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为零--美空军举办“竹鹰”演习验证敏捷作战部署概念

前沿深度解码 2024-10-25 09:35:48

今年以来,美空军公布了改革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所谓的“大国冲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空军如何在中美军事冲突中发挥战斗力。因此,美空军对机构设置、人员培养、战斗力生成、兵力投送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敏捷作战部署”是美空军近年来和此次改革中极力推崇的一个概念。美空军的思路是“不要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一个作战区域内分布式部署空中作战力量,避免一次损失大量飞机,或是某个前线基地(重要机场)被打击导致大量飞机无法起飞。其操作模式是,在特定区域内建立一个枢纽机场(hub)和多个“辐条”机场(spoke),将飞机、飞行员与地勤人员分散部署在这些机场,避免遭受集中打击。这些机场既可以是现有空军基地、民用机场,也可以是临时建造简易机场。

“竹鹰”系列演习则为了检验这个作战概念应运而生。今年,美空军首次在“红旗”演习后举办“竹鹰”演习,该演习由美空军作战中心牵头,目前共举办2次,演练区域均在美本土和东太平洋指定区域。1月25日至2月2日的“竹鹰24-1”演习,共有来自美军、英国皇家空军、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3300多名军人参加;8月2日至10日的“竹鹰24-3”演习,共有3000多名美军参加,出动超过150架飞机。“竹鹰24-3”演习中,美军将加利福利亚州的莫哈维航空航天港作为枢纽机场,圣玛利亚机场等民用机场作为“辐条”机场,训练军机敏捷起降能力。

相比于“红旗”演习专注于展示空中作战战术、技术和程序,“竹鹰”演习的内容更加丰富。“竹鹰”演习的思路是,在大国冲突背景下,无论是战斗机、轰炸机,还是加油机、运输机、机场都将暴露在火力之中,只有将其分散部署,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自己,以发挥出战斗力。因此,“竹鹰”演习的重点,或者说敏捷作战部署的难度在于,如何将在分布式部署条件下开展较为同于的指挥与控制,大量人员装备如何快速机动,如何在本国或盟国军民用机场、简易机场之间建立后勤保障。同时,这种作战模式对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为打破传统以联队为单位的保障模式,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都需要担负更多的职责,需要更多的“多能”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从美国的角度看,为什么在大国冲突背景下需要打破传统模式,“另辟蹊径”地搞分布式部署,还是因为忌惮解放军的导弹打击能力。美军认为,与中国的冲突不同于之前的非对称战争,解放军的弹道导弹完全可以摧毁位中国周边活动美军飞机和也能够打击周边的美军基地,而美军没有能力在远离美本土的关岛、日本等区域建立全面的防空,因此只能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对抗解放军导弹打击能力。但在忌惮解放军火力打击能力的同时,美军也对自身的通信、保障等能力充满自信,认为这一战术能够成功实施。

这一战术的逻辑在于,飞机在空中作战时越分散则越隐蔽,越隐蔽则越安全,采取“去中心化”的指控方式和灵活的任务模式,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地保证飞机安全。基地和机场不会移动,因此没有必要建立复杂且昂贵的防空体系,采取最传统的“欺骗”战术就能有所见效,建立多个简易的基地或机场,能让解放军不知道应该打哪,起到“疑兵”的作用;或者是即使一个“辐条”机场被毁,飞机仍有其他区域进行起降和休整,不影响后续执行任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