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做事最怕认真二字。
可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司马懿准备夺取曹魏的政权之时,却出现了一些可笑的戏剧性的画面。
而在这些画面当中,但凡有一个人是认真的,司马懿夺取都不可能成功!
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只谈小说,不谈历史!
画面一:郭太后惧怕司马懿,任由司马懿说啥就是啥。
郭太后虽然是后宫之主,但从司马懿也得先禀告郭太后之后,才能对曹爽下手来看,至少郭太后是个能拿大主意的人。但郭太后显然没有认真考虑这件事的后果,就任由司马懿去做想做的事情。
画面二:曹爽家将潘举,在完全有机会射死或者阻止司马懿的情况下,却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可以说,曹爽的家将潘举,绝对是这件事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最关键的人物。对此,书中是这么写的:
守门将潘举曰:“夫人勿惊,我去问来。”乃引弓弩手数十人,登门楼望之。正见司马懿引兵过府前,举令人乱箭射下,懿不得过。偏将孙谦在后止之曰:“太傅为国家大事,休得放箭。”连止三次,举方不射。
只是,不知道潘举是怎么想的,只射了三次之后,就不再放箭了,就这么让司马懿过去了。
画面三:曹爽最信任的智囊桓范,在成功出城可以给曹爽报信定主意的时候,却擅自将自己的行程告知司马懿。
桓范逃走之后,司马懿还大吃一惊,就足以证明桓范在整件事当中的关键性。可是,桓范却在成功逃出城门之后,却还对守城大将表示,司马懿要造反,直接将自己的行程告知了司马懿。
画面四:主人公曹爽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贪恋家人的安危。
按说,不管前面的人如何,只要曹爽能及时决断,毕竟此时的兵权还在曹爽手中,只要他振臂一呼,估计司马懿再怎么精明,也无计可施!
可是,就在这四个画面当中,却没有一个人是认真的,因为,但凡有一个人是认真的,司马懿夺权都不可能成功!
比如郭太后,她只要认真的想一下,司马懿终究是外臣,曹爽才是自家人。只要郭太后不同意,司马懿绝不会冒着杀死郭太后的危险行事,毕竟此时时机不成熟。
比如,潘举只要认真的继续射箭,就算不能真的杀死司马懿,至少也会给其他人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等别人都反应过来了,司马懿也就没有任何的成功机会了。
比如,桓范只要认真的想一想,是旧时的属下重要,还是国家大义重要,就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从而让司马懿想出了应对的决策。
比如曹爽,家人固然重要,但他只要认真的想一想,有了兵权在手,根本就不用怕司马懿,反过来应该是司马懿惧怕曹爽才对。
可是,不管是谁,都没有一个认真的,从而导致司马懿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夺取了曹魏政权!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评论!
下期预告:两个最不可能谋反的人,却被误解了几千年!是谁造成的?
欢迎关注虫子天下,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