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美诗五首: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

初衣胜诗词 2024-08-11 18:18:44

早秋绝句五首赏读: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公历八月,农历七月立秋之后,迎来了传统的秋季。农历七月被称为孟秋,早秋,但是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作“新秋”。

新秋一是指的又一轮新的秋季到来。二是指的,此时的秋天给人清新之感。三是作为一年,七月是下半年的开始,有一种新的起点的含义。

而早秋在自然上也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随着太阳南行,夜晚逐渐拉长,暑气逐渐消散,迎来了凉爽的秋风秋雨,让人身心重振。而经历过炎热酷暑煎熬的人们,早秋的风是那样宜人舒爽,让人重新抬头,面向广袤的未来。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东晋 · 陶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陶渊明在44岁那年,已经回乡隐居四年之后,夏季六月的一场火灾,让存身的九间草屋和草屋边的农田,化作乌有,这个盛夏,他和家人寄居在流经村落的一条船上,度过着蒸腾闷热且内心焦灼的夏天。因为盛夏是不宜重新构建房屋的,要等到凉爽的秋季到来。

陶渊明无数次徘徊在断壁残垣间,其间的伤感可想而知。

不过秋天终于到了。

那天边的月亮,显示着七月早秋的到来,这是七月上半旬。凉风起,月将圆。

他站在故园边,那经过早秋风雨和夜露滋润的土地,在灰烬之上,茁生了新意。

荒芜的土地上,有果树的苗和春秋的小蔬菜,自然露出嫩叶和芽,这是经历劫难后草木顽强的生命力,给他带来的莫大的欣慰和欢喜。

他站在故园上,看着依旧大半荒芜的土地,重新想象着花木扶苏的场景。只是这里,树木大多枯槁,不能林落,那原先寄居在树上的鸟类,他的朋友,还没有归来。

或者它们也在不远处遥望吧。

从可以拿俸禄的官员,到靠辛苦耕耘养活自己的农民,陶渊明从来就没有后悔过。

他是大地之子,就算遭遇了这样的灾难,他依然想的是重建乡村的家园,并将这些磨难看做生命本身的体验。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

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韦应物《玩萤火》

萤火虫,出现在晚夏早秋,多湿润,生态良好的地方。

古人认为萤火虫是高温高湿状态下,水草在水中腐化而产生的。也有一定道理。

因为晚夏早秋,草木盛极而衰,而多雨水超时的地方,会出现成群的刘瑛,流光飞舞。

所以流萤的出现,往往标志着秋天的到来。

不过能看到萤火虫的地方,是要僻静潮湿,草木蓊郁,好在唐朝人并没有那么害怕阴森的环境。

走在林荫路上,看见流萤飞舞,在有月光的地方,萤火虫的光变得暗淡,而在有竹林的地方,萤火虫流光闪耀,给阴森的夜晚带来一种瑰丽奇丽的森系美。

孩子们喜欢萤火虫,而大人在这样梦幻的缭绕下,也忍不住伸出手来,左右环顾。

天上有星河璀璨,但是在人间,也如天上啊,这萤火虫带给的梦境和真实的美,让人热爱自然和生活。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

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唐 · 刘得仁《村中闲步》

早秋时段,可能白天还需要避开高温和强烈的光照,但是夜晚,却比盛夏凉爽。

早晚之间,多了悠闲散步的人。且这种悠闲是真实的。因为凉风带来舒爽,若是在盛夏,只怕夜晚也要拿着扇子,边走边流汗。

所以高温的压力减轻,人也自然舒缓轻松。

这不,这位刘兄,是和村民一起到水边,对方可能是想看看水边网里的鱼获。

走到河边,月亮照在柳树上,因为凉爽,那月亮的光辉仿佛也变得清凉。

乡间的生活如此舒缓,渔人慢慢下水起网,不用着急,本来就是为了一顿额外的美餐吧。

而诗人的眼睛朝水面看去,那水上的白色的水鸟,双双舒展着翅膀,在水面旋飞,然后朝着远处的山峦飞去,越飞越远。

这里的生态极好,农民的生活,至少是在这早秋,和自然一样悠缓的。

在这里待长了,仿佛城市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空间,反而不那么真实迫切。

乡间的生活和旅游从古到今具有治愈城市生活焦躁紧迫的效果。在这里放松身心,感知自然的美好,松弛身心。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晚唐 · 黄滔《秋思》

早秋时段,如果你坐船旅游,会看到领略不同的浩渺。

这是行船至洞庭湖,在唐朝,洞庭湖有码头,连接长江水系,是南方向北方一条重要的水上航线。也只有在早秋时节,洞庭湖呈现一片宜人的宁静,因为梅雨已过,肆掠的梅雨和台风带来的恶风大浪,已经停歇。

早秋时段,也会有风雨,然而风雨之后,是西南风盛行,吹胀高帆,让北行的人顺风顺水。

而早秋的夜晚,洞庭如海,明月光满,水天澄澈,李白曾有且将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浩瀚诗章。

而这里黄滔显然是知道李白的名句。

不过他的写法更为深邃古朴。

谁人爱这浩瀚无垠的月色,只是静静坐在停泊的船头,享受月光和万物入怀?这当然就是他啊。

和李白的好动不一样,他安静的坐在船头,融入浩瀚的夜色月色和水色,深爱原本无须狂放,就是全身心融入。

“黄省文书分道山,静传钟鼓建章闲。

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 北宋 · 苏轼《入馆》

这是苏轼在早秋游览皇家山林的诗。

这里有宫廷的宫殿,但是因为是行宫,游人罕见,所以山水和建筑显得格外幽静庄严。

站在高山建筑上,可以看到早秋开阔的景色,看见风从远处吹动树冠,一浪一浪的绵延过来。这里用玉树,是指的树木挺拔茂盛,且还依旧具有夏天的青色。

这应该是立秋日,当秋风吹过来的时候,风从这座宫殿传递,而后奔赴人间。

而人间新一轮的秋季,从此启动。

这首诗壮阔清新明丽流荡,且又典雅,当然也含着政治的意蕴。

“平野宽无际,层云拨不开。

晓容收雨后,凉意送秋来。”宋 · 邓深《野外新秋 》

这是早秋在旷野平原上,看到的壮阔云景。

平野无边无际,而天上的云层厚重,连接天边。这是一场暴雨的前夕。

不过,很快这场雨就落了下来,且时间不长,大概是拂晓到上午的中间时段。

随着雨停之后,就是凉爽的风或者空气萦绕在人身边。

一阵秋雨一阵凉,这是早秋风雨带来的季节降温。

站在原野上的他,应该是满怀欣喜和舒适的。因为那无尽的田野上是生长着水稻,秋来了,稻子也快成熟了啊。

自然送来了凉爽宜人的秋天,送来了令人喜悦的丰收。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