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著作权申明:本文作者,罗小东,系罗贯中之后
作者,罗氏,字小东,号太蓬仙山道人。现任四川大元明清科技总经理,
授权今日头条(头条号)首次发布,未经头条号授权,禁止拷贝转载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在这段文字中,黄帝询问了关于阴阳五行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而岐伯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大月和小月加起来三百六十天构成一年,人体也应该遵循这样的阴阳规律。但现在人体的三阴三阳似乎并不完全符合阴阳的原则,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阴阳的概念,可以通过数字来表达,可以从十个开始推导,到一百个,再到一千个,甚至一万个。尽管数量上万万千千,但其核心原则只有一个。天覆盖地面,地面承载万物,万物在地面上生长。那些还未露出地面的部分,被称为阴处,也称为阴中之阴;而那些露出地面的部分,则被称为阴中之阳。阳给予万物以正,阴则为主导。因此,万物生长依靠春天,成长依靠夏天,收获依靠秋天,储存依靠冬天。如果这个规律被打破,那么天地之间的联系就会断裂。阴阳的变化,在人体中也是可以通过数字来衡量的。
这段文字强调了阴阳五行理论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阴阳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是维持自然界和人体健康的基础。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如果被打破,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治疗常常致力于调整阴阳平衡,以恢复人体的健康。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在这段文字中,黄帝询问了关于人体三阴三阳离合(即阴阳的结合与分离)的问题,而岐伯则解释了这一理论。
黄帝问道:我愿意听听关于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
岐伯回答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被称为广明,后方被称为太冲。太冲的地方,称为少阴,少阴的上方,称为太阳,太阳的根基起于至阴,结于命门,称为阴中之阳。身体中部以上,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的前方,称为阳明,阳明的根基起于厉兑,称为阴中之阳。厥阴的表层,称为少阳,少阳的根基起于窍阴,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阴三阳的离合,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少阳主枢。这三经之间,不能相互失去联系,它们相互配合,而不浮散,被称为一阳。
这段文字描述了人体三阴三阳经络系统的分布和功能。太阳、阳明、少阳三条经络在人体中起着开阖和调节的作用,它们的协调运作对于维护人体的健康和平衡至关重要。三阴三阳的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深刻理解。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在这段文字中,黄帝询问了关于三阴的问题,而岐伯则进一步解释了三阴三阳的离合和阴阳重传的原理。
黄帝问道:我愿意听听关于三阴的情况。
岐伯回答说:在外的是阳,在内的是阴,那么中间的就是阴,它的冲脉位于下方,称为太阴。太阴的根基起于隐白,称为阴中之阴。太阴之后的是少阴,少阴的根基起于涌泉,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的是厥阴,厥阴的根基起于大敦,它是阴中之绝阳,也称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的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三经之间,不能相互失去联系,它们相互配合,而不沉没,被称为一阴。
阴阳相互作用,重叠传递形成一个周期,气存在于形表之间,相互成就。
这段文字进一步阐述了三阴三阳在人体中的分布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太阴、厥阴、少阴三条经络在人体中起着开阖和调节的作用,它们的协调运作对于维护人体的健康和平衡至关重要。同时,这段文字也强调了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叠传递的重要性,以及气与形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对于理解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在这段文字中,黄帝询问了关于人体四经十二从的含义,而岐伯则解释了这一概念。
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月相应顺次运行的十二个脉象。
这里的“四经”指的是肝、心、脾、肺四脏各自对应的经脉,它们与四季的变化相对应,反映了人体内部脏腑功能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而“十二从”则是指与十二个月份相对应的十二个脉象,它们按照月份的顺序依次运行,体现了人体血脉运行与月份变化之间的联系。
总的来说,四经十二从的概念强调了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反映了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理解和掌握四经十二从的原理,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保持人体的健康。
《道德经》中多次提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与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以下是一些《道德经》中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摘引:
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句话说明了人类、地球、宇宙和道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一切都要顺应自然。
2.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四大,而王居一焉。”(《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这里指出道、天、地、王(指领导者或人)都是大的存在,而王或人在这个大的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
3.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用橐籥(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比喻天地之间的空灵和动态,说明天地是虚空而富有弹性的。
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这句话阐述了道的生成作用,从道产生出混沌的统一,进而分化出阴阳二气,最终形成万物。
5.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圣人能够放下自我,反而能够得到个人的利益,这反映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些摘引体现了《道德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这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特别是《素问》中的“三部九候”篇。这段文字主要讨论了中医中的脉学知识,特别是脉象的阴阳属性以及它们在诊断疾病和预测生死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这句话意味着脉象分为阴阳两种,了解阳脉就能理解阴脉,反之亦然。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2.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这里指的是人体脉象中的五种阳脉,每种阳脉又分为五个部分,总共形成二十五种阳脉。
3.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阴脉指的是内在的真脏脉象,如果出现了真脏脉,意味着内脏功能严重受损,是病情危重的标志。
4.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阳脉指的是胃脘部的脉象,反映了胃气的盛衰。
5.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通过区分阳脉的变化,可以知道疾病的所在;通过区分阴脉的变化,可以知道患者的生死期限。
6.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头部是三阳经脉的所在之处,而手部是三阴经脉的所在之处,但它们最终都与心脏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7.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通过观察阳脉的变化,可以知道疾病的忌讳时期;通过观察阴脉的变化,可以知道患者的生死期限。
8.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这句话强调了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要熟练掌握阴阳脉学的知识,不要轻信众人的意见。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强调了脉象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以及脉象阴阳变化与疾病和生死的密切关系。中医通过观察脉象的阴阳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位和预后,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三部九候是古代中医脉诊的一种方法,它将全身的脉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为天、地、人三候,共九候。这种诊断方法体现了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脉象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
具体来说,三部九候的划分如下:
1. 上部:包括天候(两额动脉,即太阳穴处的动脉)、地候(两颊动脉,即地仓、大迎穴处的动脉)和人候(耳前动脉,即耳门处的动脉)。
2. 中部:包括天候(手太阴肺经动脉,即寸口处的动脉)、地候(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即合谷处的动脉)和人候(手少阴心经动脉,即神门处的动脉)。
3. 下部:包括天候(足厥阴肝经动脉,即五里、太冲处的动脉)、地候(足太阴脾经动脉,即箕门处的动脉)和人候(足少阴肾经动脉,即太溪处的动脉)。
通过仔细触摸这些部位的脉象,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从而判断疾病的性质和所在部位。三部九候的诊断方法在古代应用较为广泛,但现代中医实践中,由于操作较为复杂,往往采用更为简便的寸口诊法。
在《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中,三部九候被详细论述,并强调了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这种方法不仅要求医生有高超的脉诊技巧,还需要深入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这段文字同样出自《黄帝内经》,特别是《素问》中的“三部九候”篇。这里描述了不同阳阴病变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它们可能发展的严重后果。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二阳之病指的是心脏和脾脏的疾病。不得隐曲可能指的是情志不畅,导致心脏和脾脏的功能障碍。女子不月可能指的是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停经。其传为风消可能指的是病情发展成风邪导致的消瘦。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指的是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预后不良。
2.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
三阳之病可能表现为寒热往来,下半身可能出现痈肿、痿厥和腨(可能是指肌肉萎缩)。其传为索泽可能指的是病情发展成皮肤干燥、脱屑。其传为(疒颓)疝可能指的是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腹股沟斜疝等症状。
3. "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一阳发病可能指的是肝脏的疾病,表现为少气、咳嗽和泄泻。其传为心掣可能指的是病情发展成心脏的牵引痛。其传为隔可能指的是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4.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阳一阴发病可能指的是心脏、脾脏和肝脏的疾病,表现为惊骇、背痛、频繁打嗝和哈欠,这种情况被称为风厥。
5.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二阴一阳发病可能指的是肾脏、肺脏和脾脏的疾病,表现为腹胀、心悸和易怒。
6.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三阴三阳发病可能指的是所有主要脏器的疾病,表现为半身不遂、肌肉萎缩和四肢无力。
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医对于疾病发展的理解和预后的判断,以及对于不同脏腑病变的临床表现的认识。中医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症状,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病位,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这段文字同样出自《黄帝内经》,特别是《素问》中的“三部九候”篇。这里进一步阐述了脉象的分类和变化,以及它们与阴阳失衡和疾病发展的关系。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这段话描述了脉象的不同形态。鼓一阳曰钩,指的是阳脉有力而略有弹性。鼓一阴曰毛,指的是阴脉柔软而细弱。鼓阳胜急曰弦,指的是阳脉弦紧而急促。鼓阳至而绝曰石,指的是阳脉强盛到极点后突然消失。阴阳相过曰溜,指的是阴阳脉象交替出现。
2.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这里描述了阴阳失衡时可能出现的症状。阴争于内,阳扰于外,指的是体内阴阳双方相互斗争。魄汗未藏,可能是指出汗异常。四逆而起,可能指的是四肢逆冷。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肺部,导致喘息和呼吸困难。
3.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这句话强调了阴气生成时的和谐状态。阴之所生,指的是阴气的生成过程。和本曰和,指的是阴气生成的基础是和谐平衡的。
4.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这句话说明了过强的阳气会导致阴气的消亡。刚与刚,指的是过强的阳气。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指的是阳气过强会破坏阴阳平衡,导致阴气的消亡。
5.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淖,指的是过湿或过寒。这句话说明了过湿或过寒会导致脉象的刚柔不和,进而影响到经气的运行,导致经气绝断。
6.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这里描述了阴阳极度失衡时的严重后果。死阴之属,指的是极度阴寒的病情,预后不良。生阳之属,指的是极度阳热的病情,预后同样不良。
7.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这段话进一步解释了生阳死阴的概念。生阳死阴指的是不同脏器的阴阳属性。肝之心谓之生阳,指的是肝脏和心脏的阴阳关系。心之肺谓之死阴,指的是心脏和肺脏的阴阳关系。肺之肾谓之重阴,指的是肺脏和肾脏的阴阳关系。肾之脾谓之辟阴,指的是肾脏和脾脏的阴阳关系。这些关系失衡时,可能导致病情严重,难以治疗。
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医对于脉象变化和阴阳失衡的深刻理解,以及它们与疾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中医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程,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二阳结,谓之消。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澼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这段文字同样出自《黄帝内经》,特别是《素问》中的“三部九候”篇。这里继续阐述了阴阳失衡在不同情况下所导致的疾病和症状。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阳,指的是阳气郁结。肿四支,指的是四肢出现水肿。
2.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结阴,指的是阴气郁结。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指的是阴气郁结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便血,血量逐渐增加。
3.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阴阳结斜,可能是指阴阳两者不平衡,多阴少阳。石水,指的是体内积水,少腹肿,即腹部出现水肿。
4. "二阳结,谓之消。"
二阳结,指的是两个阳经郁结。消,指的是消渴,即中医中的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尿、消瘦。
5.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阳结,指的是三个阳经郁结。隔,指的是隔证,即胸部郁结不通,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
6. "三阴结,谓之水。"
三阴结,指的是三个阴经郁结。水,指的是水肿,可能是全身性的水肿。
7.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一阴一阳结,指的是一个阴经和一个阳经郁结。喉痹,指的是喉咙疼痛和痹阻的症状。
8.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搏阳别,指的是阴气波动而阳气分离。有子,指的是妇女有怀孕的可能。
9. "阴阳虚,肠澼死。"
阴阳虚,指的是阴阳两虚,肠澼,指的是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死亡。
10.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阳加于阴,指的是阳气过盛而阴气不足。汗,指的是出汗过多,可能是阳热逼汗外出。
11. "阴虚阳搏,谓之崩。"
阴虚阳搏,指的是阴气不足而阳气过盛。崩,指的是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
12.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这些句子描述了不同情况下阴脉和阳脉的搏动状况与死亡的关联。三阴俱搏,指的是三个阴经的脉象同时出现异常搏动,预后严重,可能在二十日夜半(大约二十一天的一半)死亡。其他的情况也有类似的描述,说明了脉象的异常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这些内容进一步阐述了中医对于阴阳失衡导致的各种疾病和症状的理解,以及它们与脉象变化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脉象变化,中医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程,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这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部分,是黄帝与岐伯关于人体器官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对话。在这里,岐伯详细阐述了十二个主要脏器的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黄帝询问关于十二个脏器的相互协作和它们的重要性。
2.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岐伯回答说: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问题!请允许我详细回答。
3.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脏是人体的君主,掌管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4.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脏像国家的相傅(宰相),负责治理和调节身体的功能。
5.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脏像军队的将军,负责策划和决策。
6.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脏像公正的官员,负责决断和勇气。
7.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心脏周围的区域)像臣子,负责传递喜乐之情。
8.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胃像国家的粮仓,负责消化吸收食物,产生五味。
9.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像交通官,负责将未消化的食物排出体外。
10.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像接受和加工食物的官员,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
11.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脏像力量和技巧的官员,负责生殖和发育。
12.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像水利官员,负责调节水分和废物的流通。
13.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像储存津液的州都,当气化作用发生时,才能排出尿液。
14.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这表明这十二个脏器必须相互协作,不能失去平衡。如果心脏(君主)明智,下面的脏器就会安宁,以此养生可以长寿,如果心脏(君主)不明智,十二个脏器都会处于危险之中,导致身体严重受损。如果用这种方式养生,就会带来灾难。如果用这种方式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警惕并重视心的作用。
这段文字强调了心脏作为人体君主的重要性,以及十二个脏器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这些脏器的功能平衡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这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部分,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医学道理的对话。在这里,黄帝对岐伯关于至道微妙的阐述表示赞赏,并表达了对医学大道的敬畏和追求。
以下是这段文字的逐句解释:
1.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至高的医学道理深奥微妙,变化无穷无尽,谁能够理解它的本源呢?
2.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真是困难啊!那些消瘦的人,谁能够了解他们的关键所在呢?
3. "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在恰当的时候,谁能够做到最好呢?
4.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医学的道理看似恍惚无形,实则源于微小的量度,这些微小的量度又起源于度量。千倍万倍地放大,就能够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法。
5.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
黄帝说:好啊!我听到了精深的医学道理,这是伟大圣贤的事业,也是宣扬大道的方式。
6. "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如果不是在庄重戒慎、选择吉日的情况下,我是不会接受这些教导的。
7.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因此,黄帝选择了吉日良时,将医学知识藏在灵兰之室,以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医学大道。
这段文字强调了医学道理的深奥和微妙,以及追求和传承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庄严性。在中医理论中,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哲学和艺术,需要庄重和敬慎的态度来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