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年,袁术经徐州北上,准备将帝号赠予袁绍,于六月,病死于江亭。(《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故刘备统兵离开许都,前往徐州拦击袁术的时间,大致在199年五六月间。
当时,袁绍正准备大军南下,与曹操双方剑拔弩张,局势紧张。
(刘备去徐州时的局势图)
徐州的整体局势早在198年十二月,曹操消灭徐州的吕布时,袁曹双方的紧张关系便已升级。
因此,曹操来不及把手伸进徐州南部,陈登的广陵郡,致使陈登保持了高度的独立性。
也没时间进入北部臧霸等泰山诸将的地盘,于是便将他们各自封为当地的太守、国相。给予他们极大的自主权,让他们攻打袁绍长子、青州刺史袁谭。
从而,曹操实际占领控制徐州的领地,是非常有限的。仅有他亲自攻占的彭城国、下邳国,及新设立的昌虑郡。
车胄被任命为徐州刺史(《三国志·武帝纪》),州治所设在下邳城。
(徐州的三股势力)
泰山诸将控制的青徐之间的地盘,曹操全权委任给了臧霸管理(《三国志·臧霸传》),不受车胄管辖。
广陵郡是陈登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又怎会让车胄涉足?
于是车胄这个刺史能管辖的区域,只有下邳等三郡国。徐州实际上是三股势力并立的局面。
刘备与徐州势力的关系曹操攻下彭城国时,想利用麋家在徐州的影响力,并分化刘备的追随者,任命麋芳为彭城相(《三国志·麋竺传》)。
他没想到自己会弄巧成拙,低估了麋家兄弟对刘备的忠心。
(彭城相麋芳再次跟随刘备)
下邳陈氏背叛过很多人,但对刘备却无辜负,二人之间关系还很不错。
后来在刘表的襄阳,吕布手下名士许汜对陈登评价不好,刘备不惜说使许汜难堪的话,为陈登尽力辩护。(《三国志·吕布传》)
可见刘备再次入主徐州时,陈登仍没做伤害刘备的事,至少保持了中立。
臧霸等泰山诸将与刘备关系也不错的。
曹操灭吕布后,让刘备去向臧霸索取徐翕、毛晖二将人头。(《三国志·臧霸传》)
为什么派刘备去呢?派身边的亲信,比如郭嘉这些,不更能代表曹操的意思,口才更好?
说明刘备和臧霸等人之前就有来往。
联系到198年九月,小沛城一陷落,臧霸等就重新与吕布联合。(《三国志·武帝纪》)
(当时徐州各郡国形势图)
在此之前,刘备与臧霸大概就有联系,共同抵抗吕布。
果然,刘备再得徐州,泰山诸将中的东海相昌豨就叛投了刘备(《三国志·先主传》),曹操也无法依赖其余臧霸等几将攻打刘备。
然而,还不只是徐州的势力与刘备关系不错,徐州周边的环境对刘备也很友好。
徐州周边环境刘备前次入主徐州时,便与袁绍建立了良好关系,又举荐过袁谭为茂才。
袁绍又与曹操大战在即,自然乐意与刘备再次联合。
再入徐州时,刘备的身份是左将军、豫州牧,多年来在豫州建立了一定的影响力。
特别是他之前已驻守过三次的小沛。
可以据此,以豫州牧的号召力,策反在豫州的支持者。
(徐州及周边局势图)
特别是曹操新任的鲁相毕谌,在豫州鲁国伐叛不力,后来还需要张辽来平叛(《三国志·张辽传》)。
刘备如果攻陷鲁国,与昌豨夹击昌虑郡,便可以趁袁曹大战,直袭兖州,与袁绍会合。
加上心系刘备的麋竺,此时为泰山郡东北五县的嬴郡太守(《三国志·麋竺传》),又可遥相呼应,增加成功率。
可见,刘备杀车胄再据徐州,并不是个临时的决定,他早就分析清楚了徐州及周边的有利局势,有了整体性的战略。
他图谋的不只是一个徐州,而是要进取豫州、兖州,联合袁绍消灭曹操。
所以,他才留关羽在下邳,而亲赴小沛。(《三国志·先主传》)
这不是简单的守,只要有充裕的时间,待他完成对豫州的分化,随之而来的将是对豫州、兖州的全面出击。
(袁涣时任沛国南部都尉)
所以,刘备从下邳到小沛,不是走的更近的泗水,而是绕道沛国南部。
这是因为时任沛国南部都尉的袁涣,曾是刘备的旧部,即使降曹后,仍很维护刘备。在得到刘备死亡的误传后,他独不向曹操庆贺。(《三国志·袁涣传》)
刘备绕道到沛南策反袁涣不成,便北上小沛,沿途拉拢各县官员。
铚县县长秦宜禄,先被其说服,跟随而去,途中反悔,被张飞杀掉。(裴注《三国志·明帝纪》引《魏氏春秋》)
总结刘备事先看到徐州的陈登、臧霸独立性强,与自己关系都不错,即便不能拉拢,也可使他们中立。对彭城相麋芳的忠诚有信心,只要搞定在下邳的车胄便可得徐州。
然后策反豫州袁涣等旧部,稳守小沛,攻取不稳定的鲁国,便可与嬴郡太守麋竺呼应,直袭兖州,与河北的袁绍会合,消灭曹操。
徐州及周边的局势太有利了,踌躇满志的刘备领兵直奔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