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央视兵器科技频道《影视背景栏目》

清浩谈军事 2023-09-15 12:38:00

经典影片《英雄儿女》,是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抗美援朝题材黑白故事片。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导演武兆堤,编剧毛烽、武兆堤,刘世龙、刘尚娴、田方、郭振清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战场,王成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以哥哥的精神为榜样,为战士服务,最终她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了。

王成和王芳,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崇拜的偶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成为新中国最震撼的经典台词之一。

巴金和他的小说《团圆》

现在中年以上的人,对经典影片《英雄儿女》都很熟悉,电影中志愿军英雄王成的形象也同样铭刻于心。王成的事迹取材于战场上的一次真实的战斗。

巴金在朝鲜采访

原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张振川说:“1952年巴金在朝鲜开城前线,对志愿军65军582团做战地采访。他作为志愿军慰问团成员,在朝鲜战场待了很长时间,冒着极大的危险,终日在战壕里与志愿军指战员同甘共苦,可以这样说,《团圆》是巴金用生命写出来的。我作为团长兼政委向他介绍我团三打‘红山堡’战斗中2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战友们坚守67高地视死如归、壮烈牺牲的事迹。巴金被赵先友等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写出小说《团圆》。”1961年8月小说《团圆》发表在《上海文学》上。张振川应该就是影片中张振华团长的原型。

《团圆》手稿复制件

1991年,65集团军为宣传英雄事迹,决定在194师582团营区办公楼前立一座“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友”英雄塑像,小说《团圆》的作者巴金欣然题字:“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 巴金 1991年8月20日。”可见,巴金笔下的“王成”的原型是赵先友。

导演和编剧

导演武兆堤 1920年生,1936年参加山西牺盟会。1938年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1939年赴延安抗大。1949年调中央电影局,1953年入长影任导演。1955年与苏里导演《平原游击队》。同年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毕业后独立执导《地下尖兵》。1958年之后导演了《红领巾的故事》、《冰上姐妹》等。

上世纪50年代,为了宣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鼓舞全国人民献身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宣部等部门决定拍一部志愿军英雄事迹的影片,当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将巴金的短篇小说《团圆》推荐给长春电影制片厂,并责成将它改编为电影。

导演武兆堤接受了这个任务。他看完了登在《人民文学》上的稿子《团圆》,感到确是一个好本子,但要将只有二万多字的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并非易事。于是,武兆堤想起在抗大时期的老同学毛烽。当时,毛烽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上将的秘书。武兆堤找到毛烽说:“这改编的事就得找你了,你在朝鲜战场生活战斗了五六年,有着跟小说里同样的经历,小说《团圆》太简单了,必须要有大量的素材来充实它。”

编剧毛烽1923年出生,河南武陟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通讯员、侦察员、文工团团员、宣传队长等职。解放后曾任志愿军第四十七军秘书科科长,总政治部秘书、文艺处长,昆明军分区副政委、文化部部长,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创作《黑山阻击战》《英雄儿女》等剧本。《黑山阻击战》《英雄儿女》被列为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主要演员

扮演英雄王成的刘世龙 1930年生,安徽萧县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勤务员、通信员、战士、班长、排长、宣传队员、文工团员、戏剧队长等。1951年由解放军16军保送入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校学习表演。1953年毕业分配到长影演员剧团任演员。参演过十几部影片,其中主演了《刘三姐》《鸿雁》《英雄儿女》,而《英雄儿女》里的王成,是刘世龙演艺生涯的巅峰。另外他还参演了多集电视剧。导演了电视剧《二林小传》和《追寻》等。

刘世龙在《英雄儿女》饰演英雄王成

拍摄《英雄儿女》的时候,刘世龙33岁,比演妹妹王芳的刘尚娴大11岁,刘尚娴当时是大四学生,而新四军战士刘世龙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既有军人气质又有演出经验,显然他在表演方面是刘尚娴的老师和哥哥。据参加电影拍摄的人回忆,刘世龙非常照顾妹妹刘尚娴,给了她很多支持和帮助。影片中帅气、成熟的哥哥和漂亮、懂事的妹妹,令多少人羡慕不已!

王成和王芳兄妹战场相见

扮演王芳的刘尚娴 1941年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徐州。解放后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北京。196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八一厂演员剧团。很多人都以为刘尚娴的第一个银幕形象是《英雄儿女》的女主角王芳。其实不然,在她来到八一厂之前就已经“触电”,而她与电影结缘,与田华老师还有缘分呢。

先看看这两张照片:左边是著名演员田华,右边就是刘尚娴。两人看着很像吧。而刘尚娴曾经就给田华当过替身!

1958年,八一厂和北影厂分别投拍了《江山多娇》和《风暴》两部影片。因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而走红的田华,恰巧在这两部电影中都有角色。两部电影几乎同步拍摄,这就使得田华有些分身乏术。于是剧组就产生了为田华找个替身的想法。

就这样,他们找到了在北京三十九中读中学的刘尚娴。

这个17岁的小姑娘,不仅苗条的身型与田华很相似,而且长相也颇有几分田华的神韵。于是,中学生刘尚娴成了《风暴》中田华(饰演林祥谦妻子陈桂珍)的替身。后来很多观众在电影《风暴》中,愣是分不清哪个是田华,哪个是刘尚娴。

左:《风暴》中男主角林祥谦的扮演者北京人艺演员李翔,右:田华。中间那个笑得甜甜的小姑娘就是刘尚娴。

就这样,刘尚娴走上了银幕。同时,她也从此爱上了表演这门艺术。于是1959年,当她听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招生时,她毅然报名,并一试即中,成为了59班中的一员。

刘尚娴在北京电影学院还没毕业时,曾参加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谢添导演的儿童电影《小铃铛》的拍摄,她在片中出演一位只有一个镜头的小学辅导员。

刘尚娴在《小铃铛》中客串小学辅导员

1963年电影《英雄儿女》剧组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演员时,刘尚娴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还不满22岁。一天,到北京电影学院办事的导演谢晋,正巧遇上刘尚娴实习拍《北京人》去道具库借道具,一个照面,谢晋便认定眼前这个有点羞涩的姑娘是“王芳”最合适的人选,很像武兆堤和毛烽所要找的那种女演员。他跟武兆堤他们一说,两人都很高兴。但是因为擦身而过,所以连名字也没有问,他们只好挨个屋找。当他们走进一间女生宿舍时,看到一个姑娘正在往床上放东西。武兆堤和毛烽眼前一亮,谢晋也看清正是看到的那位姑娘。

刘尚娴在《英雄儿女》中饰演女主角王芳

于是,刘尚娴应长影之邀参加了故事片《英雄儿女》的拍摄,出演女主角王芳,一炮走红,获得巨大成功,受到广泛赞扬,享誉中外。为什么还有外国呢?因为《英雄儿女》的拷贝当时还赠给朝鲜、越南等国。1965年春,八一电影制片厂组织了赴边防慰问文化工作队,到达准备第一批入越作战的高炮六十三师进行慰问演出。王芳的扮演者刘尚娴,在去炮连阵地的路上,被一队越南官兵认出来了。大家指指划划地议论,并竖起大拇指冲着她摇晃,还一起鼓掌向她致意。后经翻译人员了解,这些越南官兵的意思是:在影片上见过她,表扬她真好。

1965年八一厂女演员在越南为高炮六十三师演出(左4为刘尚娴)

1965年8月20日,越南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来部队视察,刘尚娴代表部队献花。武元甲大将在接受鲜花的瞬间,已认出了这位“王芳”,笑着说:“我在河内看过你演出的电影。”接着用汉语亲切地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哪里人啊?”刘尚娴一一回答,说到是“上海人”时,武部长笑着说:“你这位漂亮的上海姑娘也来支援我们越南人民抗美,欢迎!欢迎!”

刘尚娴后来又出演了《火种》《以祖国的名义》等十多部影片。并向导演方面发展,在《风雨下钟山》中担任副导演,获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以及《中国刑警》等影视片。

扮演王芳父亲的田方 1911生,1931年肄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同年进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任场记兼语音教员。1932年在影片《飞絮》中第一次担任主角。1938年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年转入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任艺术指导科科长兼演员。抗战胜利后,担任东北文工一团副团长、东北电影制片厂秘书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演员剧团团长,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等职。建国后,他出演了《深山里的菊花》《风从东方来》《革命家庭》等影片。

在《英雄儿女》中,田方扮演慈祥、儒雅的王文清,成功塑造了既是首长、又是父亲的双重角色,是银幕上我军高级干部经典形象之一。

田方在《英雄儿女》中饰演王文清

老艺术家田方是著名演员于蓝的丈夫,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田壮壮的父亲。

田方和于蓝

扮演张团长的郭振清 1927出生于天津市,1944年在天津电车公司当工人,后毕业于华北职工干部学校。20世纪50年代初,参演个人首部话剧《提高一步》。195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六号门》。1955年,主演战争电影《平原游击队》,扮演机智勇敢的游击队长李向阳。“李向阳”也几乎成为郭振清一辈子的化名。以后又出演了《暴风中的雄鹰》《花好月圆》《换了人间》《烽火列车》《羌笛颂》《我们这一代人》《万木春》《英雄儿女》《独立大队》《艳阳天》《决裂》等影片。1995年,郭振清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奖”。

郭振清在《英雄儿女》中饰演张团长

扮演王成父亲的周文彬 1907年生于上海,1937年考入上海新华电影片厂演员训练班。1947年后曾任上海中国电影制片二厂、香港永华电影公司演员。1951年任上海大光明二厂特邀演员、汉口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剧院话剧队演员。1953年调入东影演员剧团。曾参加译制影片数十部,并在故事片《党的女儿》《平原游击队》《冰上姐妹》《铁道卫士》《甲午风云》《景颇姑娘》中扮演重要角色。

周文彬在《英雄儿女》中饰演王成的父亲王复标

《英雄儿女》剧照:王复标和王文清

《英雄赞歌》的词曲作者

影片中有一首著名的插曲,可以说唱响了几十年,这就是《英雄赞歌》。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都是大名鼎鼎:作词是公木,作曲是刘炽。

英雄赞歌简谱

词作者公木是一位诗人,具有很深的古典诗词修养。《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歌词就是出于他的笔下。公木将这首《英雄儿女》的歌词写得凝练壮美、气势磅礴,富有激情。

诗人、词作家公木

曲作者刘炽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作曲家。他以内蒙古伊盟乌审旗民歌《巴特尔陶陶乎》和大提琴曲《黄昏的景色》这两首音乐作品作为《英雄赞歌》主歌部分的基本音乐素材。其中《巴特尔陶陶乎》是刘炽1940年到伊克昭盟采风时搜集到的。巴特尔是蒙语“英雄”之意,陶陶乎是人名,亦作“英雄陶陶乎”。

刘炽一生作曲无数,但最著名的三首都是电影插曲:《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在中国,你可以不知道刘炽,但是你不能不知道这三首歌。

作曲家刘炽

《英雄赞歌》的演唱者

当年为电影《英雄儿女》谱写的词曲完成后,谁来唱这支歌,当时专门有一个演员挑选小组,《英雄赞歌》的词作者、曲作者都在其中,当时选了很多演员来试唱,可最后这些同志录过音以后,导演配合电影画面、整个合唱、还有乐队,再仔细一比较下来,都感觉还是空政歌舞团独唱演员张映哲最为理想,所以最后确定还由张映哲来演唱《英雄赞歌》。这个事情当时参与的许多歌唱家们都不知道,她们唱完就走了,而且都以为自己可能会选上。或者说,很多人并不知道幕后一直都在选择由谁来唱。包括张映哲自己,也是等电影放出来之后,她才知道,哇,是我唱的!

影片中《英雄赞歌》的演唱者、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张映哲

尽管张映哲很喜欢这首歌,在此之前也看过这部电影的小说版,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演唱的这首歌在电影中是什么样的画面,所以在录音棚演唱总进不了状态。毛烽就给她讲剧情。在编剧毛烽启发下,张映哲找到了感觉。

电影《英雄儿女》在全国公映后,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王成的名字和《英雄赞歌》随之响遍全国。八一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刘尚娴,因饰演电影《英雄儿女》中的女主角王芳而为大家熟知,但影片中那首插曲《英雄赞歌》的原唱是谁,一直鲜为人知。由于当时反对个人“成名成家”,张映哲的名字未上电影字幕。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媒体刊登了一篇首钢工人寻找这首歌的原唱者的稿件,张映哲看到后,并没有出来“认领”。原因是她是个不喜欢张扬的人,加之身体不好,所以也就没有走进人们的视线。直到2003年,40多年来未曾谋面的刘尚娴和张映哲终于在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军旅歌曲大赛的颁奖晚会上相聚了。百感交集的“英雄”姐妹,在满场掌声中紧紧拥抱在一起。

像《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一样,《英雄赞歌》又一次博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厚爱,许多女高音歌唱家把它视为能体现自己艺术水平的独唱保留节目,在全国盛为流传。从1964年至今,《英雄赞歌》经受了50多年的时间考验,这支优美抒情而气势磅礴的歌曲多年来成为鼓舞人们发扬英雄主义精神的一面旗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