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陕北说书唱词整理!无头灵吉菩萨的弹唱细节出错了?

大可评论 2024-08-22 11:42:06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今安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你也想当神仙?

《黑神话:悟空》上线了,引起了广大游戏玩家的强烈关注,作为一款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背景的游戏,其中自然少不了展示我国的传统文化。

其中第二章《风起黄昏》出现了一个无头灵吉菩萨,手拿三弦唱着陕北说书,开口便有漫天黄沙铺面,无论是曲调还是唱词,都颇为带感,下面是唱词,大家可以一起看看!

无头的灵吉菩萨开头的唱词是:

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

一朝鼠患凭空起,乌烟瘴气渺人迹

无父无君无法纪,为非作歹有天庇

幸得大圣借佛力,邪风一时偃旌旗

哪知奇祸起旦夕,那黄毛孽畜再回籍

凶犯不死好得意,福星横尸却成谜

念白:

小施主来此的目的,老衲多少猜到几许。

心急吃不着热面皮,暂且助你一臂之力。

(陕南汉中一带吃的是“热面皮”)

小心上路,再落得一身窟窿可没人救。

接着灵吉菩萨身体从上到下,化成一阵金沙,一边唱道:

血化风,沙化雨,无主的猫鼠儿串一气

成败生死莫讲理,不强走那正道才有戏

(这一句似乎透露了后面通关的诀窍)

幻化成金沙的灵吉菩萨消失后又出现,唱道:

普天之下,父子伦常纲纪,伦常规矩天理

哪个说了才算,哪个放任不管

你瞧那鼠辈倒讲人情,可怎么就落得个子亡父逃尸骨寒

好一个心狠手辣的泼赖猴,可怜那鼠怪耗精地府走

眼见得父死子亡又生离愁,老衲我有手无头空虚久

唱罢这两句,又化作一阵金沙消失。

在后面的山门前,灵吉菩萨的声音又会响起:

世人都爱拼利害,偏偏破门敲不开

神风奇术蔽日月,三昧妙法障山海

要想见那黄毛鼠精,必须要得心腹口令

一个不够凑一双,那缩卵风魔不死也得伤

在后面虎精那里,灵吉菩萨又出现了,唱道:

金铁击石全无力,大圣天蓬遭虎欺

枪刀剑戟浑不避,石猴似你不是你

然后授予天命人铜头铁臂的法术,这样说道:

小施主筋骨清奇,正相应这铜头铁臂!

后面,灵吉菩萨还会出现,似是告诫,这样唱:

且慢走,且慢走,再走怕你也无头

甭急,甭急!

无生有,莫强求,方便法门鬼见愁

旁人以为稀罕物,左道旁门不入流

灵吉菩萨还会给天命人传法术,在送给天命人身外化身的毫毛时,说道:

好灵,好灵!

亏得我一直存着,算是找着正主了。

如此带感的陕北说书,是一种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和榆林等地的传统曲艺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不过,灵吉菩萨的弹唱和陕北说书真实的表演细节略有差异,游戏中的灵吉菩萨边弹奏三弦边唱,但陕北说书的表演艺人不仅要弹三弦,唱书词,有一条腿上还绑了两块竹板,通过抖动小腿“击节而歌”,可以说是脑、口、手和脚并用了,表演难度颇高。

在游戏里也能听到竹板击打的声音,只是游戏画面里坐着的灵吉腿上能看到绑了绳子,有能击打的竹板吗?

之所以如此独特,是因为陕北说书最初起源于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逐渐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

其起源与宋元话本及民间的莲花落有关,借用了宋元话本以及其他演义小说的故事,并采用了莲花落的吟唱形式,再添加乐器伴奏,从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艺人韩起祥等人对陕北说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人可同时操作多种乐器进行伴奏,丰富了说书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

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陕北说书又可分为“三弦书”与“琵琶书”两种。艺人通过说唱结合的方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听众。

陕北说书的曲调激扬粗犷、优美动听、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

这些曲调包括胡胡腔、哈哈腔、梆子腔等多种腔调,唱词多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通俗易懂且富有生活气息。唱词中大量引用陕北民歌、陕北道情等地方戏曲的曲调,使得陕北说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艺人的表演也非常生动,唱腔极富有感染力,能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众面前,尤其是他们善于运用各种表演技巧来描摹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情绪。

以上就是大可对《黑神话:悟空》里面陕北说书唱词的整理介绍了,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原创不易,如果喜欢文章,欢迎【点赞关注】作者,一起笑看江湖。

2 阅读: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