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知味|半城山水一座城,中江美食何以走出四川

五角星的烹饪 2024-08-20 14:55:05

“漠漠云烟舒秀气,油油雨露待孙支。”

中江,位于巴蜀大地的西北一隅,环山抱水。流转千年,这座小城的气质仍如数百年前的诗人王惟贤书写得那般温润柔滑。此间逍遥乐意无穷,自然少不得“食”之滋味。山水之间,中江人就地取材,创造出闻名遐迩的地道美食,江清鱼肥,自可慰藉食客之心。

常见河流因地而得名,如辽河、赣江、钱塘江等。

中江,却反其道而行之“因江而名”。《梓州中江县新堤记》便记载了中江“县为江所环,因名之”。

这座因环绕它的汤汤江水得名的小城,自古便是“两山对峙二水夹流”之域。伍城山、栖妙山汇聚天地灵气,凯江、郪江孕育古城文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江独特的美食文化。

中江“县为江所环”

来源:德阳民政

中江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沱江与涪江水系的分水岭上,约1/3的地域属龙泉山脉尾段,以丘陵地貌为主,土多田少,适宜小麦的种植,充足的小麦为挂面的制作提供了保障。

《中江县志》记载:“挂面,原料只宜小麦,今价几与米等……”“小麦,有二种,以名‘油条’者为上品。”中江人制作手工挂面的原料,在当地被称为“油小麦”,这种小麦抗延展阻力高、拉伸性强,做出来的挂面细如发丝、光滑柔韧,回锅如新。

中江县永太镇石狮村麦浪翻滚

来源:微中江

不少游子说,只有在中江才能吃到地道爽口的挂面,一到外地就失了滋味。

究其原因,中江之“江”就是答案。

中江境内大小河流16条,主流凯江在境内长达52公里,流域面积237平方公里,将中江县城环环围抱。中江挂面的生产区域集中在凯江上游的11个乡镇300余户家庭,做面均采用30米以下的地下水,这类水源受到严格的保护,水质清洁,杂质含量低,在中江挂面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也是为何中江面馆开到外地就失去中江面香味的主要原因。

中江七里坝湿地

来源:中江世界绿谷

中江挂面的最大特色,还是它“茎直中通”的空心之状。

中江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因此,做挂面的最佳时间是头年十月至次年五月,这时的温度不会太高,湿度也正好合适。此时走进中江的“挂面村”,便可见家家户户门前晾晒挂面的震撼场景。

挂面村村民趁着好天气晒面

王婷摄

挂面的制作要经过和面、抻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手工工序,其间又有70多道小工序。其制作过程精细、繁杂,堪称艺术表演。

如抻条时,匠人动作行云流水,右手将面团有节奏地重重摔向案板,传递到左手时却将其甩到空中挽成优美的绳圈,最后像谢幕般一圈圈盘回面桶。

挂面制作工序:上棍

罗大姐手工挂面提供

在饧面、晾晒等环节,酵母菌大显身手,它与淀粉发化学反应,分解出糖类化合物、二氧化碳、酒精等小分子化合物。

糖类化合物使面体里的淀粉更具粘性,成品面条更筋道;二氧化碳使面体内部产生大量细小气泡,形成蜂巢般的内部结构。在后续拉面的过程中,这些气泡会连通贯穿,最终形成独特的“空心”面体,这便是中江挂面的美味秘诀。

煮食挂面,须得旺火宽水,使面条能在沸水中自由翻腾。挂面煮至略有白芯时,即可起锅,投入到滚烫的鸡汤、鱼汤或煎蛋汤中,加上一坨猪油,撒上些许葱花,至多再来几根豌豆尖,就已经足够了。这样一碗素面,细软爽滑、入味吸汁,囫囵吃下去,舌头也要鲜掉。

中江挂面的经典煮食方法

罗大姐手工挂面提供

一经巧手斡旋出,

面中再无昆仲。

至今盛名犹称颂,

孔通华夏,

敢道九州同。

这首清朝乾隆年间中江人孟邵的即兴赋诗,一语道出源于宋、盛于清的中江挂面,穿越千年的舌尖魅力。

中江人在情感上依恋家乡,在生活中注重品质,这是中江挂面得以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内在条件之一。

“面二代”陈立亮原本在外地从事技术开发与销售工作,在意识到中江挂面的发展势头和政府重视力度后,他决定辞职返乡创业。

在分析挂面生产与销售现状后,陈立亮注册了自己的挂面品牌“罗大姐”。在改善挂面制作环境、提高安全卫生质量的同时,他利用直播平台介绍中江手工空心挂面的历史、制作工艺、烹食方法,并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探索“公司+农户+品牌”的全新发展之路。

罗大姐和丈夫正在制作挂面

罗大姐手工挂面提供

最终,“罗大姐”空心挂面不仅成为成都餐饮店里的“常客”,还开拓了辽宁、天津等省外市场,甚至受到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外国游客的欢迎。

作为为数不多的中江挂面传统手艺接班人,陈立亮坚持下去的理由也很简单,他说:“我没有多大的理想抱负,只是觉得现在这门手艺很多都是老一辈在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江人,我希望能把这个手艺传下去,能参与这个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个事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就够了。”

如今,中江挂面不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年产量800万斤,年产值超2亿元,远销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地。

中江县委、县政府大力打造的“中国挂面村农文旅项目”,亦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挂面产业的多元发展。挂面,已经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富裕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梓州郡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邻居水陆之要。”

旧时,中江群山环绕,陆路交通阻塞,所幸水路发达,人们出行多坐船,因此产生了众多“船帮”。

船帮人家以载人运货为生,常年生活在船上,偶尔会撒网捕鱼以改善生活。捕到了鱼,如何在简陋的船上烹制出美味的鱼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二十世纪初的中江小南门,曾是明、清、民国时的水陆码头

来源:微中江

好在船帮人家善于变通,他们将随船携带的泡酸菜与捕到的鱼一起烹饪,并在交流切磋中逐渐完善煮制工艺,慢慢形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船家鱼肴,这便是“中江坨坨鱼”。

中江坨坨鱼成品

熊焱摄

制作中江坨坨鱼的第一点,就是要将鱼剁成小块“坨”状,以便入味。酸菜的选取则丰富多样,泡生姜、泡辣椒、泡大蒜、泡萝卜、泡茄子、泡青菜、泡洋葱、泡芹菜,各种酸辣入味的酸菜组合起来,让坨坨鱼的风味更佳。

锅烧热后,下入鱼白、鱼鳔炒出油,放入切碎的泡酸菜炒香,再加入适量清水,下鱼块小火烧制10~15分钟,调味后起锅装盘,一道色泽红亮、酸辣可口的“中江坨坨鱼”就大功告成了。

中江坨坨鱼

中江县餐饮行业协会陈志勇会长制作

1949年后,中江的陆路交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基建快速发展、陆路运输能力大幅提升,水路交通逐渐淡化,船帮生意日渐衰落,很多船帮人家选择“上岸”。

为了谋生,部分上岸后的船帮人家以中江坨坨鱼这道船帮佳肴为招牌,经营起餐馆。没想到一经推出,便由于其酸辣嫩滑、鲜美醇香的滋味,迅速在中江及附近县市风靡起来。

可以伴着饭吃的坨坨鱼

醉中江提供

直到1955年,全国工商业公私合营的社会浪潮到来,许多以经营中江坨坨鱼为主的小餐馆为了响应号召,纷纷将餐馆并入县饮食服务公司。此后,虽然这道菜在中江各大饭店餐馆一直有售卖,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温不火。

如今,在特色餐饮兴盛的浪潮中,中江坨坨鱼这道快被时光遗忘的美味佳肴,在当地众多餐饮爱好者的发掘下,又焕发了荣光。随着这道菜的重新走红,到中江吃一顿坨坨鱼也成为一种时尚。

中江坨坨鱼,上船、上岸、上餐馆,经历了一道菜的变迁与发展。但自从它“上船”的那一刻,就不仅是中江人民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精神的象征,更是中江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微小而生动的缩影和注脚。

中江坨坨鱼制法

原料:

净花鲢鱼1条(约1000g)

泡辣椒150g

小米辣椒100g

泡生姜50g

泡大蒜50g

泡茄子50g

泡洋葱50g

泡青菜50g

泡芹菜50g

泡萝卜50g

郫县豆瓣酱100g

泡菜水100ml

醪糟50g

干花椒15g

菜油1000ml(约耗200ml)

白糖15g

精盐、胡椒粉、味精、红薯淀粉、鲜汤、水豆粉适量

制法:

1.将鱼剁成约3.5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适量精盐、胡椒粉、味精腌渍片刻;泡生姜、泡大蒜、泡辣椒、小米辣椒、泡茄子、泡洋葱、泡青菜、泡芹菜、泡萝卜均切成颗,待用。

2.锅置火上烧热,倒入菜油烧至七成热,将腌渍好的鱼块加入少许红薯淀粉抓匀,放入油锅迅速过油,捞起来沥油待用。

3.锅里留适量的底油,下干花椒炒香,再下郫县豆瓣酱煵香,放入泡生姜颗、泡辣椒颗、泡大蒜颗、泡茄子颗、泡洋葱颗、泡青菜颗、泡芹菜颗、泡萝卜颗、小米辣椒颗等炒香,加入醪糟炒香,舀入适量鲜汤烧开,然后下鱼块先中火后小火烧制10~15分钟,掺入适量泡菜水,再放入白糖,调入胡椒粉、味精,最后勾入适量水豆粉收汁,起锅装入大圆窝盘,稍加装饰,即成。

制作关键:

1.在选料阶段,鱼以1000克至1500克野生或仿野生养殖鱼为佳,鱼类也可以选用草鱼、鲤鱼、白鲢鱼等;各种泡酸菜以使用泡制1年以上的老坛泡酸菜为佳;酸味以泡酸菜及泡酸菜水取味为佳。

2.烹制此肴的过程中,鱼块以少许红薯淀粉抓匀,迅速入高温油锅过油(约5~8秒)为佳;烹制时需掌握火候,以鱼肉刚熟细嫩为佳;起锅之前,待锅里烧至汤汁为菜品的1/3时勾二流芡为佳。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在关于中江丰富多彩的味蕾记忆中,八宝油糕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八宝油糕,确由“八宝”制成:鸡蛋、蜂蜜、蜜瓜、冰桔、桃仁、玫瑰泥、低筋面粉、植物油。八种精心挑选的材料,在糕点老师傅的手中被调制为淡黄均匀的流体坯料,再倒入梅花形烤制磨具,烘烤或油炸成小巧金黄的圆瓣梅花立体状糖块。

除八种主料外,芝麻、花生仁、白糖、食盐等辅料也是这一传统美食不可或缺的风味来源。主料与辅料之间相互融合、巧妙共存,共同演绎出了一场关于味道、口感与文化的盛宴。

刚出炉的八宝油糕色泽金黄,清香绵糯

张成摄

然而,这种融合在中江并非个例。

远古时期,清幽甘甜的郪江水在巴蜀两国交界之处孕育了郪族部落群。郪人生活方式独特,他们以音乐舞蹈、说唱杂耍表达对“神”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仓山大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在皂角城打了胜仗,将士们敲击盾牌以庆贺,青铜盾牌击出的乐音震撼了文王,他便下令铸青铜钹以代盾牌,从而形成了规模化的乐队,这便是仓山大乐的前身。

“音乐活化石”仓山大乐

来源:德阳文旅

仓山大乐亦由主奏乐队和辅助乐队构成。主奏乐队的乐器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开山锣;辅助乐队有铙钹、钗子、铛铛等。演奏时,主、辅两支乐队重叠交替,既能表现北方大锣鼓粗犷、雄浑、豪放的特色,又能融合南方小锣鼓的隽秀风格。

两塔相映,三江织城。这座小城,不止因为它遥遥呼应的山、溶溶交汇的水而包容,更因为从这片土地上衍生出的融汇贯通的文化、古老悠久的历史、勤劳勇敢的人民而广阔。

-

凯江之畔,魁山之下。青砖绿瓦,藏匿着厚重悲壮的时光私语;街头巷尾,弥漫着沉积千年的烟火味道。依山傍水的中江,将满足你对小城的一切幻想。

编辑 | 阿元

设计 | 阿土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