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八安全返航,3名航天员出舱被抬着走、脸部浮肿,这是为什么

青史印记 2024-11-08 10:48:33

前言

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同时,11月4日凌晨1点,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八号”顺利着陆,圆满完成192天的太空任务。

有许多细心网友发现:3名航天员并不是走出来的,而是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抬出来的,而且他们的脸非常浮肿!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执行太空任务会极大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吗?

航天员脸部浮肿原因

我们都知道,地球和太空引力是有巨大区别的,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体液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地球上,地心引力使得我们人体的液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维持着身体的平衡。

一旦航天员进入太空,人的体液不再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大部分的体液将涌入上半身,尤其是头部,再加上航天员经常“倒立”工作,加剧了体液在上半身的聚集,在地球上倒立脸部就会充血变红、浮肿,更何况在太空呢。

而且在太空生活的192天里,航天员们是没有办法正常洗脸、刷牙,因为太空环境的特殊性,水在太空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无法像在地球上那样自由流动和使用。

这使得航天员很难进行日常的洗脸、护肤等清洁保养工作,没有了正常的清洁和保养,面部皮肤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水肿等问题。

在太空,航天员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任务,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精力,他们的工作强度也比较大,即便在地球上,工作久了脸上也可能出现水肿,这也是脸肿的原因。

他们不仅要做科学实验、设备维护等工作,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身体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容易导致面部充血浮肿。

太空睡眠也与地球大不相同,受微重力环境,航天员需要用绳子绑着才能睡觉,这种特殊的睡眠情况使得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放松,加上工作强度大,身体疲劳得不到有效缓解,面部充血浮肿成为常态。

太空环境中的辐射、封闭空间等因素也会对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影响,进一步加重面部浮肿的情况,太空生活环境与压力是导致航天员脸部浮肿的重要原因。

宇宙对航天员身体的影响

在太空环境中,人体的血液流动会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缺乏地心引力,血液会往航天员的上半身流动,这使得血管对眼球和视神经产生压迫。

当航天员刚落地时,身体不能迅速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就容易出现眼睛短暂失明等现,这种情况类似于低血糖症状,虽然时间短暂,但可能会引发后遗症。

美国宇航局(NASA)的研究表明,在太空中没有地球引力的作用,心血管系统会变得“懒惰”,血液被推到胸部和头部,导致心脏和血管的血流量低于正常水平,进而引起浮肿和静脉隆起。

我国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解决此问题,以保障航天员的安全,他们通过对返回轨道策略及制导算法的改进优化,使神舟飞船具备从不同轨道高度返回地球的能力,以减少血液流动变化对航天员身体的影响。

在失重状态下,作用于人体下肢、骨盆、脊椎等承重骨的压力减小,同时肌肉运动减少,如同长期卧床的病人一样,骨骼的力学刺激减弱,使贮存在骨骼中的钙脱离骨基质,导致了航天员骨质疏松,即失重性骨丢失。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航天员,脊柱骨密度平均每月下降0.9%,髋关节平均每月下降1.4%-1.5%,相当于绝经后妇女半年的骨丢失量,而要恢复丢失骨量,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会数倍于航天飞行。

虽然航天员在太空会进行锻炼,但回到“家”后,身体虚弱的他们,不仅可能因低血糖晕倒,骨质疏松还增加了骨折风险,所以返回地面后需避免走动,由工作人员抬出飞船。

天津市针灸学研究团队以针灸为特色为空间站航天员健康保驾护航,研制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以防护航天员失重状态下心功能紊乱和肌肉萎缩。

这种装置采用了耐高温、抗菌等特点的新型材料,重量轻、功耗低、使用方便,目前已在中国空间站应用于“神十三”、“神十七”、“神十八”航天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航天员在太空所吃的食物经过专业人士的精心搭配,绝非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这些食物主要是为了给航天员提供充足的微量元素,维持他们的身体健康。

例如,太空食品中通常会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弥补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可能出现的营养流失,同时,食物的种类也经过精心挑选,包括高蛋白的肉类、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等。

航天员也会对身体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恢复,医疗团队会密切关注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这个恢复期大概会持续半年,帮助他们恢复如正常行走等基本生活能力,让他们能适应地球生活。

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源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美苏冷战,双方在航天上也竞争着,1956年,我国定制了12年科学发展规划,将喷气推进和火箭技术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

1956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发布,我国航天事业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正式起步,同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摇篮。

在苏联的初期援助下,中国迅速建立起火箭导弹研究机构,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然而,面对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中国航天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表明着我国太空领域的正式起步,成为全球第五个可以发射卫星的国家,不仅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为之后航天技术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此,我国航天事业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类卫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等,极大地丰富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空间资源。

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载人航天时代,杨利伟的太空之旅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是中华民族探索宇宙梦想的实现。

随后,神舟系列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以及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科学实验和出舱活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全面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在航天领域,我国近日已经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九”号飞船,并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任务,甚至我们的“天宫空间站”的建设都非常顺利。

结语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我国航天事业将继续秉承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推动航天科技的进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