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洋货”是品质的象征,“大牌”是身份的象征。
不过,如今,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弃对品牌的盲目追捧,转而追求产品的性价比。
“国货”崛起,“高仿”盛行,甚至“山寨”也逐渐撕掉了负面标签,成为一种独特的潮流文化,这究竟是消费升级带来的理性回归,还是扭曲消费观催生的畸形市场?
山寨货
“中国遍地是黄金”,这句出自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的名言,曾让无数西方人对东方古国充满了遐想。
彼时的中国,丝绸、瓷器、茶叶,这些精美绝伦的商品,无一不成为西方世界追捧的“奢侈品”,价格昂贵,甚至可遇不可求。
几百年后的中国,却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工厂”,以“义乌奇迹”为代表,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奢侈品”仿制中心。
义乌,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改革开放后,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大的制造能力,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在这里,你能找到几乎所有国际大牌的“同款”,价格低廉,款式新颖,吸引着无数消费者趋之若鹜,然而,这“奇迹”的背后,却隐藏着中国式消费观念的变迁和反思。
“崇洋媚外”这顶帽子,中国人已经戴了好久,从封建社会对外部世界的有限认知,到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带来的民族自卑感,“洋货”似乎总是与“高品质”、“高档次”划上等号。
改革开放初期,民众对外来商品的追捧更是达到了顶峰,国际品牌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纷纷涌入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高昂的价格却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拒之门外,这也为“山寨”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温床。
刷到一个博主吐槽,说自己在网上买了一双说是阿迪达斯正品保障的鞋子,价格也的确很低,结果博主买回来没穿几天鞋底就裂了。
博主还是不敢相信自己买到的是假牌,还认为自己是买到了一双质量差的鞋子了,但最终他找人鉴定后发现,这就是一山寨鞋。
这种事情,在几年前的电商平台上简直是家常便饭,就连近几年的电商也时有发生,包括假酒、包包、手表、衣服等,各种奢侈品的仿制品在市场上也屡见不鲜,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山寨”不了的。
“山寨”产业之所以如此猖獗,暴利是主要原因,以假乱真,用低廉的成本仿制出外观相似的产品,再以正品的价格售卖,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据了解,一些“山寨”厂商的利润率甚至可以达到650%以上。
为什么消费者争相购买
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的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有些人是虚荣心作祟,觉得背个名牌包就能提升身份地位。
有些人则是单纯觉得正品太贵,山寨货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还有些人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觉得买个高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可否认,山寨产品的泛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空白,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扰乱市场秩序。
很多人觉得,山寨嘛,不就是模仿吗?其实不然,山寨和仿制有着本质的区别,简单来说,山寨是未经授权,完全照搬他人设计和商标的行为。
说白了就是“假货”;而仿制则是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学习借鉴优秀产品的技术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当然,要实现从“山寨”到“品牌”的转型升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公平、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
政府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山寨产品的打击力度,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其花心思去模仿别人,不如沉下心来打磨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消费者也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支持正品,抵制山寨,要知道,你每一次购买山寨产品的行为,都是在给“假冒伪劣”投票。
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国货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认可和支持国货。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货品牌与国际大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产品质量、设计创新还是品牌营销,都需要不断提升。
为什么要明确禁止山寨?因为一些黑心商家会在便宜的物品里增加很多你看不到的危害,比如一些便宜的衣物因为材质的劣质,含有的甲醛、芳香胺等会对人产生致癌的效果。
所以,记住一句话,一分价钱一分货!
参考资料
义乌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