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绿帽当冤大头?妻子出轨私生3子却找他要养子钱,梁鼎芬:给钱

军楼史书 2024-11-12 05:56:48

戴绿帽当冤大头?妻子出轨私生3子却找他要养子钱,梁鼎芬:给钱

在清朝末年,一个正七品的翰林编修梁鼎芬,因为一纸奏折得罪了权倾朝野的李鸿章,被降为从九品官员。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贬官故事,却因为他的妻子龚氏与好友文廷式的一段孽缘,在当时的京城掀起轩然大波。更令人意外的是,当文廷式病逝后,龚氏带着与文廷式所生的三个孩子,竟找上了梁鼎芬,要求他负担这三个并非亲生的孩子的抚养费。面对这样令人难以接受的要求,这位曾经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硬骨头官员,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是什么样的情感纠葛,让一个饱读诗书的正直之士,甘愿为负心妻子和孽子付出?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令人唏嘘的故事?

一、少年得意:翰林编修的春风得意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广东四会县举人考试如期举行。考场内,一位年仅十八岁的青年正埋首案前,笔走龙蛇。这位青年就是梁鼎芬,他出身于广东四会县望族之家。

梁鼎芬自幼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长大。姑母虽为女眷,却颇通文墨,将他培养得极为出色。梁鼎芬自小便展现出惊人的才智,七岁能作诗文,十二岁便通读四书五经。在姑母的悉心教导下,他不仅学问扎实,更养成了刚正不阿的性格。

这次乡试,梁鼎芬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中举人,震惊四方。当地官员得知他的身世后,纷纷赞叹不已。一时间,梁家门庭若市,求教问学者络绎不绝。

三年后的会试,二十一岁的梁鼎芬再创佳绩,考中二甲进士。殿试时,他的答卷引起了考官的注意。其中论述吏治的见解新颖独到,文笔更是清丽雅致。最终,他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官居正七品。

初入京城,梁鼎芬便表现出过人的才干。他精通经史,下笔如有神,在翰林院中崭露头角。当时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对他极为赏识,常在私下向同僚称赞这位年轻后进。

正当梁鼎芬意气风发之时,他的婚事也被摆上了议程。这一年,内阁大臣龚氏的侄女正值待字闺中。这位龚小姐自幼丧父,由舅父抚养,受到良好教育,知书达理。两家门第相当,很快便定下了婚约。

大婚之日,宾朋满座。新娘龚氏容貌秀丽,举止大方,坐在轿中映着红烛,更显娇艳。梁鼎芬一身新郎喜服,意气风发。当时在座的宾客无不称赞这对璧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婚后,夫妻二人在京城安居。梁鼎芬的宅邸中有一处名为"藏凤阁"的书房,夫妻常在此处吟诗作对。龚氏虽为女子,却颇通诗文,常与梁鼎芬探讨时事,畅谈理想。二人虽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也渐生情愫。

这时的梁鼎芬,仕途顺遂,家庭和睦,可谓是少年得意。他每日在翰林院任职,闲暇时研读典籍,著书立说。不少同僚都预言,以他的才学与品性,日后必定能够平步青云,位列三公。

然而,这看似完美的生活,却在他递上那份弹劾李鸿章的奏折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刚直难容:弹劾李鸿章事件始末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意图全面侵占越南,朝廷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统筹全局。这一年冬天,梁鼎芬正在翰林院编纂史册,得知前线战报后,立即着手撰写奏折。

这份奏折共计万余字,开篇便以"骄横奸恣,罪恶昭彰"八字直指李鸿章。奏折详细列举了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六大罪状:其一,法军未至,先议和局;其二,抗旨不尊,拒赴前线;其三,挟私废公,阻挠援越;其四,误国欺君,谎报军情;其五,纵敌入境,坐失战机;其六,暗通敌国,谋取私利。

这份奏折递上去的第二天,朝堂哗然。李鸿章的门生故吏纷纷上书反驳。其中礼部侍郎张佩纶在奏折中称梁鼎芬"不懂军务,妄议朝政"。兵部尚书彭玉麟则直接指责梁鼎芬"居心叵测,蓄意诽谤"。

正当朝野震动之际,慈禧太后召见了李鸿章。据当时在场的内务府太监记载,慈禧对李鸿章说:"阁老为国操劳,岂容宵小诽谤。"随后,一道降旨便下来了。

这道旨意先是斥责梁鼎芬"不通军务,妄加评议",继而以"蔑视朝廷,诽谤重臣"为由,将其降为从九品官员。这一降,便是整整五级。从此,梁鼎芬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从九品翰林"。

消息传出,朝中大臣们的反应不一。支持李鸿章的官员纷纷拍手称快,甚至有人写诗讽刺:"一纸谗言误国计,五级贬降正人心。"而暗中支持梁鼎芬的官员则缄口不言,唯恐受到牵连。

被贬官后的梁鼎芬被调往太常寺任职。太常寺主管礼乐祭祀,在清朝六部中地位最低。往日那些曾与梁鼎芬称兄道弟的同僚,此时见了他都绕道而行。昔日高朋满座的府邸,也变得门可罗雀。

在太常寺的日子并不好过。原本主持编纂史册的梁鼎芬,如今只能管理乐工。每日操劳于俗务,再无暇著书立说。一些同僚背地里还编排笑话:"从七品降到从九品,这是要让翰林去当乌龟王八蛋。"

但梁鼎芬并未因此消沉。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吾心如秋月,清澈照乾坤。"不到两年,他便自制一方"年二十七罢官"的图章,主动辞官归隐。这一走,便是数年。

而此时的梁府,早已不复当年的平静。妻子龚氏对他的决定极为不满,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加深。这场风波,不仅改变了梁鼎芬的仕途,更成为了他婚姻悲剧的开端。

三、婚姻变故:夫妇离心与背叛

光绪十一年(1885年)初春,梁鼎芬辞官后居住在京城西郊的一处小院中。这时的龚氏已经搬回娘家,只在每月初一十五来看望一次。期间,龚氏多次劝说梁鼎芬重新出仕,却每次都被拒绝。

这年秋天,龚氏的表兄文廷式来访。文廷式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与梁鼎芬同为翰林出身。他常来梁府,与梁鼎芬谈论时局。起初,龚氏只是在一旁听着,后来渐渐加入讨论。文廷式对龚氏的才学赞叹不已,常常单独向她请教诗文。

一日,梁府的老仆发现文廷式独自来访,龚氏便屏退下人,两人在藏凤阁密谈良久。此事被老仆告知梁鼎芬,但梁鼎芬只是淡然一笑,并未追究。从此,文廷式来访的次数更加频繁。

光绪十二年春,龚氏对外宣称要回乡探亲,实则与文廷式私奔。两人在苏州租了一处宅院居住。不到一年,龚氏便生下一子。随后三年内,又连续生下两子。这三个孩子都随父姓文,在当地郡学入册。

这段时间,梁鼎芬始终深居简出,对外称妻子回乡省亲。直到光绪十五年冬,文廷式的一位好友醉后说漏嘴,消息才在京城传开。当时的京城官场一片哗然,不少人都等着看梁鼎芬如何处置这件事。

然而,梁鼎芬既没有休妻,也没有声张。他只是写了一封信给龚家,言辞恳切地表示愿意给予龚氏自由。龚家人得信后,连夜派人将龚氏接回,并将此事通报文廷式的家族。

文家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文廷式的大哥当即写信给弟弟,要他立即断绝与龚氏的关系。文廷式迫于家族压力,只得离开苏州,独自一人前往西北游历。临行前,他将所有积蓄都留给了龚氏和三个孩子。

不料文廷式此行一去不返,在甘肃某地染病身亡。消息传来时,龚氏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无奈之下,她带着三个孩子重返京城,找到了梁鼎芬。她提出要梁鼎芬资助三个孩子的生活费用,并承诺会尽快为孩子们找到出路。

这一请求在当时的礼教社会中实属罕见。龚氏的兄长得知此事后,立即上门训斥妹妹,要她带着孩子离开京城。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梁鼎芬却同意了龚氏的请求。这个决定,在当时的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此事过后,梁鼎芬的声誉受到极大影响。许多故交都劝他与龚氏和离,另娶贤妻。但他始终未对外做出任何解释,只是默默承担起了这份责任。这一切,都为他此后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四、默默承担:为何要替人抚养私生子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龚氏带着三个孩子搬入梁府东院居住。梁鼎芬为三个孩子请了私塾先生,又在府中专门辟出一间书房供他们读书。每月初一,梁鼎芬都会亲自查看三个孩子的功课,并为他们置办新衣新书。

这一年冬天,龚氏的二弟上门质问梁鼎芬为何要抚养别人的孩子。梁鼎芬只说了一句:"既入吾门,皆是吾子。"龚家人对此极为不解,甚至有人在背后嘲笑他"不知廉耻"。

光绪十七年,京城发生一件大事。某大臣的妻子与幕僚有染,生下一子。那位大臣得知后,立即休妻,并将那个孩子送到乡下。不少人借此事暗讽梁鼎芬,说他"无骨气"。梁鼎芬对此置若罔闻,依旧按时发放三个孩子的生活费用。

随着时间推移,三个孩子渐渐长大。长子文华在光绪二十年考中秀才,次子文达也在两年后考取功名。最小的文理虽然不善读书,但在梁鼎芬的指导下学会了经商。

光绪二十三年,有人在京城茶馆议论此事,说梁鼎芬养育别人的孩子是在自取其辱。恰好文华路过听到,立即上前理论。那人讥讽道:"你姓文不姓梁,凭什么为他说话?"文华当场痛哭,跪在茶馆门口说:"梁公虽非吾生父,却胜似生父。"

这件事很快传遍京城。不少人这才明白,梁鼎芬抚养这三个孩子并非懦弱,而是另有深意。当年,梁鼎芬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天下孤儿,皆吾子也。"

光绪二十五年,文达考中举人。放榜那天,他第一个去找的不是生父的牌位,而是到梁府向梁鼎芬叩首。梁鼎芬为他摆了一桌庆功宴,席间他对宾客说:"此子虽非我血脉,然德行超过亲生。"

龚氏对梁鼎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她开始主动料理府中事务,对三个孩子也格外严格。每当有人问起往事,她总是沉默不语。直到临终前,她才向长子文华透露:"负梁公者,为娘也;成全儿等者,亦为梁公也。"

光绪二十八年,最小的文理在外经商有成,特意回京为梁府修葺院落。他在正堂挂了一幅字:"恩重如山"。梁鼎芬见了只是笑笑,并未多言。这时的梁府,已经成为京城一段佳话。

这一年冬天,有人问梁鼎芬为何要如此抚养这三个孩子。梁鼎芬沉默许久,只说了一句:"既为人父,当尽人父之责。"这句话后来被传为佳话,也成为了这段往事最好的注脚。

五、晚年岁月:隐居生活与家国情怀

光绪三十年(1904年),年近古稀的梁鼎芬搬离京城,迁居苏州城外的一处园林。这座园林是文理用经商所得为他购置的,取名"归园"。园中种满梅花,与他早年所作《咏梅》诗相映成趣。

在"归园"的岁月里,梁鼎芬过着简朴的生活。每日清晨,他都要在园中散步,然后在书房读书写字。园中设有一间"听雨轩",是他最喜欢的去处。每逢下雨,他必定在此处品茶赋诗。其中一首《听雨轩记》写道:"一庭春雨,万古兴亡。"

光绪三十一年春,清廷颁布预备立宪谕令。文华从京城赶来,向梁鼎芬汇报朝廷动向。梁鼎芬听后,提笔写下《立宪论》一文。文章中说:"变法之道,在人不在法。"这篇文章经文华带回京城,在朝野引起极大反响。

同年冬,文达也来到苏州,向梁鼎芬请教仕途问题。梁鼎芬对他说:"为官先为人,持身方持节。"文达将这句话记在日记中,此后一直以此为座右铭。这一年,文达被任命为湖北候补道员。

光绪三十二年,龚氏病逝。临终前,她要求葬在"归园"外的小山上。梁鼎芬应允了,还在墓前种了一棵梅树。每逢清明,三个孩子必定回来扫墓。这时的梁鼎芬已经很少说话,常常独自在园中踱步。

光绪三十三年春,日本商人提出高价要购买"归园"。文理得知后立即从上海赶来,表示愿意加倍补偿父亲,请他务必保留祖产。梁鼎芬闻言欣慰,当即写下《家书》一封,嘱咐三个孩子要"存仁存义,报国报家"。

这一年秋天,梁鼎芬开始整理旧时文稿。他将弹劾李鸿章的奏折、与龚氏往来的书信,以及这些年来的诗文杂著都归类存放。其中有一本未完成的《自述》,最后一句写着:"一生行事,无愧天地。"

光绪三十四年,清廷下诏速行立宪。文华再次从京城赶来,请梁鼎芬为新政出谋划策。梁鼎芬只说了一句:"兴亡在此一举。"随后便闭门谢客,专心著述。这期间,他完成了《治国要义》一书,由文华带回京城呈送朝廷。

宣统元年(1909年)冬,梁鼎芬在"听雨轩"中病逝,终年七十五岁。临终前,他将一个红木匣子交给三个孩子,嘱咐他们在自己百日后再开启。待到百日之期,三兄弟打开匣子,里面只有一张纸,上书八个大字:"尽人子责,报天下恩。"

后来,文华、文达、文理三兄弟将"归园"辟为义学,专门收养失学儿童。他们在园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梁鼎芬的遗言:"但愿此园,永为育才之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