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古诗五首:有风依旧热,初伏几时秋

初衣胜诗词 2024-07-17 20:26:40

初伏五首:北至度三庚,天然初伏成

节气小暑之后,迎来三伏。三伏是中国传统对于夏秋之间,全年最热时段的一个划分和称谓,时间长达30到40天,跨越盛夏和早秋,通常这个时段,提醒人们注意避暑,防止为炎热所伤。其中小暑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往往是三伏的开端,这个庚日起的十天,称为初伏。

三伏的起源古老。伏是先秦时期,专门驯狗的一个官方机构,驯化的狗专门用于狩猎和祭祀。用狗祭祀,称为伏祭,通常是对神灵先祖的重要祭祀,认为狗有守护道路,祛除恶鬼,引导和守护灵魂的功用。

周朝的诸侯国秦国,在秦德公时期,迁都雍城,时在盛夏,按照其祖先殷人的祭祀礼仪,举行盛大的牲祭,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杀狗,悬挂在城门上,称为伏祭。由于秦国的日趋强大,这种祭祀成为传统,时间又在盛夏,故而民间也流行伏日祭祀祖先以及避百鬼避暑气的传统。

秦始皇时代创立秦朝,是秦国统一扩张的顶峰,传言初伏,就是秦始皇制定的,这其实相当于秦朝的国庆。

到了汉朝,三伏时段去除了政治功能,但是保留了伏日避暑避鬼等生活功用。其中初伏日,成为非官方的传统节日,分肉喝酒,避暑休闲,连皇宫也盛行,史料记载汉武帝曾赐给东方朔以及臣子肉食,强身避疫。

而在民间,则以初伏为盛暑的开始,并且自然延伸到农事。

到了唐宋之后,三伏主要是以避暑为主,其中初伏的日子,往往是避暑宴饮的好节日。

当然对于伏的解读,在汉朝之后,增加了新的内容,认为这是五行之中,应对秋天的金气,处在潜伏时期,故而有这么一段土润溽暑时段,需要人们顺应季节,过好三伏天。

“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

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西晋 · 潘岳《在怀县作诗二首》节录

潘岳就是潘安,后人往往认为潘安是美貌的弱公子,但实际在西晋,这应该是一个有着实干能力又有文学才华的官员。而那个时代,官员的政绩就是乡村农业的振兴。而潘安就是在怀县做过县官,为了改变该县的贫困面貌,他号令种植经济果树,不但美化了山乡,更改善了这里的民生,人们衣食充足,又有事做,没有什么诉讼和纠纷。

后世往往以潘安作为基层官员的楷模。

潘岳这首诗,写的是初伏到来怀县的农业景象。

这里是南方,扑面就是整洁的绿色的景色,太阳已经运行到晚夏,夏天要过去了。

但是在这末夏六月,初伏到来,启动了新的节日,初伏到来,也显示着盛暑来临,天气走向炎热。

我流着汗,走出郁闷的屋子,登上了城楼,靠近有湖水的地方,凉风从远处吹来,吹动了我的衣衫。回首是城楼下的院子,桌子上堆满了夏天的果实,一排排座位,等待着在这里消暑过节的宾客。而我的眼睛却看向了城外,我看到瓜田,生姜和芋头的绿叶舒展,更远方是稻田,稻苗青翠芊芊,黍苗茂盛繁茂。

看到这里,我其实很感动。这是一位心里有农业的年轻官员,此时也正是农作物兴旺生长的季节。顶着日头,他看到的不是文人式的远山近水,他喜悦和关怀的是农作物。

潘安貌美,这个美,是坚毅俊朗,甚至面色不乏下基层的太阳晒黑,而绝非是后世传说中的娇艳美男。因为后者是无法做出像潘安这样真正的政绩来的。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 唐 · 李频《避暑》

进入伏天之后,自然是天气炎热,那种高温的状态,让人只想着去哪里躲避。

李频也不例外,就想着能回到家乡的山林中避暑,像陶渊明一样躺在有柳树荫蔽的房间里,享受夏日清风。

哪怕山村里也有蝉声,但是那里树木多,就是初伏也不会觉得炎热,更何况,山林到了晚上自有凉气,令人舒爽。

只是我现在在城市里,白晃晃的太阳照着黑发,站在江边,只觉热浪,还谈得上什么俯瞰江河的快意。

我愿意现在就回到山村避暑啊,哪怕是神仙来了,让我出山都不管用。

这当然是夏天太热的牢骚,城市里的热浪热到让人怀疑人生。连李频这样福利好的高官,有在家避暑的条件,都在思慕山林带给凉风和凉气。想必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的酷热吧。

“病骨那禁暑,衰年更作愁。

有风依旧热,初伏几时秋。

瓜果谁新饷,馋涎小忍休。

金盆井花水,且看玉双浮。” 南宋 · 杨万里《尝瓜二首 其一 》

农历六月,小暑连大暑,长夏入初伏,天气酷热,却也有一种生活的清甜和乐趣,就是吃瓜果。

宋朝之前,普遍种植的是白瓜,青瓜,宋朝之后西瓜普及,南宋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西瓜,可谓解暑良器。

瓜果多,自然有各种吃法。比如井水泡瓜,使之清凉,有着类似冰镇的效果。

我生病了,生病的人哪里禁得起这样暑热的天气,我年龄大了,身体衰弱,更加苦夏。

这是初伏的天气,虽然有风吹过来,可到处都是热风啊。

这才头伏,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凉爽,才等到秋天?

哎,这屋子里有瓜,是谁送过来的?但是不管是谁送过来的,已经勾出我的口水了。

不能就这样吃,要用井水泡一下。

我用井水泡着瓜,看着两个瓜浮在水上,那姿态圆滚滚,可爱极了。当然泡过的瓜,更清凉解渴哦。

实际上这种泡瓜的吃法一直出现在传统的过夏生活里。

一方面,水能洗去瓜皮上的污渍,另外一方面,井水在夏天温度低于地表水,能够迅速降低瓜在自然环境里的温度,并且更凝聚糖分。第三,也就是以冷散热的原理,利用井水泡过的瓜果,可以在体内热能,达到消暑的目的。

当然,若是体质差,病弱的人,夏天也忌讳吃凉冷的瓜果。

“隆暑启初伏,薰风入虞琴。

安得播馀响,涤我烦热襟。”明 · 黄淮《四时词 其二 》

初伏被认为是盛暑的开始,所以三伏给人的感受,就是热。比如热的时候,往往有人问,这是不是入伏了?伏和热在人们的感觉中,是密切关联的。

传说,古代虞舜时代,还是原始农业社会,作为领主的舜,特别重视农业,当夏天的热风吹面而来时,吹动着田野里的稻浪,一场大雨可能会到来,他开心的弹起琴,说,感谢夏天的风,老百姓的秋天的丰收有望了。

以后盛夏的风,就被称为熏风或南风。

这样的风,总会带来一些丰沛的雨水,助力农作物的成长。

那么写在这首诗里是什么意思呢?

困在炎热中的人,何尝不希望有风,困在副高气压下的地域,何尝不期望好风好雨?

来吧,盛夏的风雨快来,滋润农作物的同时,也给我带来凉爽吧,我的衣裳如同火炉,麻烦风来散热,雨来解凉啊。

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江南一带,自古就是副高气压统治的区域,高温炎热,让人期待风雨的来临,哪怕是温风热雨,也好过骄阳下的暴晒。

“长安初伏看洗象,朝章沿习成游赏。

欲洗未洗状如何,先到象房后河上。

一象一房一象奴,象奴呼象象亦呼。

诱以刍菽献群伎,能为兽吼为啼乌。

须臾辔勒加条索,韬铃在手还连络。”清 · 方育盛《洗象行 》

明清两代,由于宫廷豢养珍禽野兽,尤其是大象,从南方进贡而来,数量不多,弥足珍贵,会在重要的礼仪场合用到。所以喂养和保护,也是重要的工作。

盛夏初伏,流行着在护城河清洗大象的仪式。这也滋生了市民的游览欣赏,在初伏去看洗大象成为新民俗。

由于象沉重巨大,且憨态可爱,亲水又善用鼻子吸水卷水,成为一道让人期待的风景线。而这也是展示驯象人员高超技艺的时期。而让市民观赏到大象,也是显示国家实力,凝聚民众热情的举措。

看见驯象的人,用食物将大象引出房间,而后浩浩荡荡走出,驯象师在叫唤,大象在回应,驯象师将绳索牵制住大象,边摇着铃铛,边赶着大象。

看见大象在水中玩耍的人,那是平生难见的奇观,往往两岸有几万民众围观,大象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狂欢,在明清两代,这就是国宝熊猫的待遇。

至于象在水中的嬉戏快乐,另有许多文字记载,极其生动。

酷热的天气,给关着的动物一份清凉和自由,古代就有。

“北至度三庚,天然初伏成。

今年季值闰,塞苑暑犹清。

微雨晚即霁,农占顺以贞。

祈年心略慰,惟惕励衷诚。” 清 · 弘历《初伏》

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了,其实此时暑热,是必然的一种气候现象。

难得今年多了个闰月,边塞没有多少暑气。实际闰月和入伏没有多大关系,或者乾隆是强调今年难得不热吧。

晚上下了雨之后,天就晴了,在农事上,认为初伏后雨后天晴,有雨水也有阳光,很可能风调雨顺,秋丰有望。

我祈祷农业好后,心理感到安慰些,但是还是要告诫自己不忘勤勉。

乾隆留下的初伏诗多达十二首,都和占农事有关,这是因为农业关系到国家安稳,统治长久。这也是作为有责任的天下最大的地主,不得不操的心。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