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了一个让国人惊讶的消息: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采购英伟达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Thor。对于英伟达的这一宣称,比亚迪方面尚未给予明确回应。但是,这个消息,肯定没有虚假。
英伟达的Thor这款芯片,作为该公司的巅峰之作,不仅具备卓越的计算能力,还展现了高效的能源利用效率,为复杂的自动驾驶算法和车载智能系统提供了坚如磐石的支撑。英伟达,作为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佼佼者,一直与中国厂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然而,之前,受到美国政府的压力,英伟达不得不暂停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如A800系列。为了维系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英伟达特别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了性能虽有所降低,但仍具竞争力的H20型号芯片。
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有疑问,比亚迪为什么不与华为合作,采用华为的芯片,而要和美国公司合作呢?电动汽车对芯片性能的要求究竟有多高?比亚迪为何不支持并采用国产芯片呢?国产芯片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上的不断精进,更离不开国内企业在市场上的鼎力支持。芯片开发企业只有成功将芯片推向市场,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研发,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至于比亚迪选择与英伟达合作而非华为,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出于对美国制裁的担忧。然而,事实上,欧洲并未禁止华为,仍在采购华为设备。因此,所谓的比亚迪使用华为智能驾驶技术,无法出口欧洲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此外,比亚迪已经放弃了美国市场,所以使用华为设备也不会影响其在其他国家的出口。至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都在使用中兴和华为的设备,这些市场同样不会受到影响。即便真的受到某种影响,只需将出口型号的华为芯片换成英伟达即可,毕竟华为有着只作为供应商的直选模式。
因此,所谓的制裁担忧并非比亚迪拒绝华为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比亚迪与华为在新能源车领域的竞争,才是背后的关键因素。一旦比亚迪采用华为技术,将意味着承认自身在技术上的落后,从而陷入与小康、奇瑞、长安等车企的同质化竞争。这样的局面对于比亚迪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因此,选择英伟达作为合作伙伴,既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也是对未来发展战略的深思熟虑。
王传福,这个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人,一直深知市场的规律:无论什么产品,只要有品质,有竞争力,总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但如今,同配置产品贴上BYD这个标,就能比其他车企多卖四五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背后,是消费者对汽车品质、性能、价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也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体现。
王传福深知传统的儒家精神的重要性,把辫子捏在洋人手里,总比被隔壁老王牵着好受一些。他明白,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开始带领团队,研发更加先进、更加环保、更加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实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比亚迪选择与美国的英伟达合作,而抛弃华为,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王传福心里清楚。当然,比亚迪这样做,肯定会丢掉国内的一些用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