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邓小平去世,夏伯根不吃不喝,邓先群: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悼念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5-28 08:59:47
前言:

1950年,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正在重庆领导着西南七千万人民的建设,夜以继日,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他的舅舅带着一位妇女突然到访,邓小平只好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接待家乡来的亲人。在舅舅的介绍下,已经许多年没有回家的邓小平才知,这位跟随而来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妇女,竟然是他的继母夏伯根。

邓小平

此后的日子里,邓小平和这位继母,展开了一段持续了几十年的感人肺腑的母子情。

仅比邓小平小五岁的小脚继母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一生先后娶过四位妻子。

第一个妻子姓张,成婚时他只有13岁,不到两年,张氏就去世了并没有留下儿女。

第二个妻子姓淡,其娘家是当地旺族,家业比邓家的还要大。成婚后,淡氏为邓家生下了一女三男,长子便是邓小平。

邓小平青年时期

淡氏虽然大字不识,但勤劳能干,家里大小事务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淡氏却并不长寿,在邓小平和几个弟弟出门一去不复返后,她忧思过度,不久便病故了。

之后,邓绍昌又娶了第三个妻子萧氏,她为邓家生下第四个儿子后也病死了。

夏伯根是邓绍昌迎娶的最后一位妻子,她出身贫寒,田无一垄,地无一分,父亲只是嘉陵江上的一个推船工人。

夏伯根

她从小就没了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十几岁时父亲将她找了夫家,婚后生下一个女儿,不幸的是,丈夫没几年就病死了,后来她就被邓绍昌娶为了续弦。

夏伯根一共生了三个女儿,第三个女儿出生才不到一岁,邓绍昌也去世了。邓绍昌的去世,无疑对她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她本是续弦,没有生下儿子,又不当家,因此在家中没有地位。但她聪明能干,颇识大体,为人又爽快狭义,深受乡亲爱戴。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虽然不懂政治,但一心认准了共产党好。不仅支持女儿参加当地地下党的活动,还顶着“共产党家属”的罪名,冒险保护过华蓥山共产党游击队的伤员。

那是1948年的一天夜里,劳累了一天的夏伯根还在忙碌,13岁的女儿邓先群从外面惊慌失措地跑回来说:“旁边林子里有个人快要死了,和他一起的那些人身上还带着枪。”

原来,这些人是地下党领导起义的一支小分队,在与敌人进行激烈对抗后被逼至此,其中一位名叫龙田焕的战士受了伤,在被战友扶着走到林子里时却晕倒了。

夏伯根听了女儿的描述之后,立马意识到不对劲,连忙跑出去主动邀请小分队将龙田焕抬到自己家。

小分队里面有人不解她为什么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难道不担心国民党找她麻烦吗?夏伯根却说:“我知道你们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你们都不怕,我怕什么?”

之后,龙田焕在夏伯根的救护下慢慢清醒了过来,她又为其他游击队员热了饭菜。

夏伯根一心想着共产党,所以四川刚一解放,她就背着包裹来到重庆寻找邓小平。直到这时,邓小平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继母。夏伯根对邓小平说地说:“听说你回来了,想来看看你,没有别的意思。”

邓小平

看着这位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继母,邓小平做了一个决定:“你留下来吧,我们一起生活,今后我给你养老。”

夏伯根没想到邓小平会留下自己,心里十分感激,不由得流下泪来。此后,夏伯根就成了邓小平家庭中的一位重要成员。

邓小平去世,夏伯根突然不吃不喝

夏伯根来到邓小平家中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她主动包揽了家中大小杂事,洗衣、做饭、带孩子。

夏伯根

夏伯根一双小脚,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她非常聪明,会用心算算数,还没有听广播听新闻,国内国际的大事全都知道。她还有一双巧手,家里孩子的衣服、鞋子大部分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既好看又舒适。

邓小平和卓琳对夏伯根也十分尊敬,他们习惯跟着孩子们一起喊她“奶奶”,这样有种毫无芥蒂的亲切感。一起生活两年后,邓小平夫妇有什么事都会与她商量,真正把她视为一家人。

1952年,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举家搬到了北京。夏伯根不确定地问:“我也去吗?”卓琳拍了拍她的手,温柔地对她说:“怎么不去,我们是一家人,到哪里都在一起。”

夏伯根和卓琳

到了北京,邓小平和卓琳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夏伯根成了料理家务最辛苦的人。这个曾经撑起老家邓家的继母,如今又撑起了邓小平一家的半边天。

后来,因政治原因,邓小平一家经历了许多困难,夏伯根也因此离开了中南海,受了许多委屈。但这个历经无数风雨的农村妇女却异常镇定,她没有慌乱,依旧专心为邓小平带着孩子,成为了那段时期孩子们心中最牢固的精神依靠。

1969年,邓小平要被调到江西,他放心不下继母,于是就向上级请求带着继母一起去。感念他的一片孝心,组织同意了。

夏伯根

几天后,邓小平与夫人卓琳、夏伯根坐着火车来到了江西。这里的环境潮湿闷热,与北京干燥的空气截然相反,他们极不适应,很快就引起了身体的各种病症,痛苦不堪。

虽然日子变得十分艰难,但更苦的日子夏伯根也过过,因此她并不觉得多为难。

在缝补浆洗、吃穿用度方面,夏伯根比以前更加操心了。能自己做的,绝对不买;能接着用的,绝对不扔。她用平常人家十分之一的开销,维持保证了全家人的生活。

夏伯根、邓小平和卓琳

在艰难的岁月中,夏伯根和邓小平夫妇团结一心,从未闹过不愉快。邓小平还安慰妻子和继母:“我们三个,一个都不能少,少了哪一个都活不成。”

在江西的第四年,邓小平又带着全家人回到了北京,十个月后,邓小平家迎来了一件喜事,小孙女眠眠降临人间。夏伯根因为有了第四代,所以辈分也 “晋升”为了“老祖”,更加受人尊敬了。

眠眠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夏伯根也很喜欢这个重孙,恨不得将自己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拿出来。每次给眠眠喂饭,她都是使劲喂,生怕吃不饱,结果眠眠被喂得胖乎乎的,手腕上都长起了沟。

夏伯根和邓小平一家

夏伯根一生坎坷,先是幼年丧母,又是年纪轻轻守寡,好不容易嫁给了邓绍昌,邓绍昌又身亡了。好在得到了邓小平夫妇的尊敬与爱护,才能安享晚年。因此,夏伯根内心一直十分感激邓小平夫妇,竭尽全力为他们分担忧虑。

1997年,邓小平逝世,已经98岁高龄的夏伯根当时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她并不知道噩耗,但在冥冥中,她已经感觉到了不同以往的气氛。

据邓先群回忆,夏伯根当时已经基本认不出人了,奇怪的是,虽然是老年痴呆,但一直都还吃饭,可就在邓小平逝世那天,便开始不吃不喝,最后只能送达医院。

夏伯根

邓先群说:“或许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悼念儿子。”

邓小平去世后,卓琳很竭尽全力地照顾了夏伯根4年时间。4年后,夏伯根去世,享年101岁。

2007年,随着卓琳的去世,这一段儿子、儿媳与婆婆之间的旷世奇缘至此结束。或许在另一个世界,他们依然能够继续快乐地生活下去。

0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