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探秘》——北次二经(管涔之山——敦题之山)

缠论文化啊 2024-10-20 10:21:18

北次二经(管涔之山——敦题之山)

  北次二经开篇即说:“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cén)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因此,北次二经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河东,就是黄河东岸,而从古至今称为河东的,只有山西省。其首枕汾,是说首山头枕汾河,又讲“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说明在这个位置的汾河是东西方向,而北次二经的山脉是南北方向,因此才有头枕汾河的说法,所以更加确定首山就是山西省汾河入黄河口附近。

我们还是来看西次二经各山的详细信息

各山距离相加为5240里,而北次二经最后的总结是5690里,相差450里。处理这些里程,我想应该看原文是否有矛盾的地方,如果在里程方面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我想在不违反原作精神的前提下,是可以进行修正的。

仔细分析上表我们发现表中有多处地方和现实相矛盾,因此从古至今引起了所有解释山海经学者的困惑。

第一、表中的的第一座山管涔之山如果按书中的叙述应该是吕梁山最南端山西乡宁县的云丘山,因为汾水在这个地方由南北方向变为东西向而注入黄河。这与“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的论断才相匹配,也就是说云丘山才是管涔之山。但是管涔山这个名字几千年来就没有改变过,现在就在山西省宁武县,汾水发源于此。汾河先向东再向南绵延700多公里,流经整个山西中部后于禹门口下游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自古以来一直就没有改变名字,现在还有以管涔命名的各级政府单位。这样一来,如果我们认定管涔之山就是现在的宁武县的管涔山,那么书中关于第一座山的叙述就是错误的。既然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什么?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由于第二座山至第四座山所发之水都是东流注于汾水,而第一座山是汾水的最南端,因此山的排列是从南向北排列,由于现在的书中第五座山“白沙山”已经不在汾水流域了。而管涔山是汾水的发源地,因此管涔之山应该排在第五座山取代现在的第五座山白沙山。白沙山向后排成为第六座山,其它各山依次向后排。 

我们这样做只是将“其名曰管涔之山”这七个字移到第五座山的位置,其它内容不变。为什么?因为古代这七个字可能是在一片竹简上,由于散乱或者丢失,在重新整理的时候由后来者进行了错排和错编。那么这几个字移出第一座山后应该由哪一座山调入第一座山呢?这座山山名取代管涔之山后其内容还必须符合现代管涔山的性质。

我们看北次二经这十七座山,只有第6、10、13这三座山没有发源河流,其它都有河流加以限制,因此第一座山只能在6、10、13这三座山里挑选。由于第六座山“尔是之山”的最后有“无草木、无水”的论述,而管涔之山是汾水的发源地,有水,因此第一座山不是第六山“尔是之山”。那就只剩第10和第13了。而第13座山“姑灌之山”的最后有“冬夏有雪”的论述,而管涔之山的主峰芦芽山海拔2732米,不可能冬夏有雪,因此第13座山“姑灌之山”也不是第一座山的名字。这样就只有第十座山钩吾之山符合入选第一座山的条件。因此,我们将北次二经首山的名字定为“钩吾之山”,而将书中第一座山“管涔之山”替代原书的第10座山“钩吾之山”,然后将替代后的第10座山的全部内容放在第5座山的位置。

  第二、表中第二座山是“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如果从第一座山向西二百五十里就直接到了黄河西岸,因此这个“又西二百五十里”不应该在这里出现,这里应该是“又北”才对,经研究我们认为这里的“又西二百五十里”只能出现在调整后的第六座山白沙山,因此第二座山的“又西二百五十里”应该与第六座山的“又北三百五十里”交换位置,这样才符合逻辑。具体在下面各山的讨论中还会详细叙述。调整过后各山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本经调整后,第一座山钩吾之山至第五座山管涔之山全部在汾河流域,这五座山之间的里程相加为950里,而实际空间直线距离从云丘山至管涔山主峰芦芽山为338公里,因此本经的折算系数为:338*2/950=0.711

通过以上的调整,我们现在开始按调整后的山名和路线走向进行北次二经的解释。

1、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其名曰钩吾之山(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北次二经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汾水,前四座山都和汾河有关系。汾河,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宁武管涔山麓,自北向南,纵贯山西,于禹门口下游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全长700多公里,属于黄河流域。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前面我们认为这里是汾河的最南端,不是汾河的发源地,因此管涔山不在这里,我们调整的第一座山的名字是“钩吾之山”

因为汾水自山西宁武县吕梁山发源后一直是向南流,只是到了新綘县后才开始逐渐向西流,最后注入黄河。山海经里什么什么河(水)出焉,并不代表一定是这座山发源了这条河,也可以是这条河从山脚下流过,这在前面的解释中已经大量出现。因此,这里的钩吾之山从逻辑关系上,一定是在黄河以东,汾水开始向西流的拐弯附近。从这个意义上讲,钩吾之山就是现在山西省乡宁县云丘山,其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629米。

钩吾之山

2、又北三百五十里(原为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其中多美赭(zhě土状赤铁矿,可做颜料)。

吕梁山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一条重要山脉,它是黄河中游黄河干流与支流汾河的分水岭,位于山西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整个地形成穹隆状,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这条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宛如一条脊梁,延绵400多公里,纵贯三晋西部,由北而南包括管涔山、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紫荆山、龙门山,其主峰在关帝山。由于吕梁山西侧紧临黄河,因此山脊西侧所发之水都入黄河。吕梁山山脊线东侧山下就是盆地,汾水从南向北流淌,因此山脊东侧所发之水都入汾水。而且前四条河流有三条是向东、东南、东北注入汾水,因此前四座山都是指的吕梁山的山脊线以东部分。

本节“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我认为是错的,应该是“又北”。本经所有的山都是“又北”多少多少 ,唯有此处是“又西”,而且,钩吾之山向西不到四十公里就是黄河,根本不可能有向西“二百五十里”的山,而且所发之水“酸水”还东流注入汾水,这就更不可能。因此本节的“又西”是错误的,应该是“又北”才对。

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写“又西”而不写“又北”?是故意的吗?我想不是写错了,而是后来刘秀刘向父子整理错了,错把本经又西的竹简放在了这里,一片竹简不可能只有“又西”两个字。那么这片又西的竹简内容就是“又西二百五十里”,它与原书第五座山白沙山的“又北三百五十里”错放了位置,第五座山白沙山应该是“又西二百五十里”才对。这在我们具体讲述第五座山长沙之山(调整顺序后的第六座山)时会再次提到。由于山海经的作者众多,时间漫长,跨越千年,因此,有些竹简穿绳会烂掉,或者兵荒马乱造成竹简散乱甚至丢失是有可能的,后人在重新编排补缺造成错误,这都可以理解。

依据以上分析,我们进行里程折算为:350里=350*0.711*0.5=124KM。这座山就是山西临汾隰县西北部吕梁山主脊线上的紫荊山,海拔2000米,紫荆山就是少阳之山,山的东北麓有院川河发源,向东流经过段纯镇后改叫段纯河,继续东流注入汾河,因此唐院川河就是酸水。这条河目前是季节性河流,古代可能是常流水的。

少阳之山——酸水

  山上有美玉,山下产白银,酸水里有红色的赤铁矿可做颜料。

  3、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lǘ)麋(mí),其鸟多白翟白[有鸟]。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cǐ)鱼,其状如鯈(tiáo)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从少阳之山再次向北五十里是县雍之山。换算里程为:50*0.711*0.5=18KM。这座山就是山西交口县城东部的棋盘山,海拔1940米。山的东麓有双池河发源,东南流经过段纯镇后入段纯河。由于在交口县东部建有西山水库,因此下游现在基本无水,与上一座山相距很近,因此与院川河都注入段纯河。

县雍之山——晋水

  4、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苍玉。

从县雍之山再次向北二百里是狐岐之山。换算里程后为:200里=200*0.711*0.5=71KM。这座山就是吕梁市方山县的关帝山,海拔2831米,为吕梁山脉的最高峰。为什么是关帝山呢?因为从县雍山至关帝山之间的100多公里距离之间,就没有东北流向注入汾水的河,只有关帝山的东北坡发源有西川河向东北流注入现在娄烦县的汾河水库。因此狐岐之山就是关帝山,那么从县雍之山至关帝山的空间距离是101公里,换算成本经的书中距离为:101*2/0.711=284里,也就是三百里。大于本节的二百里。因此,我认为这之间应该缺失了一座山,也就是说从县雍之山向北100里是***山,从***山向北二百里才是狐岐之山。通过以上分析,关帝山就是狐岐之山,西川河就是胜水。

狐岐之山——胜水

  5(原为10)、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管涔之山(原为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páo xiāo),是食人。

从狐岐之山再次北行三百五十里是管涔之山。换算里程为:350里=350*0.711*0.5=124KM。这座山处于山西宁武、岢岚、五寨等县的交界处,主峰芦芽山,海拔2736米,为贯穿山西境内的主要河流——汾河的发源地。管涔山山势险峻,是华北落叶松的原生地。这里林深叶茂,沟壑纵横,现在成为一处森林资源颇为丰富的林区。

管涔山北麓有汾河流出,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南流注入黄河。

山上有玉,山下有铜。山里有一种野兽,人面羊身,眼睛在腋窝下,人手虎牙,声音象婴儿,名字叫狍鸮(páo xiāo),而且吃人。

管涔之山

  6、又西二百五十里(原为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无草木鸟兽。鲔(wěi)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白玉。(原为第5,此后依此类推)

  从管涔之山向西二百五十里是白沙山,换算里程为:250里=250*0.711*0.5=89KM。这个位置从河东的山西转到了河西的陕西榆林神木县的二郎山,海拔1270米。这座山附近不远就是毛乌素沙漠边缘。从此位置向北、向西全是沙漠,那可真是“尽沙也”。

此山西麓发源有秃尾河,东南流直接注入黄河。东麓有窟野河流过,也是东南流注入黄河,但是窟野河的上游在鄂尔多斯境内叫乌木伦河,乌木伦河发源于鄂尔多斯东倕梁南麓,因此才有“出于其上、潜于其下”之说。山海经里有多条“出于其上、潜于其下”的河流,他的意思是“此河发源于上游什么地方,流经此山消失于此山的下游”,之前总是认为“山上有水,到山下水潜于地下”,这种理解应该是错误的。因此,本条的窟野河就是鲔水,二郎山就是白沙山。

白沙山

  此山之南就是西次四经的孟山,西次四经从孟山开始向西,而此山接着西次四经的孟山继续向北。

7、又北四百里,曰尔是之山,无草木,无水。

再次向北四百里是尔是之山。换算里程为:400里=400*0.711*0.5=142KM。这座山就是现在鄂尔多斯市的东胜区所在地。从东部的泊江海子镇城梁村至铜川镇潮脑梁村,中间隆起一条东一西走向的脊线,称东胜梁,为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的南北分水岭。西部地区海拔1367—1615米,地势较为平缓,西、北、东三面略高,中南部较低,近似盆地。

该地区是毛乌素沙地的延伸地带,风蚀沙化严重,沟整纵横,北临黄河,水土流失严重,曾经黄沙漫漫。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进行三北防护林建设,大面积的绿化使得毛乌素沙漠面积逐渐减少。“尔是”两个字是不是“鄂尔多斯”四个字的谐音也未可知。这里常年干旱、风沙多,但是“无草木、无水”的论断于现在来看并不属实,因为这里尽管是黄土高原沙漠边缘,但是好像并不缺水。乌兰木伦河纵贯鄂尔多斯市南北,有少量湖泊、海子。山海经时代这里应该是黄沙遍地,草木稀少,所以才“无草木,无水”

尔是之山

  8、又北三百八十里,曰狂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狂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浮水,其中多美玉。

再次向北三百八十里是狂山。还是要换算里程为:380里=380*0.711*0.5=135KM。 这座山就是黄河之北的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境内阴山东部的的春坤山,春坤山被誉为“鹿城之巅、昆河之源、云中草原”,主峰红旗峰海拔2345米,为包头市海拔之最。同时也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高山草甸草原,是国家4A级景区。因此春坤山就是狂山。此山北侧发源有昆北齐沟,向西流与伍金河汇合后为昆都仑河,最后注入黄河。因此北齐沟就狂水,昆都仑河就是浮水。

狂山——狂水——浮水

昆都仑沟河谷平坦,是横穿阴山最理想的交通坦途。此河谷南段是古今阴山南北通行的一条咽喉通道。50年代后,沿河谷建成了包白铁路。该河属季节性河流,多发洪水。流域大部分为石质山区,坡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昆都仑河河谷平坦,可行马车,是横穿阴山最理想的交通坦途,远在先秦时已经开辟和形成谷道。鉴于它在交通地理上通往漠北3条道路的中间,故曾称为中道。在汉至北魏时又称作" 阳道"。在历史上它对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和黄河流域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起了很大作用。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对昆都仑河的地理情况作了阐述。

昆都仑河是包头市的母亲河,包头市昆都仑区因它而得名。

唯一对不上的就是“是山也,冬夏有雪”。如果是冬夏有雪,那么在这个纬度应该是海拔超过3500米以上才会山顶积雪,而此处最高才2345米,不可能冬夏有雪。因此,我同样怀疑这座山是编撰人员错排了地方。

  9(8)、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诸余之山,其上多铜玉,其下多松柏。诸余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旄水。

再次向北三百八十里是诸余之山。换算里程为:380里=380*0.711*0.5=135KM。这个位置就是现在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海拔1650米。白云鄂博矿区夏秋季节气候清爽宜人,平均气温19.4摄氏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属于阴山北部边缘,历史上是蒙古族牧民的神山圣地,每年农历五月间,数百里之内的牧民聚集于此,举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动,并召开"那达慕"盛会。古代,白云鄂博还没有被开发,人民在这里生活和谐,其乐融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圣山不仅仅是神山,更是一座宝山。山上多铜玉,现代更是我们国家稀土的重要基地。因此诸余之山就是白云鄂博。

诸余之山——诸余之水

  白云鄂博南部阴山北麓有艾不盖河发源,向东流又折向北流,最终归入腾格淖尔,全长约205公里。上游区为山地,河谷宽2公里左右;中游流过丘陵与石山交错地带,河谷宽300-- 600米;下游流经一片戈壁,河床逐渐消失,河水潜没入淖尔之中。河长205公里。艾不盖河就是诸余之水,他现在最终注入的腾格淖尔在古代还有一条河注入,这就是开令河,两河汇流后继续向东北流注入下一座山敦头之山所发的旄水,继续东流注入现在的二连浩特,二连浩特海拔950米,最低处现在的额热恩达布森淖尔的湖面高程为950,以二连浩特为中心,古代是一片大泽即下一座山敦头之山所讲的印泽。

  由于几千年来这里气候干燥,非常干旱,草原荒漠化严重,沿着开令河向东的方向星星点点有几片湖泊,而且还经常无水,已经看不到河流的印迹,但是从地形地貌来看,这里有向东的河流最终汇合开令河后注入现在的二连浩特的印泽。

  10(9)、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头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印泽。其中多[马孛]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再次向北走三百五十里是敦头之山。换算里程为:350里=350*0.711*0.5=124KM。这座山已经到了现在的蒙古国境内,海拔1420米。此山之南阴山之北的区域就是蒙古草原,旄水发源于此,东南流注入印泽,即二连浩特市的东侧。根据现有地形和等高线判断,古代这里应该有一处海拔950的湖泽即印泽。

敦头之山——旄水——印泽

  11、又北三百里,曰北嚻(xiāo同“囂”)之山,无石,其阳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暍(yē中暑)。涔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qióng)泽。

再次向北三百里是北嚻之山。折算里程为:300里=300*0.711*0.5=107KM。这座山位于蒙古东戈壁省赛汗都兰镇南部,海拔1300米。此山东南宗巴彦镇附近最低处海拔700米,从现有痕迹看,古代应该在海拔750处有一大泽。此泽就是邛泽。从山顶向南古代应该有河流发源,即涔水,但是现在已看不出痕迹。

北嚣之山——涔水——邛泽

  12、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其兽多居暨,其状如彙(huì刺猬)而赤毛,其音如豚。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dòng腹泄)。

再次向北三百五十里是梁渠之山。换算里程为:350里=350*0.711*0.5=124KM。这座山就是现在的蒙古国戈壁苏木贝尔省,肯特山之南的余脉达尔汗镇西南的达尔汗山,海拔1715米。克鲁伦河在此山北麓流过,向东流在中游乌兰恩格尔西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继续流经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注入呼伦湖。注入我国内蒙古的呼伦湖(达赉湖),因呼伦湖通过达兰鄂罗木河同海拉尔河相连而流入黑龙江,所以克鲁伦河属于黑龙江水系。因此,修水就是克鲁伦河,那么我们不说他最后汇入黑龙江的事,暂且认为呼伦湖就是雁门。这座山有一种鸟,样子象夸父,四只翅膀一只眼,长着一根狗尾巴,叫声像喜鹊,吃了它可以治疗肚痛,治拉肚。

梁渠之山——雁门

  13、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再次向北四百里是姑灌之山。400里=400*0.711*0.5=142.2KM。这座山就是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东部巴嘎诺尔市的肯特山,海拔1970米。此山西麓发源克鲁伦河。但是这个高度冬夏有雪是不可能的。本经,有两座山有“冬夏有雪”的定语,但是在蒙古国东南部区域海拔都不超过3000米,不可能有常年有雪之山。

姑灌之山

  14、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碧,多马,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其中多䱇(shàn)。有木焉,其叶如柳而赤理。

再次向北三百八十里是湖灌之山。380里=380*0.711*0.5=135KM。这里是蒙古国的圣山--布尔罕和乐敦山,它位于蒙古东北部肯特山脉中部,这座圣山主峰海拔高达2297米,同时也是蒙古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拥有肥沃的土壤,茂密的草地,几百年来一直都是蒙古人的圣山,也是蒙古政府每年举行官方祭祀的地方。之所以被视为圣山,主要是因为在当地有一种说法,说这里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和埋葬地,不过这个说法没有得到考证,至今仍是一个谜。

山海经成书的时候肯定和成吉思汗没有关系,这个位置也称小肯特山,其东麓发源有鄂嫩河,向东流进入俄罗斯江入石勒喀河后注入黑龙江,是黑龙江的支流。因此鄂嫩河就是湖灌之水。其西有奇科伊河。

湖灌之水东流注于海,那么这里的海指的是哪里?

我们看到在鄂嫩河汇入石勒河后继续向东就来到了现在俄罗斯的巴伦托列伊湖及其北部地区。此地区为一个盆地,现在这个盆地还是湖泊众多,鄂嫩河流经这里,乌勒兹河流入巴伦托列湖后没有出水口,也就是说古代最少有鄂嫩河、乌勒兹河同时流入这个地区并形成更大的湖泊而称为海,此海从现有痕迹来看,古代水面高程曾达700米,面积达23500平方公里,比现在的湖面面积大的多。现在的湖面高程为600米,面积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

湖灌之山——湖灌之水

15、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huán)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再次向北坐船五百里,然后过流沙三百里就到了洹山。800里=800*0.711*0.5=284.4KM。从字面上及现代地图上看,应该是沿着俄罗斯境内的奇科伊河船行800里,其中要经过300里的流沙地带,也就是过300里的沙漠地带。

我们上一节湖灌之山就已经到了肯特山的圣山布尔罕和乐敦山,从此山东侧所发之水就是奇科伊河,向北不远即出蒙古国境进入俄罗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曲折,后进入奇科伊——波尔卡诺沃荒漠盆地,最后注入色椤格河。这个奇什伊-波尔卡诺沃盆地就是流沙。在进入色椤格河之前,其东侧的山就是洹山,海拔930米。洹山的东侧又有一条大河与奇科伊河并行注入色椤格河,这就是希洛克河。也许正是因为两河夹一山的这种位置,调查人员才称其为“洹山”。甲骨文“洹”的字形就是两河夹一山然后两小河同时注入大河的形状。至于是否山上有金玉,是否有三桑树,其高百仞,这些只存在于想象中了。

这里的水行五百里和流沙三百里,书中可能认为是二座山,所以才会有17座山,如果只算一座山的话,北次二经就只有16座山。

洹山

  16、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

再次向北三百里是敦题之山。300里=300*0.711*0.5=107KM。这个位置是贝加尔湖南岸的大山,海拔1600米。这里山的北麓就是贝加尔湖。因此书中说“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

山上都是原始森林,怎么会无草木呢?那时候的气候和现在有如此的差异吗?“錞”是上口大下口小的礼器,意思是在此山上立錞,埋设测量标志。“北海”就是指的贝加尔湖。

敦题之山

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瘗(yì);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精米)。

北次二经从管涔之山到敦题之山,共十七座山5690里。山神都是人面蛇身,祭祀时把公鸡毛和猪一起掩埋进行祭祀。用玉壁和玉珪挂起来,不用精米。

至此,北次二经的十七座山已经全部给出。我们发现《山海经》里所有讲到的山一般都是有金、银、铜、铁、玉等物产,有什么草、植物、动物等,能不能入药,能不能吃。讲到河、水一般都是有什么鱼。动物和人密切的一般都是人面兽身,比较奇怪一些的都是一头多身或者多头一身,或者多翅膀等等。有金属物产可以做工具,有动植物可以饱腹抗饥,可以治病,有水可以运输代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北次二经总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