门,是一般的砖券城门,门洞上方刻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字。门洞上方有平台城堡,应为检阅士兵、瞭望敌情而筑。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表现异常勇敢,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仍不忘军中生活。

娘子关的南城门又称内城门,下为砖券,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上为门楼,复檐上悬挂一匾额,题字为“天下第九关”。据传说,此城门上的城楼名为“宿将楼”,是平阳公主当年聚将御敌的地方。关城内的街道、民宅明显地保持着唐代的风貌,其中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的“军户”的后裔。

(娘子关)

娘子关南城门前,是一条大约倾斜45度的石坡古道。古道上,石头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锃亮,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洞,那是历史上马匹留下的印记。不禁让人遥想,在这条唯一的石坡古道上,只要有一将守关,关下纵有万夫强攻也休想进来。

在历史演变中,娘子关的关隘文化始终都是一条主线,历史上曾建有“垒”“关”“城”“寨”等多处关隘设施,这些关隘除了军事防御功能,主要作用就是打通华北地区的交通,实现国家、民间政治、经济的连接和流通。

(娘子关)

因此,从隋唐开始,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娘子关境内古道的修缮和拓宽,也逐步形成两条通道,一条为娘子关南部的道路,路上设有完备的驿站,方便官员通行、公文往来,被称为“官道”;另一条则用于民间交流、来往商旅,被称作“商道”,在这条古商道上,晋冀及京津、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客商云集,娘子关也一度成为重要的商业枢纽。

(平型关)

平型关——贺兰山下平型关,烽火连天急风寒。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因其地形如瓶,因此古时称为瓶形寨,金时改为瓶形镇,明、清时称平型岭关,后改为今名。平型关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峪谷幽深,危岩突起。

一条峡谷山路,长达3.5千米,东通河北,西接雁门,地势险要,很早就是戍守要地。平型关关楼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当时朝廷修筑内长城,经过平型岭,遂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

(平型关)

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呈正方形,南北东各置一门,东门门洞用券袱相间的方法筑成,门额镌刻有“平型岭”三个大字。可惜,此门已毁,关城各门原皆连有瓮城,现仅存北瓮城。城内正中有过街楼,旧时曾设有反武衙门,现已改建为民房。

城东2.5千米处为关门,门洞内置一块大型石碑,上镌“平型关”三个大字,字体雄健峭拔。城南面东西高处,各有一座烽火台,远远便可望见。城北有大郎城遗址,据传是宋将杨延昭镇驻之地。

(平型关)

平型关北的恒山如屏高峙,关南的五台山巍然耸立,这两座山的海拨都在1500米以上。两山之间是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岭就处在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地势非常险要。

由于恒山和五台山都是断带山陡峭险峻,因而成了晋北巨大的交通障壁,而平型岭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了一条严固的防线。

(平型关)

因为平型关的地理位置重要,因此在这里发生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明朝时这里最为重要的战役,是嘉靖三十二年,蒙古鞑靼部俺答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陷平型关的战役。平型关的失陷,使得蒙古兵由此直趋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进逼紫荆关。后因途中遇明将陈凤率军抵抗,并遇连雨天,蒙古兵才不得不引军北归。

(雁门关)

雁门关——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在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雁门关始终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古代中国北境著名的咽喉要塞,雁门关见证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汇点,雁门关亲历了民族融合的艰辛历程,积淀了色彩斑斓的多民族文化精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古商道,雁门关折射了古代边贸的兴衰,成就了晋商的辉煌。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作为外三关中的最大一关,雁门关是我国著名的边塞军事文化胜地,它有万里长城第一古关、险关、要关的美誉,在这里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可以说数不胜数。诗词乐赋、民间传说,一首首、一篇篇更负载了雁门关厚重的人文内涵。

(雁门关)

雁门关分为东陉关、西陉关,合称雁门关。上古称北陵,夏商周称西陉关,春秋称勾注塞,魏晋分成东陉关、西陉关。历史上雁门之险是汉击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刺的国防要塞。在古代“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复万里长城时的《舆图志》中也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雁门关位于雁门山山顶。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是山西吕梁山脉北支云中记载。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00米以上。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因此得名雁门山。

(雁门关)

雁门山是断块山,峭拔险峻,难以攀越,自然成为山南陕北的天然屏障。而雁门关建成以后,更使这里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因此有“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的赞誉。

雁门关依山傍险而建,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云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由此可见雁门雄关的豪迈气势。

(雁门关)

在古代雁门关是作为一个军事防御关口,中原王朝历来非常重视,这里靠近北方游牧民族边境,由于古代游牧民族经常入侵中原王朝边境,雁门关充当了抵御外敌入侵重要的关卡,雁门关一开始是为了抵御匈奴而修建,历经二千多年岁月,依然矗立在中华大地,它对中原汉族的保护具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

进入雁门关的第一道关卡叫“明月楼”,在古代基本上所有的关卡都会有“明月楼”,古人讲究望明月而思故乡,同时“明月楼”也代表了边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古代将士驻守边疆平常是很难回家的,战事频繁,这些将士都是全国各地征召过来的,很多人一辈子都要在边关度过,甚至因为战争死在战场上,故在古代出征守关的士兵都会比较思念家乡,所以建了“明月楼”。

(雁门关)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雁门关西界黄河,东连太行,南控中原,北扼云朔。从公元前457年赵襄子以铜枓击杀代王起,雁门关便为一个民族默默地承担起了太多的苦难和太多的责任。秦汉时期,楚汉相争,北方边境防御松懈,成就了弱小的匈奴,他们强大起来。从此,雁门关再也没有平静下来。

(雁门关)

西汉初,刘邦争霸条件不成熟,于公元前200年也曾带兵在雁门关抗击过匈奴。随后,汉文帝、汉武帝又征战数年,不惜血本,才有了雁门关内的歌舞升平。几千年来,有史可查的战争在这儿发生过二百余次,仅在雁门关镇守的将领官员就有千人之多,而这些人中几乎涉及到各个省份的人。由此可见,雁门关在历史上扮演了一个多么重要多么沉重的角色。岁月轮回,落日长河,漫漫历史中仅描写雁门关的诗文就多达几百余首。

(宁武关)

宁武关——边城无日不风沙,白草黄云万里赊。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人民街

宁武关故址正当吕梁山脉北支芦芽山和云中山交会的谷口。谷口宽广,敞向北面的朔县盆地。三面环山,北倚内长城,深居于四面屏蔽的腹地,形势稳固,易守难攻。这里处于大同、朔县联合盆地的南缘,地形高亢。山西省内两条大河桑干河和汾河都取源于此,分流南北。东西两面又有滹沱河、黄河的支流由此流出。如此丰富的河流,为这里的交通提供了便利,从这里出发,北上可以到大同,南下可以抵太原。

由于宁武关建于管涔山和云中山两山夹峙的巨大山口间,恢河穿流而过,自古就是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间的南北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具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宁武关)

当时北方诸民族只要南下,必经三关,宁武关因此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重要战场。到了明代时,尤其是“土木之变”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修筑北方长城,而山西北部恒山山脉一线,为明廷防御蒙古的重要依托,于是明廷便修长城,并设宁武关,和偏头,雁门关合称外三关。

宁武关东连雁门关,西援偏头关,北应朔州、大同,南屏山西,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因其为外三关中枢位置,明代为山西镇总兵驻地。明正德年间,蒙古由大同入犯朔州、倒马诸关,有人认为应该调大同兵守宁武,而枢臣以为宁武三关为山西的屏障,大同又为宁武三关的屏蔽,若撤守宁武,则是自撤藩篱。

(宁武关)

宁武关是“外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偏关由于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雁门关则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而宁武关所靠的恢河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可以沿河谷挥师南进,直抵关下,历史上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南下掠掳,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所以宁武关成为当时双方交战的主要战场。

弘治十一年,关城扩建,周长达3.5公里,呈长方形,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炮台、敌楼星罗棋布。另增辟北门,并在北门上建了一座飞楼,命名为镇朔城。几经扩建的宁武关虽然十分壮观,但这时的城墙还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直到万历三十四年,才用青砖将城墙全部包砌了起来。同时,在原东西两门之上修建了两座城门楼,又在城北华盖山顶筑了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墩上筑有一座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现在,宁武关建筑基本已经倾圮,只剩下位于城中心的一座鼓楼历经风雨,依然挺立。

(宁武关)

关于宁武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因宁武位于凤凰山之北,就有传说宁武本由凤凰所变,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故又有“凤凰城”之称。现自高处俯视,与内长城相连又筑有二十公里长的边墙的宁武关,确实像展翅欲飞的凤凰:关城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如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如此美妙的图景,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感叹不已!

(偏头关)

偏头关——黄河岸上偏关县,峻岭叠嶂一转弯。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黄河边

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濒黄河,因东仰西伏,故名偏头。“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赵武灵王略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偏关秦汉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偏头关城形状不规则,东、西、南三道城门均建有瓮城。城高10米处砌砖石,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西墙、北墙多为夯土墙,东部城墙已毁。

(偏头关)

偏头关为历代兵家争夺的重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赵武灵王曾在这里置儋林郡;秦汉时这里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末代皇帝刘钧于天会元年置偏头砦;北宋时这里成为与西夏交兵的国防前线,因驻扎重兵,地位一度非常高;辽置宁边州;金时仍用该称呼;元代时候州、县俱废,改偏头砦为偏头关,明洪武年间始筑今天的关城,明成化年间设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上升为路城,万历年间又大规模建设此城,称为“九塞屏藩”;清雍正年间改偏关为县,属宁武府,又名通边关。

偏关城历经明清两代兴建,规模大展,尽管四面环山,地处盆地,但随着东高西低的山势,像一只头枕塔梁山,卧于关河川的巨犀,又称“犀牛望月”城。城内大街纵贯南北,楼房林立,商贾云集,街市一新。明清建筑古民居,青瓦房舍,各抱地势,一展古色古香的风韵。城中央的钟鼓楼,石基砖拱,红墙青瓦,飞檐歇山顶,雄姿稳健,十分气派。

(偏头关)

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每逢战争的烽烟消失之后,边禁开放,关城及其周围的一些堡寨就成为蒙汉人民互市的区域。蒙古族以大批的草原骏马进入互市区,换取汉人的丝棉织品、茶叶等物。互市开放之日,关城、堡寨将士披甲戴盔,列队城外,城楼之上,礼炮轰鸣,鼓角擂动,庆祝这民族交往的盛会。

边地将领、政府官员、各地商人都纷纷前来赴会,通过商品的交流,交流着民族间的感情。如今,关城、堡寨、边墙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了它们当年的作用,成为历史的遗迹。它们的存在,只能告诉人们,中华各民族的感情,永远像滔滔黄河,奔流不息,任何屏障都是隔不断的。

(偏头关)

偏头关关城形状不规则,城造为内土外砖结构,东、西、南三个方向分置三道城门,每道城门均建有瓮城。三道城门门额各嵌有一块石匾,分别写着“晋北锁钥”、“文明启瑞”、“永镇边陲”等豪言壮语。如今关城的东部城墙已全部毁坏,只有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

偏头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60千米处,东起平鲁县崖头墩,西抵黄河。第二道称二边,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外长城的一部分。第三道在关东北15千米,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第四道在关南1千米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远望这残存的30千米边墙,在河岸上蜿蜒高耸,虽也刻满了历史沧桑,但仍给人一种威严壮观之感。

(嘉峪关)

嘉峪关——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位置: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

秦时明月汉时关,你可知长城尽头在哪端?登西陲雄关,见秦时明月;听驼铃声声,遐丝绸古道。嘉峪关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明代长城沿线修筑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古称“河西第一隘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矗立在嘉峪关市西南的戈壁滩上,修建于明代,历经60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完好如初。远远看去,土黄色的城墙掩映着朱红的城楼,在荒凉的戈壁上,雄伟、古朴、浑厚。自古以来,当地就流传着一段民谣:“过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难上难,往后看鬼门关。”因为,这道关隘内是中原,关隘外就是关外荒漠了。

(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最初建成时,不过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完善,终于建成了比原来大数倍的天下雄关——嘉峪关。从此,大明帝国在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有了对付外敌的坚固防御。

从整体上看,这座长城关口与长城连为一体,由内城、外城、瓮城、罗城和东西城壕组成。城墙内是一座大院子,院子周围是黄土筑就的外城,城墙有的部分已经坍塌,但重修之后依旧显露着旧貌。凹凸不平的旧城墙墙面尽显岁月的沧桑,却依旧岿然不动。据说,建造城墙的黄土是特制的,夏天经过暴晒,冬天经过烘炒,因此黄土垒就的城墙绝对不会生草,再掺入有黏性的红柳和米汤,所以十分坚固。

(嘉峪关)

内城城门左右各有一座瓮城,形制像大翁,是为保护内城而设置的。在两座瓮城之间是光化门,清秀的字体保留着最初的风貌。走进光化门,就进入了嘉峪关的核心部分。沿着马道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嘉峪关的内城。

内城以黄土夯筑而成,走在城墙上,向城内观望,西宽东窄的内城,略呈梯形,“光化楼”、“柔远楼”和“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城楼沿着一条东西中轴线排列,整个布局十分肃穆。内城东西开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隐含着怀柔致远、安定西陲的深意,门外是砖砌的罗城,连着外城南北墙,在罗城以西是“嘉峪关”门,出了这道门就是大漠戈壁的关外了。站在城墙上远看,三座城楼都是三层三檐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在肃穆中流露着泰然。

(嘉峪关)

内城四角有角楼,高出城墙,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因此也叫“戍楼”。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工事十分严密。此外,关城内还建有游击将军府,是一所两层院子的三间四合院式建筑,到处散发着古朴的明清建筑之风。这是镇守嘉峪关的官邸,一个个重塑的仿真人像向人们生动地再现着当年镇守嘉峪关的大臣如何处理军机政务。

登上城楼,极目远眺,祁连山在天边连绵逶迤,无比壮阔,黑山则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遮蔽着狂风,也自然阻挡着外敌。城关两翼的城墙向北8千米连着黑山的悬壁长城,向南7千米接天下第一墩。无疑,嘉峪关是峡谷中的关隘,它凭借险要的地势与万里长城结为一体,加上固若金汤的设计建造,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

嘉峪关外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缓缓爬上一段坡地,再回望嘉峪关,在大漠中它显得愈发雄壮。从嘉峪关的构造来看,修建者通晓建筑,处处考虑到整体布局,深谙军事防御之道。关于这座雄壮的关城,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有一位叫易开占的工匠奉命主持修筑嘉峪关,上级官员刁难他,要求他准确计算用料,既不能少一点也不能多一点,否则就治他的罪。易开占不愧是运筹帷幄的能工巧匠,到工程结束时,总共用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但是却剩下一块砖。这时,他灵机一动,把这块砖放到西城门的嘉峪关门上,并称这是镇城砖,砖在城在,砖动城覆。从此,这块砖一直静静地安放在西城门上,从来没人动过。而易开占也因此躲过一劫,并留下了这个有趣的传说。

(嘉峪关)

从嘉峪关关城向南7.5千米,有一个大土堆,它矗立在讨赖河边的悬崖上,露出黄土夯筑的斑驳墙体,层厚10~20厘米的夯土层没有让它在风霜雪雨中屹立不倒,但是作为长城最西端的墩台,它成了人们心目中长城的起点——长城第一墩。

这座建于1539年的墩台底部呈正方形,墙体厚8米,底部宽14米,虽然只有10米左右的残墩,但是站在讨赖河对面看,它依旧无比险峻,难怪有人曾发出“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的感叹。

(嘉峪关)

第一墩与长城相连,与嘉峪关一体,在大漠深处守护着中原地区,一旦发现紧急军情就会煨烟举火,一直把消息传递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据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从长城最西端把消息传到北京只需要12个小时,在通讯落后的时代,人们依靠独特的智慧守卫着家园。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距市区约14公里,属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始筑于明嘉靖十八年,原长1.5公里,为片石夹土墙,现存长城750米,其中有231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援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壁长城”。顺城墙顶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陡峻处如攀绝壁。

(嘉峪关)

悬臂长城属于明长城,但是和北京的长城建筑工艺有点不一样,更加原始样一点,它的得名是因为它造在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好像凌空倒挂,所以就叫悬壁长城了。

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关城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玉门关)

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位置:酒泉市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戈壁滩上

玉门关是通向西域的门户,其地属于广阔的荒漠地带,到处分布着戈壁和沙漠。南北有高大的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夹峙,中间为走廊式平原,敞向新疆东部,疏勒河流贯其间,向西潜流入东疆罗布泊盆地。玉门关就处在阿尔金山北麓戈壁与疏勒河冲积平原交接带上。

汉代“丝绸之路”就取道于此,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后就分成南北两道。玉门关是北道的出发点到今哈密后,沿天山南麓一直向西,经过西域的许多城邦,然后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通向大秦(古罗马帝国)。汉武帝时,张骞两度出使西域都是从玉门关出行的。张骞在西域数十年,历尽千辛万苦,回国后把在西域的见闻介绍给国人,扩大了国人的视野,促进了东西文化、经济交流。

(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西汉,当时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修建了阳关和玉门关。道路修通以后,西域的和田美玉都要经此关口才能输入中原,因此得名玉门关。另外,关于“玉门关”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古时候,在甘肃小方盘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这里地形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杂草丛生,赶上酷暑时节烈日当空,炎热难耐,但这里又是运玉商队的必经之路,为了避开烈日,商队常常喜欢在凉爽的晚上赶路。

一次商队迷路了,人们焦急万分。这时商队中的一个小伙子救了一只因饥饿而掉队的大雁,大雁为了报答小伙子的恩情,把商队带出了“马迷途”。后来,商队再次迷路,又是大雁给他们指引了方向,这次大雁还提醒商队,只要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有了目标,就不会再迷路了。从此,小方盘城就改名为“玉门关”。

(玉门关)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玉门关与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内,在丝绸之路上分列南北,是中原与西域往来的交通要道,均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作用,汉武帝设置玉门关也主要是出于军事考虑。

秦汉时期,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但效果并不明显。汉武帝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玉门关)

玉门关地处交通要害之处,四周水源充足,是张骞出使西域、贰师伐大宛的必经之路。自汉、魏以来,为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汉时集结军队和出军的前哨阵地,是人力、物力的后备基地,也是“丝绸之路”北路的必经关口。

玉门关现存遗址城垣完整,呈方形,均为黄土版筑,西、北各开一门,北门外不及百米,即为疏勒河。西域诸国同西汉的交往和物资文化交流,如朝贡所带的马匹、武器、玛瑙、琥珀、珍禽异兽等,均经此进入中原。

(阳关)

阳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位置:酒泉市敦煌市阳关镇阳关景区

阳关得名于位于它南方的玉门关。阳关在古代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要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之一。由于阳关地处西北地区,靠近沙漠和边境地带,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商业价值,是连接中国内地与西域地区的重要通道。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侵扰,在河西走廊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戍守征战。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许多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汉唐时期,由于气候原因,关外形成条条沙垄,在西北风作用下,阳关古城逐渐被风沙掩埋,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阳关)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据介绍,烽燧的建造年代在公元前104年左右,原来的高度约8米左右,现在由于风蚀,最高处仅余4.8米。这座烽燧能留存至今,除了与当地干燥的自然环境有关外,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是运用了现代钢筋混凝土技术。烽燧的建造是因地制宜,有些完全用的是石头,有些就用土基,一般来讲用芦苇,一层一层的,还有红柳、胡杨,里面还打上了拉杆,芦苇起到一个像现在钢筋混凝土拉力的作用,另外还起到了支撑作用。

(阳关)

景区现存有古阳关遗址、阳关烽燧、阳关古道、寿昌城遗址、汉长城塞墙遗址、汉代渥洼池遗址、西土沟(唐无卤涧)遗址、古墓葬群、古陶窑等汉代时期的众多文物遗迹。阳关博物馆,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陈展风格新颖,系统地反映出汉唐时期敦煌及阳关的繁荣与变迁。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极具大汉雄风。披挂着千年铜锈的铜马、战车、兵器,书写着陈年旧事的敦煌汉简,牵引着我们近距离地触摸阳关。恍惚间,丝路驼铃、金戈铁马、胡笳羌笛踏梦而来.........

若临莫高叹观止,未到阳关愧胜游。在阳关可凭吊古迹、参观展览、登高远眺,也可持牒出关、饮酒壮别、骑射练兵、刻石留名,还可以漫步阳关道、攀行独木桥、沙漠探险、亲身领略大汉、盛唐历史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欣赏大漠自然风光的奇险与广阔,体验风土人情的淳朴与自然。

(阳关)

今日的阳关,不再有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意境,反而成为一个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长廊。漫步在长廊里,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

结束语

从甘肃的嘉峪关到河北的山海关,有一条蜿蜒万里的巨龙——长城!这座宏伟的工程不仅是中国古代的边防屏障,更是如今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壮丽景观。而在这千座关城之中,又隐藏着多少英雄的故事和历史的痕迹呢?

在这座巨大的工程中,每一座关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故事。有些关城历经无数次战火硝烟的洗礼,见证了无数英雄的悲壮与荣耀。这些关隘曾经历过多次激烈的战斗,见证了守关将士的英勇抵抗。而如今,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的荣耀。

长城,这座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伟大工程,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让我们在欣赏这座壮丽景观的同时,也不忘那些为了保卫家园而英勇奋斗的英雄们。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1 阅读: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