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故事

幻翠聊文化 2024-05-08 01:39:39

01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

祖父林孝恂得知孙女出生,喜不自胜,吟诵《诗经·大雅》中的诗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他为孙女起名“徽音”。

后来,由于同时期发表作品的人当中,有位男作者与林徽音同名,为避免混淆,徽音为自己改名“徽因”。

林孝恂曾为进士出身,族父林觉民是民主的先驱,父亲林长民也是政治上比较活跃的人物。

生于官宦世家,在旁人看来,林徽因是幸运的,自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相对优渥的家庭环境。

但就一个女孩子自己的感受与命运而言,这幸运当中,也夹杂着诸多不幸。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一生娶了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不能生育,于是就有了第二任妻子何雪媛,也就是林徽因的母亲。

何雪媛嫁到林家时,才十几岁,没有读过什么书,与书香门第的林家有些格格不入。

她为林家生了一儿两女,却只有林徽因活了下来。

后来林长民又续娶了程桂林,她聪慧伶俐,还为林家生育好几个子嗣,林长民对她宠爱有加。

前院里热热闹闹,后院里冷冷清清。林徽因的母亲受到冷落,内心孤苦,也颇多怨气。

她自己心里悲苦,也不高兴林徽因跑去前院里玩,常为此数落林徽因。

林徽因内心五味杂陈,她爱父亲,但恨父亲对母亲不好,她也爱母亲,但不喜母亲的种种羁绊。

在她幼年的记忆中,父亲成年不着家,留学期间虽总会给家里写信,但信中多抨击时弊,谈论政治,抒发抱负,对于她和母亲,仅仅在在信的末尾问候一句。

好在林家对子女教育比较重视,林徽因四岁就跟着几个表姐学习,由大姑母启蒙读书。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林长民四处奔走宣传革命,随着政治上的升迁,他们举家迁至上海,后又迁居北京。

时局动荡不安,小家也并不太平,林徽因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长大。

林家的女孩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各个美丽大方,文雅出众,林徽因也不例外。

02

民国九年(1920年),16岁的林徽因亭亭玉立,培华女子中学贵族式的教育,让她更加谈吐不凡,举止文雅。

林长民赴欧洲游历,带了长女林徽因。

当时,林长民多半要忙于各种应酬,无暇陪伴女儿。

林徽因就独自在壁炉旁,读一些英文版的书刊,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朗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

天性敏感细腻的她,受文学原著的熏陶,内心世界在悄悄发生变化。

当时住所的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平日里,她也会和女房东一起外出写生、作画、看书。

在国外的生活环境、所接触的人和事,无一不在影响着她,感染着她。

剑桥一带,空气清新,风景秀丽,荡涤着人的灵魂。

她觉得:

“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的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

与建筑师房东的交流,让她增长了许多见识。

她了解到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大不相同,建筑与艺术是紧密关联的。

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再去看待建筑,对于不同建筑也有了独特的理解与感受。

从那时起,林徽因内心已然悄悄萌生了学习建筑艺术的愿望。

03

1922年,梁思成21岁,林徽因18岁。

梁思成从清华学堂毕业在即,在父辈的安排下,梁思成与林徽因相识相爱。

梁思成为梁启超的长子,梁启超与林长民都为当时政界名流,也都是书香世家。梁思成是青年才俊,林徽因也聪慧有才,两家联姻,门当户对。

其实,在林徽因随父亲去英国之前,两家就常有往来,林徽因与梁思成也互有好感。所以对于父辈的安排,他们并没有什么意见。

两人性情相似,志趣相投,彼此倾心,爱情的甜蜜冲淡了徽音内心的忧郁,他们开始憧憬未来,规划事业。

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以后想学习建筑的心愿。

梁思成既感到意外,又十分欣赏眼前这个女孩儿。那一刻,他也敲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

多年后,梁思成被公认为中国建筑学界的权威专家,可他常对朋友讲,最初的选择,其实是因为林徽因。

这对年轻的恋人,无论是选择人生伴侣,还是选择事业,最初的选择,也成为了一生的选择,终身不悔。

192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美国大学毕业后结为夫妻。

但命运也总会安排一些考验。

在他们正式结为连理之前,梁思成因一场车祸左腿复合性骨折,脊椎挫伤,一个月内进行了三次手术。

从那之后,他的左腿就比右腿短了一厘米,跛足和由于脊椎病弱装设了背部支架的疼痛,至此伴随了他一生。

住院期间,为帮他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林徽因总会给他读小说,背新诗,讲生活趣闻,让他卧病在床的日子不那么难熬。

也是在病房那段时间,林徽因翻译了王尔德的作品《夜莺与玫瑰》,遣词用句方面,少不了与梁思成颇多讨论。

译文于1923年发表于《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这也是林徽因发表的首部作品。

梁思成落下了残疾,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仍觉庆幸。

不久,他可以拄着拐杖下地行走了,友人为他拍照留念。照片里的他,手拄双拐,腿上打着石膏坐在椅子上,脸上挂着平静且满足的微笑。

每个人生而孤独,一个好的恋人,足以让人有信心去抵挡人生很多痛苦。

04

一场车祸,延迟了梁思成出国深造的时间。

住院疗养的日子里,梁启超担心梁思成学业荒废,为他安排了疗养期间的学习计划,并且督促他系统地研读了一些国学典籍。

正是这段时间的学习,为他后来研究建筑史打下了基础。

也是这一年,林徽因从培华女校毕业,考取了赴美半官留学的资格。

1923年,北京一些上层知识分子,由徐志摩、胡适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月社”,并创办了《新月》杂志。

后来,徐志摩与胡适、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开书店,名为“新月书店”。

也是从那时候起,林徽因进入了北京知识界的社交圈并从事文化活动。

1924年,泰戈尔访华,泰戈尔到北大、清华等大学进行演讲,也拜会了末代皇帝溥仪。期间,林徽因全程陪同参加。

此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也在这一年,双双赴美留学。

当时的宾夕法尼亚建筑系只收男生,不收女生。梁思成和林徽因协商后,改报了宾大美术系,同时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课。

当时建筑系两位教授,斯敦凡尔特和保尔·克雷,是当时欧美学院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深受学生崇拜。

梁思成有清华美术社的底子,完成其他各科学习后,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分析和研究西方建筑史所记载的重要建筑,并从各种文献当中进行摘录,结合照片进行绘制。

他笑称自己是“笨人下的笨功夫”,可正是这股认真劲儿积累和沉淀的学问,奠定了未来他能够成为中国一代建筑大师之路。

林徽因没有绘画、制图方面的基础,所以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

但她悟性极强,也有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对线与形的把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绘画老师对此也颇为欣赏。

学业上成绩优异,而她始终保持低调谦逊。

学习上的努力是一方面,另一面,林徽因个性独立,胸怀抱负和远大志向,这种品质,不论在当时的社会,还是现如今的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她说:

“我曾跟着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建筑理论。”

“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神。”

一个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固然十分重要,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思想的觉悟、意志的觉醒,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05

异国他乡求学的时光是充实的,梁思成的关心无微不至,但林徽因内心也免不了思念自己的祖国,每每靠书信打探北京的消息。

梁思成对于建筑的兴趣愈发浓厚,为此会拒绝学生之间的野餐,一门心思铺在绘图上。

可国内传来的消息并不可观,梁思成的母亲李蕙仙查出乳腺癌晚期,很快病逝了。

当时,梁思成即便立即赶回,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父亲发电报告知他安心学习,不必回国,一切后事家人自会料理。

李蕙仙生前对林徽因这个“现代女性”颇多偏见和不满,甚至在病逝前的半年时间,也不能放下那种成见。

种种消息传到了美国,林徽因为此感到难堪,内心的委屈也只能向梁思成宣泄。

他们赌气、争执,和好如初,又争执、怄气,痛苦且无奈。

但爱,就意味着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这一重考验,他们终究也度过了。

可是更大的痛苦和不幸接踵而至。

1925年12月,50岁的林长民不幸遇难。这一噩耗让林徽因近乎崩溃。

梁启超忙信中言辞恳切,一方面开导两个孩子,告知他会视徽因如亲生女儿一般,望思成务必镇静,好安慰她;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发挥天分,为中国艺术界做出贡献。

徽因本执意要回国,被梁启超一封封电函拦下。

她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想起父亲不久前还在信中说,厌烦了从政,有远离政治,回归家庭的意愿,可人生世事难料,在意外面前,生命如此脆弱和渺小。

失去父亲的庇护,母亲如何安身立命,自己尚且漂泊海外,学无所成,林徽因内心五味杂陈。

思成尽全力守护在她身边,两人患难与共,相濡以沫。

经历丧亲之痛,生命的脆弱,人世的变幻莫测,他们对人生、对爱有了新的认知。

徽因开始意识到,面对命运的考验,要么被打垮,要么就学会承受。

作为林家长女,她需要尽快成长起来,对这个家尽责。

为此,她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

林徽因长于想象、富有创意,梁思成严谨且沉稳。

他们之间这种默契与互补,在后期共同的事业中,交相辉映,且伴随了一生。

06

1927年,林徽因从宾大美术系毕业,获得美术学士学位,选择了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帕克教授的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同年,梁思成在宾大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并申请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东方艺术博士学位。

两人各自朝着共同的事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经过三年时间的潜心学习,林徽因已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绘图设计能力出众。

另外,她本就热爱戏剧,也参加过戏剧演出,结合这些做舞美设计时,可以身临其境感受舞台的戏剧空间,考虑到舞台的视觉效果、场景变换,这些都深得老师欣赏。

与此同时,梁思成在哈佛的研究也在磕磕绊绊中进行。

梁思成用三个月时间,阅读了所能找到的所有关于我国建筑资料,分析研究后发现:

“那些外国人撰写的资料既不深入,也不严谨,他们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本质的研究,且其中好多认知存在问题。“

于是,他向导师申请回国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两年后再交博士论文。林徽因也结束了为期半年的舞美设计的研修。

梁思成与林徽因四年的留学生涯告一段落。

北京的亲朋开始为他们回国做准备,同时也筹备着两个人的婚礼。

1928年3月,梁思成与林徽因相恋五年后,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了婚礼。

当时,加拿大买不到中式婚服,林徽因也不喜千篇一律的西式婚纱,于是为自己设计了一款旗袍,头饰也是富于民族情调的设计,别出心裁。

婚后他们进行了蜜月旅行,去了巴黎,参观了卢浮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地。

虽说是蜜月旅行,他们并未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而是留心品读所遇见的各种建筑,参观达芬奇、伦勃朗的画作。

对于建筑和画作的热情,只高不低。

他们告别巴黎,前往意大利,异域风光充斥着自由之精神和浪漫之气息。

他们参观以《旧约·创世纪》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天顶壁画,被雄浑的画面深受震撼,他们想象米开朗琪罗如何每天爬在脚手架上,仰望着天顶作画。

他们交流着彼此的感受,也理解了文艺复兴之所以会发生在意大利,不是没有缘由的。

“在意大利,古典文化的土壤十分深厚,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雕塑及绘画都能表现出古典主义的和谐比例和冷静的克制,表现出对人与人性的肯定和赞美。”

“在这个历史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地域,文艺领域的革命,并不表现为激进和激烈的破坏,而是充满自信地复兴古代文化中被认为不可放弃和不可转让的东西。”

在两个年轻人的内心,所吸收的新事物,也在悄悄改变着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

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这些人类最优秀的文化艺术精魂,在持续影响着他们,融入他们的文化素养,也给予他们判断事物以独立的审美眼光,对于未来的建筑事业而言,这些积累和沉淀,功不可没。

崇高的目标一旦在内心扎根,处处留心,皆是为其积累养分,助其生长。

07

1928年7月,林徽因和梁思成结束了欧洲之旅,启程回国。

此时,梁思成已经收到了东北大学的聘书,月薪265元,在当时,已经是初任教教员的最高薪资。

于1923年成立的东北大学,张学良任校长,当时除南京中央大学机械系设有建筑专业外,举国仅此一个建筑系。

8月底,梁思成就赴东北大学任教,林徽因回福州看望母亲。

这一年,东北大学的建筑系首届招生,梁思成任系主任兼授课老师。

赴美求学期间,他确定了自己研究中国建筑史的人生目标。

当此时,他又把培养可进行建筑文化创造的年轻人作为教学目标。

崇高且远大的目标,会指引着一个人,孜孜以求,不断精进。

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梁思成于是写信给林徽因,希望她能尽快来东北。

林徽因收到信,立即启程去了东北。

林徽因在建筑系担任专业英语课和美术装饰史课的教师,梁思成则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设计原理”等课程。

当时的东北内忧外患,建筑学在中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学工作困难重重。

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教材。

梁思成和林徽因不愿照搬欧美的教材,他们自主研发教材,在教学中将建筑学、美学、历史、绘画史等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到所讲课程中,因此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另外,报考建筑系的学生大多并不了解建筑。梁思成和林徽因循循善诱,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梁思成这样告诉学生: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历史,是人类文化的记录,反映着时代精神的特质。”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既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以及文学家的洞察力,总之,要以广博的知识为铺垫,是一个具有较全面修养的综合艺术家。”

梁思成从形象入手,讲解图文并茂;林徽因的课则充满艺术特点,润物无声。

他们鼓励学生追求“建筑的诚实”,学会手脑并用,去学习建筑。

梁思成当时一直很想配备一个建筑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可条件有限,这一愿望迟迟没能实现。

建筑系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学生也进步明显。

两人就商量着着手进行古建筑的研究,这也成为他们毕生的一个研究课题。

08

1929年1月,梁启超病危,溘然长逝,享年56岁。

他一生崇拜墨子的人格精神,自号“任公”,以天下为己任。

梁启超虽离世,他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继续深刻地影响着子女,指引着他们的前行之路。

两人为父亲设计了一座墓碑,这是他们回国后设计的第一件作品。

再次经历丧亲之痛,身心俱疲,但志向坚定,矢志不渝。

林徽因在孕期经受着妊娠反应,也坚持给学生上课。

但凡是正道,总有星星之火聚拢而来。

新学期开始,东北大学建筑系迎来了几位新老师,他们是梁思成和林徽因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同学,这一行人的到来,让被搁浅的很多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地展开落地。

大家成立了建筑事务所,并为吉林大学设计了校舍,于1931年竣工。

此后,他们还为北方交通大学锦州分校也做了设计,可惜尚未竣工,九一八事变爆发,工程就被毁于战火当中。

1929年,张学良向社会征集东北大学校徽,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入选。

梁思成考察测绘沈阳的古建筑,林徽因就拉着皮尺测量,做记录,绘草图。

1929年8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诞生,名唤梁再冰。

工作的疲惫加上照顾孩子,林徽因肺病复发。为便于她疗养身体,梁思成将她送回气候相对温和的北平。

而东北当时时局不稳,张学良管理方面的军阀作风,让梁思成十分不满。他舍弃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建筑系,于1931年辞职返京。

09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大学也被迫关闭。

东北大学建筑系虽开办不久,依然培养出了一批建筑方面人才,也是我国最早自己培养的优秀建筑学者及建筑师。

而梁思成和林徽因任教三年,将自己所学融入教学实践,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后来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奠定了基础。

梁思成在给东北大学建筑系首批毕业学生的去信中提到,“毕业”二字,意味深长。

“业”,是建筑师的业,即“建筑物之创造”,解决的是衣食住行中“住”的问题。

间接而言,此“业”则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的反照镜。

也就是说,当时做所的一切研究,都将成为后人研究民国二十一年中国情形之史料,马虎不得,也不可空谈理论。

这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加入了朱启钤先生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民间学术机构。

留学期间立下的远大志向,终于越来越清晰。

1931年夏天,林徽因到北京香山养病。

这期间,她也开始了诗歌与小说的创作。

梁思成一有时间,就搬来一些家中陪她,他们一起从史籍中梳理着中国历朝历代宫廷建筑的兴废。

西山一带当时也有许多辽金元时期及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遗迹,他们一边修养,一边还对其进行了考察。

他们发现,日本平安飞鸟时代的一些建筑,其实是受唐代建筑的影响。

而当时全北平唯一一处唐代布局的寺院卧佛寺,却沦为基督教青年游玩租赁之地。

攀爬杏子口的佛龛时,林徽因叹:

“多少人事,多少朝代,都被雨打风吹去。”

那些古建筑的存在,让劳苦奔波的大众从旁经过时,一抬头望见古朴的佛龛,仿佛苦难的生存就有了依傍,无涯的艰难也好似有了慰藉。

坐在佛龛的台阶上,林徽因感慨万千,她对梁思成说:

“建筑审美容不得半点势利。那些声名显赫、得到康熙、乾隆嘉许的景致未必就好;而这些名不见经传、湮没在乱石荒草中的断碑颓垣、残墟遗构,却也许是真正的宝贝。”

林徽因以散文诗的笔调写建筑学论文,赋予坚硬的建筑以柔情,让原本无生命之物独具灵性与温暖。

每一座建筑其实都是有生命的,因为那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人所创造出来,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正是它们的存在,让历史有了温度。

10

林徽因、梁思成开始了对中国建筑发展的系统研究,但这项工作步履维艰。

原因是,建筑在中国历来被看作一门手艺,由工匠师徒相传,并没有留下太多文字记载。

纵观几千年历史的古代中国,关于建筑方面的书籍仅两部,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

而《营造法式》由于年代久远,其中许多建筑术语无可考究,他们只好从较为切近的《工程做法则例》入手,展开分析研究。

但故纸堆里钻研得再多,终究是纸上谈兵,他们更重视对照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

梁思成构思草图,林徽因就协助他搜集资料,绘图摄影,钻研历史典籍,制作并整理卡片。

建筑考究工作琐碎繁杂,但两人志趣相投,乐在其中。

他们不仅研究当地的古建筑,也计划着去外地实地考察、测绘,让散落各地的古建筑遗存都能被好好保护,且在未来有迹可循。

整理古籍时他们发现,最早有记载的宫室建筑出现在公元前12世纪,后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当时已经成型。

而最早关于建筑方面的资料相当稀缺,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专注考究与记录,相当于填补了当时建筑方面一大空白,也为后世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料。

他们外出考察的很多地方为穷乡僻壤,需要征得当地政府支持,有些地方交通不便,甚至也会有生命危险。

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两人宠辱不惊,兼具诗意情怀和远大抱负,正如梁启超曾教导他们:

“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身不许他侵入。”

既然选择了建筑这条道路,途中再多艰险,也阻碍不了他们。

11

1932年8月,梁思成和林徽因迎来他们第二个孩子,名为“从诫”。一为纪念宋代建筑学家、《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二是希望他能子承父业,成为出色的建筑学家。

当时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林徽因不仅要照顾孩子,打理家庭,奉养老人,还要对抗自己身体的疾病,此外还需要关心时局的动荡,可她从未沉湎于各种问题,也不抱怨生活。

生活是忙碌的,她的精神空间并不荒芜,里面装着诗歌、建筑艺术、音乐和绘画,装着无尽的思想,灵动的诗意、饱满的生命热情。

林徽因的才情不仅体现于诗歌,她还写小说、散文、剧本。

当我们后来经由文学认识她时,殊不知她是三十年代时期,在从事古建筑研究之余,才抒发文学方面的才情。

1932年3月,梁思成的《清代营造则例》和《营造算例》完稿,林徽因《论中国建筑的几个特征》也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

同年,林徽因完成了建筑学论文《平郊建筑杂录》,为燕京大学设计了地质馆,并与梁思成一起,设计了燕京大学女生宿舍。

他们一生致力于对古老的东方建筑艺术的研究,不仅注重理论研究,也重视科学实证,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梁思成说:

“所有建筑都是人造出来的,可它们一旦屹立在大地上,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人站在伟大的建筑面前反而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

提及林徽因,人们可能会想到“太太客厅”,想到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想到她的才情,她不俗的审美,而她可贵的远不止于此。

她个性独立、思想自由,对崇高事业的热情和追求坚定不移。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潜心研究古籍,四处奔走,梳理中国建筑发展脉络,竭尽全力保存修复我国古建筑遗迹。

他们是最不该被历史遗忘的人,却在时代的波动中经受了太多腥风血雨的洗礼。

12

1937年7月底,北平沦陷,梁思成与林徽因曾在日军的炮弹下侥幸逃生。

战争笼罩中的生活千疮百孔,时代没有任何机遇可借,想做的事,只好自己拼命去争取各种可能。

正是在当时战乱频仍的环境下,梁思成和林徽因在顽强地进行着《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与创作,林徽因承担了这本书一部分的写作和绘图工作。

林徽因的旧病复发,很多时候只能斜靠在床上工作,周围堆满各种史料书籍。

看书工作累了,她就拿起孩子们的鞋袜补一补。

林徽因以一个建筑师的眼光看待,抗战胜利后,房屋将成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林徽因义正词严:

作为一个建筑师,让广大老百姓拥有适合自己生活的居住空间,比建一百座宫殿大厦更有意义。

为此,她特意去留心收集了有关住宅方面的设计资料,并翻译整理为一篇论文《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据统计,从1930到1945年,徽因、思成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15年中,他们走遍中国15个省,两百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两千余处。

1946年7月,梁思成和林徽因结束了经年累月的颠沛流离,重返北平。

梁思成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至此,清华大学开始有了自己的建筑系。

1947年12月,林徽因病重,进行了一侧肾切除手术,手术成功,当时她体质太弱,伤口迟迟不能愈合。

1948年,中国仍饱受战争忧患,而梁思成在继续构想着中国建筑教育的未来,他设想着将来将系别继续细分,并对教学计划做了大幅度修改。

“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思成说,“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就是我要培养的建筑师。”

1949年3月,林徽因被清华大学聘为建筑系一级教授,主讲《中国建筑史》。

1949年8月,梁思成被任命为国旗、国徽评选审查委员会委员。

1949年9月,林徽因及清华大学十位教师,接受了设计国徽的任务。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提案。当天傍晚,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碑奠基仪式。梁思成、林徽因为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

1949年秋,《文汇报》发表了梁思成的《清华大学工程院营建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其中体现了他的建筑教育思想:

“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学习西方,但不局限于西方。教学计划中,现代与传统、现实与历史、工程与艺术、理工与人文各门课程结构合理,融会贯通。”

13

1954年,中国建筑学会成立,梁思成被推选为学会副主任,林徽因被推选为理事。他们创办了《建筑学报》。

也在这一年秋,林徽因病倒了,梁思成也身体欠安,他们双双住进了同仁医院。

紧接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开始,梁思成也没能幸免成为被批评的对象,理由是建筑设计中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导致浪费严重。

接二连三的报道矛头指向他们,梁思成和林徽因毕生所坚守的信念和原则,被批得一文不值。

身体的病痛算什么,毕生追求和舍命守护的东西受到诋毁质疑还无从辩驳,才让人难以忍受。

1955年3月31日深夜,林徽因终究没能见到梁思成最后一面,当晚在北京同仁医院病逝,享年51岁。

金岳霖教授和邓以蛰教授为她题写了一对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在饱受“文革”摧残后,也病逝于北京。

读完他们的故事,一声叹息。

且看今日繁华,处处有先哲的足迹。

后人多赞叹他们伉俪情深,可他们对于中国建筑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才更值得人钦佩和敬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的幸福,总有一代人负重。

当我们如今去瞻仰一些建筑古迹,还会忍不住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工匠造诣,当我们带着敬畏之心仰望,仰望的不仅仅是文物建筑,更是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是前辈的心血与期待。

保护古迹这件事,不是个人的,而是大众的。

文/素履&不有趣灵魂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