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延津遗忘的原始村落,村民到庄稼地都是开着“飞机”绕邻村通过

来自河南漫话农事 2024-07-30 18:01:22

在S219公路东侧一公里许,有一个一千多口人的村落,由于村里通往庄稼地的道路如同沼泽,车辆行人根本就无法通行,村民们从事耕种只好从镇上绕行好几公里才能到达,尤其是雨季路河不分,村民们说,这样的路只有开“飞机”才能通过,否则望路兴叹吧!

本村落曾是邻村都非常羡慕的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种植业的年代,本村以种植棉花而闻名,村长张修学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农艺师,他用自己所学特长带领村民靠种植棉花致富,在他的指导下,夏棉产量连年增收,农民收入是稳步增长,提起他村民们是双手称赞。

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为他们付出努力的公仆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他辞掉了村里的工作,但是仍然不忘指导全村的农业生产,并且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在作物育种、新产品推广种植等方面大显身手,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村里的这片热土,用技术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相邻的东袁庄村,通往庄稼地的都是水泥路

如同沼泽地的农忙路

时光飞逝,如今已来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各项惠民政策也慢慢落实,邻近许多村通往庄稼地的土路也都变成了宽畅的水泥路,机井也都配上了水泵,而唯独这个村却如世外桃源,像一个原始的部落而无人问津。土地没有单位开发,村民们就自发筹资,按耕地面积,采用分摊的方法将机井配上水泵,没有机井自己打,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是国家配套上的呢!

在水坑里成群结队嬉戏的小蝌蚪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机械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也日新月异,各种机械进田作业也成了常态化,田间的小道已不再适应现代的农业生产,但是土地开发好像与该村无缘,村民们只好在坑凹不平、颠簸泥泞的“水泥”路上深深守护着那片赖于生存的土地。

这样的坑塘一路不知其数

看到村里通往庄稼地的羊肠小道,积水涟涟,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那种举步维艰的场景,只有喟然长叹!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二十一世纪了竟然还有这样的“水泥”路,还有这样的落后村落。

此情此景,村民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伤!修桥修路也不是小事,村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但是,到田地耕作、管理庄稼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只不过是选择了另外一条捷径,那就是从邻村东袁庄绕过,这就意味着要多走七八里的路,这也是村民们无奈的选择!

有人说,中国农民最善良,他们用双手书写着勤劳与坚韧,用汗水浇灌出了丰收与希望!尤其是这个村落的农民,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他们看到邻村搞开发,电价降了、路好走了、村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再看看脚下的泥泞不堪,浇地时配电室如同蛛网的电线,合闸时恐慌的心跳,心中顿时充满了愤怒之火。

到镇上的路被堵成了人工天河,这条路每天都有工作人员通过

村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天到地干农活时能走上真正的水泥路,浇地时能用上刷卡的电价就足矣!

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让这个被遗忘的村落旧貌换新颜,犹如凤凰涅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