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辣不湘?这可能是你对湘菜最大的误解!

信韬评旅游 2024-12-16 19:32:45

湘菜的灵魂是辣椒,

但不止辣椒!

不吃辣的人,能去湖南吗?

问那些曾去湖南玩过一遭的游客朋友,他们大概会劝你三思,还会向你绘声绘色地描述——长沙整个城市俨然已布下一张辣椒的“天罗地网”,桌上那被青红辣椒淹没的邪恶爆炒,街头间堆放鳞次栉比的辣味小食,吃上一口嘴里就烈火熊熊、生死难料......但要是把这套说辞讲给湖南本地的朋友,对方多半会听得痛心疾首:哎呀,哪有那么夸张?!

湘式剁椒,辣度令人闻风丧胆。 图/视觉中国

被如此火辣形象代表着的湖南老乡实在有口难言太久了,“辣妹子”这一鲜明的形象塑造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很多误解。其实,看似执着于热辣重油的湖南餐桌,也有不少温和的“湖南滋味”,毕竟三百年前辣椒还没粉墨登场,不嗜辣的湘人也已度过春秋几千载了。

不信你看,湖南人家餐桌上的卜豆角烧肉、肉饼蒸蛋,味道浓淡适中,吃得出浓郁的脂香;而走进宴客专用的祖庵菜馆,一道道精工细作的祖庵豆腐、冰糖肘子,极致温润爽滑,丝毫不见辣椒的踪影;来到岳阳湖区品味湖鲜,一口口奶白的鱼汤下肚只有无尽的熨帖;湘江流域的人们,又靠着一碗碗衡阳鱼粉、长沙肉丝粉温润着每日的清晨.......总而言之,不辣的湖南,照样“湘”!

湘菜只有辣? 我湖南人第一个不同意! 图/图虫·创意、视觉中国

湖南的湖区

藏着多少种鲜美?

展开湖南全域的画卷会发现,这是一个“三折叠”的大省,各区域地域特性的不同,让湖南老饕们食味的脾性也截然不同——湘江沿岸开阔的平原市镇,老饕们挚爱重油重色烟火气十足的爆炒;而湘西的奇山异峰之间,娭毑们以腌、腊之术解构各种山珍奇味;到了北部背靠八百里洞庭的湖区人民,则一定要吃现杀现煮的鱼鲜,原汁原味的湖鲜河宴是这片“鱼米之乡”的最大宝藏。这片鱼米之乡,便是我们寻找“不辣湖南”之旅的开始。

丰收的快乐,岳阳的渔人最知道。 图/视觉中国

得益于秀美的自然环境,湖区的鱼肉鲜嫩无腥味,因而各种调味技法也都是为充分辅佐鱼鲜本身而生。为了驱散冬季的湿冷,湖区人民支起大锅、取湖水烹湖鱼,将回头鱼(洞庭湖一带野生的长江回鱼)切段、像下饺子般纷纷投进锅中,再盖上锅盖,让红红的火舌灼烧乌亮的灶面,一会儿便见白雾袅袅香气四溢,锅里的鱼汤已如牛奶一般奶白细滑,舀鱼肉吃时必得多带着些汤,连汤带肉下肚别提有多滋润。

汤头奶白的水煮活鱼,鲜爽好恰! 摄影/岳阳小婷婷

除了奶白细滑的回头鱼,铁山水库的的雄鱼也极其肥美,光鱼头就极具分量,当地人和大山里走出的黑山羊在铁锅里通力协作,共同烩成一锅汤鲜鱼美、胶质满满的鱼头炖羊肉;这片湖区的人民是那么爱鲜美的鱼肉,平时平时吃不完的鱼还会被打成鱼丸,跟广东硕大的鱼丸不太相同,岳阳的鱼丸形似一个个弹丸,用鸡汤来煮格外灵巧鲜美。

鱼籽鱼泡火锅,湖区人民的最爱。 摄影/哲哲呆不住

作为湖南菜肴里鲜美的代表之一,小炒里常见的青红辣椒在这里失去了独宠地位,熬鱼汤时顶多在出锅前撒上半撮青椒段吊出鲜爽滋味,而更多功夫,还有本地的其他调料来成全——紫苏和鱼鲜,是本地老饕钦点的一对cp,切得细碎的紫苏下入锅中,以微微的酸甜和辛香点缀着鱼汤的滋味;汤里的仔姜也发挥着重要功用,小小的仔姜不如老姜那么浓辣,但若有似无的温辣相当勾人。

熬鱼汤哪能少了紫苏啊? 来源/《拿一座城市下酒》

各种水生蔬菜也为湖区人民的餐桌送来清雅的滋味,一入冬,又是采摘洞庭湖藕的好时节了,圆润丰腴的洞庭湖藕用来煲汤最好,无需什么多余的调味,软糯鲜润就都融在这一锅汤里了;还有自西汉年间就是贡品的洞庭湖湘莲,剥好后和冰糖一起炖煮,也是餐间最好的解腻甜水,实在清爽“好呷”。

别被火辣蒙蔽了双眼

浓淡相宜才是湖南家常味

湘菜小炒在辣椒的使用上的确粗放大胆,“出湘”的湘菜大多会借此给予外地人强烈的味觉印象,因此这一特性也被过分地强化了。实际上,即便是顿顿小炒的长株潭地区,家常菜也并不以辣椒作为唯一轴心,辣更不是菜肴唯一的追求。哪怕是最能吃辣的本地老乡,下馆子时看到碗底过多的辣椒也略感遗憾,感叹终归还是自家灶头才能做得出一桌滋味齐全的好菜,这过分“蠢辣”的菜,一点也不香啊!

浓淡调和才是湘菜的全貌。 摄影/毛豆豆豆豆豆

不辣的荤食,在湖南人家的厨房里有不少解法,生炒之外的蒸就是其中的重头戏。正月里,一道腊味合蒸是最有面子的待客菜,腊猪肉、腊鸡、腊鱼等腊货齐聚一堂、分量十足,以鸡汤和着豆豉等调味料下锅清蒸,厨房里都飘满腊味的咸甜香;扣肉在湖南也很普遍,只不过与江南一带的梅干菜扣肉又略有区别,扣肉盖着的是杂菜或卜豆角,且每一块肉都更偏厚,以脂香融化豆角的干香;还有最最简单的一道肉饼蒸蛋,仅淋上一点生抽和茶油就极致鲜美,拌饭吃简直不要太香。

扣肉、晒肉、蒸肉...... 小炒之外,湘菜的荤食仍有无穷解法。 摄影/焦潇翔

浓淡皆有的湖南土菜里,除了辣炒之外不乏很多清口的素菜,其中清炒丝瓜最见功力——很多在外的湖南游子,都复刻不出妈妈炒的一碗“满分”丝瓜,极致绵密的口感和鲜甜的汤汁,是这道菜的灵魂;还有热腾腾的糯米蒸藕丸,也是童年记忆里每一次红白喜事翘首以待的美味,糯米晶莹剔透,猪肉香气扑鼻......夹起一粒咬开,还会发现脆爽的莲藕块藏匿其间,吃起来相当有妙趣。

极其清甜的清炒丝瓜。 图/图虫·创意

即便来到专精于鲜香热烈小炒的衡阳、长沙,早起穿梭于街道间,也能闻到格外不同的肉汤香——衡阳清晨的路边,人人都抱着一碗鱼粉大快朵颐,汤头奶白的鱼粉从长相上非常的“不湖南”,却是衡阳早餐界毋庸置疑的明星;长沙粉店里的招牌爆款,也是一碗只加猪油、酱油的肉丝粉,夹上几口粉,再端起碗来把浓郁的肉汤嗦上一大口,平平淡淡却是人间真味。

长沙米粉温润妥帖,适合大多数人的胃口。 摄影/阿朱

当湘菜不再爆炒,

能开发出多高的境界?

翻开时间的卷轴也可知,“不辣不湘菜”是个伪命题,在辣椒传入湖南之前,湘菜的舞台并不是“辛辣爆炒”的天下,翻开湘菜大师石荫祥上世纪出版的《湘菜集锦》也可得见,当年被收录的湘菜,几乎一半以上都没有辣椒的出现,在辣之外还有相当广阔的天地。

湘菜“庙堂之上”食不厌精的一面,就藏在这烟火十足的潇湘大地之中。把目光放到株洲,百年前美食家谭延闿曾从这里走出,由他创制出来的祖庵菜追求技法上的极致,是推动湘菜进入八大菜系并获得重要地位的肇始。中间祖庵菜一度短暂失传,但近几十年,多位湘菜大师结合传承、菜谱与当下的食材与做法,又逐渐将祖庵菜发掘出新的境界。

祖庵菜选材极其精细, 只以菜胆部位成就这一道佳肴。 图/汇图网

不同于湘菜热炒的争分夺秒,祖庵菜极其舍得在时间上下重注、在平凡的食材上精益求精,每一道菜品从食材准备到出品至少需要3小时时间。譬如一道祖庵菜心,只取最柔嫩的菜胆部分,近百斤的白菜中才能挑选、凝练出一小盘美味,还有只取豆腐芯和着鱼肉搅打出的祖庵豆腐,软滑细腻到了极致,尝其味而不见其形,这样的风味是数不尽工具与配料成就的,甚至包裹着豆腐的浓郁高汤也是集火腿、瑶柱、老母鸡、猪大骨、口蘑等风味食材花数小时熬煮而成。

祖庵冰糖肘子,口感肥而不腻。 摄影/哲哲呆不住

祖庵菜也证明着,湘菜菜色在辣炒之外,更不乏煨、炖、蒸的做法,而且不止取材于各式鸡猪牛肉和腊味,还不乏对稀有食材的调动:祖庵赛熊掌、祖庵桂花蹄筋、祖庵羊掌煲......无不呈现着湘菜的高峰境界。

没有辣椒的不一定不是湘菜,只吃辣椒也绝不是湖南人的日常——浓妆淡抹皆相宜,酸甜苦辣滋味齐备,才是本地老饕们日复一日的完整幸福。

湘菜里藏着生活百味。 摄影/毛豆豆豆豆豆

文 | 阿智

图片编辑 | 阿智

首图 | 视觉中国

封图 | 图虫·创意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