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赵恒煊,成名后不忘糟糠之妻,如今现状如何

贝拉娱乐 2024-12-23 11:08:21

赵恒煊,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想起荧幕上那个顶天立地的硬汉形象,但我跟你说,他的成功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背后有多少汗水和泪水,那真是说出来都能让人心头一酸。还记得《白眉大侠》里的徐良吗?就是他演的,一炮而红,可谁又知道,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呢,说句实在话,要不是靠着那股子拼劲儿,还有家人的支持,也许今天我们根本不会认识这个演员。

他的故事啊,要从小时候讲起,1960年,他出生在河北张家口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当时生活条件一般,吃饱穿暖算不错了,不过这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过得挺温馨。他爸妈都是特别勤劳的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可没少操心,对他影响也很深,让他自小就学会了踏实做人。不过赵恒煊这性格吧,有点倔,从小就对戏曲痴迷得不得了,每回看见有人唱戏,那眼睛里简直放光。他长相干净利落,又带点英气,大伙都觉得,这娃将来肯定能成事,可惜唯一一点,就是学习成绩差劲儿,总想着别的出路。

后来啊,他自己做了一件震惊全家的事情,那时候才11岁,就非要去京剧团学艺,为啥?他说:“我喜欢,我想试试。”他爹当时死活不同意,说咱们家这么穷,你不好好读书,还折腾这些不中用的玩意儿,但架不住赵恒煊天天磨嘴皮子,最后还是拗不过,只好答应让他去。进了张家口京剧团之后,小孩哪懂什么轻松自在,每天练功、吊嗓子、翻跟头,一个动作错了,就被师傅敲打纠正。我跟你讲,那可是货真价实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尤其武花脸这个行当,不仅要身手灵活,还得声音洪亮,全方位考验耐力。每次排练完累到虚脱,可第二天早晨鸡叫起来的时候,他还是第一个站在院子里压腿劈叉,用村里老话来说,“有志者事竟成”,这一招确实把基础给练扎实喽。

不过吧,人总归会有迷茫的时候,在京剧团呆久了以后,他渐渐觉得每天重复那些程式化动作,有点枯燥无味,再加上传统戏曲市场逐渐萎缩,连演出的机会也少多啦。有一天偶然间听说《水浒传》选角,看中了他的条件,让他饰演穆春一角,其实现代影视行业那会儿刚兴起,也没人料到前途如何,但对于赵恒煊而言,这是一次转机,于是抱着试试看态度拍摄电视剧,而这一步迈出去呀,就再也没有回头过。从舞台走向镜头前,需要适应新的表演方式,好几场重场戏拍砸过,因为紧张忘词或者情绪不到位,被导演骂得狗血淋头,不过慢慢调整状态之后,总算交出了合格答卷。

事业上的选择固然重要,可我告诉你,如果没有妻子的鼎力支持,可能他的路不会这么顺畅。当初遇见刘颖,是通过朋友介绍,她是歌舞团的一员,美貌与温柔兼具,两个人第一次见面聊不上三句话,却莫名其妙擦出了火花。年轻嘛,都爱追求浪漫和新鲜感,所以恋爱期间特别甜蜜,无论工作多忙,都抽空陪伴彼此散步聊天。这种感情经受住时间考验,到29岁终于修成正果结婚生子,他们的小家庭虽谈不上富裕,却充满欢声笑语,很接地气是不是?

其实更让我佩服的是刘颖对丈夫梦想的不离不弃,当年为了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从原单位辞职备战考试,对任何男人来说压力山大,因为意味着稳定收入没啦,而且年龄偏大的情况下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犹豫徘徊之际,是她不断鼓励:“如果这是你的梦想,就大胆去尝试,我相信你!”甚至偷偷借钱帮丈夫筹措高额学费解决燃眉之急。这女人是真够仗义,为家庭牺牲太多,即便亲友反对,她依旧坚定站队支撑到底,可以说,没有这样的贤内助作后盾,再怎么努力恐怕也是徒劳吧!

当然,中戏毕业后的赵恒煊迎来了事业巅峰期,《白眉大侠》的播出直接改变命运轨迹,全国观众开始熟悉并喜爱这个铮铮铁骨的大侠角色。但别以为红起来容易哦,据业内人士透露,当时整部作品预算有限,每一分钱都省着花,更别提现代特效设备,一切基本靠演员真实投入完成。举个例子吧,其中某段高难度飞檐走壁桥段,为避免替身显露破绽,他坚持亲自上阵,多次摔伤膝盖仍咬牙继续录制,用一句俗话概括——铁杵磨针,下苦功夫换金牌质量,也是没毛病!

私底下采访中他说过这样一句朴素的话:“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虚荣名利,而是如何赋予每一个角色灵魂。”所以尽管后来出演更多经典,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狄仁杰》等等,每一次面对镜头依旧保持初心,坚持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层次。如果问为什么能够做到长期坚守创作热情,我猜答案离不开两方面:第一份责任源于职业道德驱使;第二则来自家庭港湾给予安稳力量。不信您琢磨琢磨,如果连最亲近的人都质疑或否定自己,该是一种怎样孤独无助体验?

如今已步入暮年的赵恒煊常常提及对晚辈寄望,希望他们不仅继承技艺传承,更需注重社会责任担当,“老百姓需要什么样娱乐内容,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理应回应现实关怀。”瞧瞧,是不是越成熟越通透?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