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灰心里不可自拔,那么新希望就不能拨云见日

许攸阅览生活 2024-12-09 15:32:43

2025年之后的世界。

时下,世界充满动荡,老牌国家上蹿下跳,东奔西突,面子上看似地缘政治的冲突,里子上却是经济结构变革的争夺。

回顾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所谓的GDP疯狂增长都是燃爆的野蛮生产阶段,紧随其后的是从野蛮生产转移到科技研发经济。

在这一转移过程里,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贸易规则的改弦更张。

最早的帝国是从劫掠起家的,荷兰、比利时这些国家第一桶金不是创造,是掠夺式经济。而由此航海模式引导了野蛮生产,从落后地区划定殖民地,抢回“廉价”甚至“零元”资源,反过来,又利用这些资源生产物质,倾销世界各地。

野蛮生产不会长久,毕竟环境的污染是在本国,附加值的概念走上世界经济舞台,这也是史政书籍当中描述的“科技革命”。荷兰等一批老牌的国家将科技研发作为主流,而把生产剥离出来,转移到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而依次循环,近两三百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如此。

我们当前说一些国家制造业变成了空心产业,但是他们依然掌握着某一方面科技高地,这就是一个佐证。

而我们也正在经历这样的故事。GDP从两位数到现在的四五个左右,这也在转变。其实最早的证明就是2000年左右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我们地大物博,各省自然、人口等资源分布不均,大多都带有自身特色,这是我们转移的优势所在。

在这个过程里,世界同样充满转移。政治上需要转移民众的视线,因为要赢的选票;经济上要维护既得利益,比如说“石油大王““钢铁大王”“芯片帝国”等等这些垄断财团。

转移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而经济方面,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是非常了解的,贸易战、金融战等等无休无止。而政治上更是变得直接,我们看到这里暗杀,那里弹劾,还有辅助手段,在地缘上制造混乱,安排代理人进行热战。前述两种情况都是接触式的,实际中还包括阻隔式的,包括驱逐外交官,断交,不予承认等等手段。

2024年的情状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而直观反映就是越来越难,感觉很多东西都在逆向行驶,随之抱怨丛生,更有一股势力将此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

但我们说,这些情况真的不被知道吗?不可能的。

再看身边情况,该上班的还在上班,想做事的随处可以找到事情做,而天天觉得这不行那不好的,大多是曾经的“单身贵族”们,不干活、不想事,老了不担心没人养,这类人发展到现在,就是今天所说的“躺平一族”。

转移已经开始,从野蛮生产到科技高地,从沿海经济到内地迁徙,从国内循环到国际铺设,我们不是无路可走,而是要看到新的方向。

从历史当中我们能够总结规律,从当下形势我们需要把握时代脉搏。

回头看看上半年一百多个小时的免签政策,其实汉语早已传播很广,我们的舆论阵地可能还没跟上,新闻的喉舌说话声音还不是那么大,但是东方文化的影响其实已经很大。

越是别人不让我们看见的,有时候就是我们强大的;越是别人铺天盖地宣传的,有时候恰是他们的衰落。

制造矛盾,无中生有,可能会伴随很长时间,新的链条螺丝需要加入润滑油,有时可能还需要加点密封条,避免噪音产生。但方向的确定是改变不了的了。

2025年之后,地域经济的调整,地缘政治的焦灼,经济模式的迭代,上下游身份的转移,新的闭环体系正在慢慢生成。

换个地区打工,比如说从沿海奔向内地;换个地域打工,比如说从国内奔向国外,这将是未来的面貌。

而我们都必将体会从野蛮生产向涅槃重生的阵痛,发展模式的修正虽然痛苦,但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来不会是想不想,而是从不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