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论审美情趣、生活美学
古人可是比我们会“玩”
算是中国文人审美情趣的巅峰之作了
他们把粗茶淡饭吃出高级感
将布衣蔬食的日子过得妙趣横生
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出无限的乐子
一器一物莫不讲究
《浮生六记》
布衣蔬食也能过得妙趣横生
对于世间男女而言,人多是平平凡凡的,日子多是平淡如水的。没有波澜壮阔,没有惊天动地,难道就必须是乏味?
两百多年前,一个苏州女子将布衣蔬食的生活过得妙趣横生。
鲁迅说,他觉得她是中国第一美人。林语堂说,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她就是陈芸。
将这个奇女子绘声绘色记载下来的人是她的丈夫沈复,这本书被称为“晚清小红楼”——《浮生六记》。
这本书里有细水长流而又真挚而深沉的情感,也有对月听风的时光散漫、兴之所致的诗酒田园。纵然陷入困窘,依然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简朴而精致。
也不怪林语堂要大赞:“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长物志》
明代“高富帅”的品味
这是一本长期以来被视作为园林设计的典籍,但你若以为这是一本“匠气”的书,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它其实更像是一本“中产阶级精致生活指南”。
《长物志》共12卷,分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蔬果、香茗。
它里面谈家具器物的制式及审美标准,谈园林建筑的赏玩及艺术性,谈花鸟虫鱼,谈琴棋书画,其见解,皆有独到性,用今人的话说,大概就是“有品位”。
比如论泡茶之水:
“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盖以和风甘雨,故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雷蛟龙所致,最足伤人。雪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最为幽况,然新者有土气,稍陈乃佳。承水用布,于中庭受之,不可用檐溜。”
讲究得近乎挑剔,追求得近乎苛刻。
能写出这样有“品味”的书自然不是俗人。作者文震亨,明代 “高富帅”。其曾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祖父文彭是国子监博士,兄文震孟,是天启二年状元。
文震亨其人“长身玉立,风姿韶秀”,还厚得家传,琴棋书画、煮茶焚香、弹琴选石,无一不精。
这样的家世与自身修养,无怪乎能将山石草木、器皿玩物写得贵介风流,雅人深致。
《闲情偶寄》
审美情趣都来自“读懂生活”
成功没有标准答案,找到让自己开心的生活方式比什么重要。
400年前,有一个人吃喝玩乐无一不精。他是一流的美食家,会吃会做懂养生。
他是一流戏剧家,自组戏班,自编自导自演,有《风筝误》、《凰求凤》、《玉搔头》等多部戏剧作品传世。
他是一流的出版人,组织编绘了《芥子园画谱》,问世百年来,风行于画坛,是学画必修之书。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无以数计的中国画名家,都以此开启绘画之门。
他是一流的旅行家,“三分天下几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经六七”,“四海历其三”,中华大地的奇山秀水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还懂美容造型、精通室内设计,还能主持修建园林建筑,业余搞些发明……
他是李渔,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可以说,他简直就是东方古典休闲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将毕生的生活经验都汇总在这本《闲情偶寄》里,记载了他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协。林语堂称这本书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随园食单》
一箪食一豆羹的高级感
生活没有“容易”二字,美食是最治愈的方式。
古往今来,无数人写过美食,但从没有人像袁枚这般,写出学问,写出享受,写出幸福。
袁枚,清乾隆年间江左三才子之一,12岁中秀才,23岁中进士,34岁急流勇退、离开官场,买了曹雪芹家在南京的旧宅,改名“随园”,开启欢乐人生。
他给自己列了九大爱好,第一是“吃饭”,读书排最后。且用40年的美食实践,写出了《随园食单》。
这本书里,饮食方式、注意事项、用餐礼仪等,袁枚都一一详解。
“不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菜不佳,不如蔬笋”、“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
实践教学,更是写到让人口舌生香。
“一碗粥,必水米融洽,柔腻如一”、“鲫鱼先要善买。择其扁身而带白色者,其肉嫩而松;熟后一提,肉即卸骨而下”、“鹿筋难烂。须三日前,先捶煮之,绞出臊水数遍,加肉汁汤煨之,再用鸡汁汤煨;加秋油、酒,微纤收汤。” ……
《随园食单》共326道菜肴,真正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发挥到极致,中国美食家第一人的称呼,怕只有袁枚担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