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

文化学者黎荔 2022-07-25 00:40:41

作者:黎荔

观察一种植物,除了拍照,你要学会调用其他感官,比如嗅闻,比如触摸。打开所有感官,我们就能在观察时得到更多细节。比如树皮的纹理、叶子的形状、叶脉的形态,花朵除了正面,背面也得观察,很多辨识特征是看背面才出现的。触摸一块树皮,根据树的品种和树龄的不同,树皮的触感也是各种各样的。触摸一片树叶,或软薄柔嫩,或肉质肥厚,或厚韧如皮革,有的叶子有一层薄绒毛,细细茸茸的,又密又多,有的叶子边缘有微齿状构造,会割人皮肤。触摸一朵绽放的小花,触摸它的柔软及芬芳。触摸一枚果子,用手指来感受软硬老嫩,判断果子的成熟度。

一个人拥有灵敏的触觉是一件多美妙的事情啊!我们靠着手指的触摸,可以感觉到所碰触物体的形态、冷暖、精细、软硬、厚薄、钝锐、凹凸等等,除了帮助我们识别事物、作出判断,触觉还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愉悦感和幸福感。

我一直觉得“触觉”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感官,人的肌肤指尖,似乎有一条路,可以直抵内心,当“触觉”之门被真正打开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受到那来自生命内里的颤动。那些触摸获得的微妙感受,就像指纹识别录入一样会被存储,以后闭眼就能回忆起来,那种感觉会长留心中。

实际生活中,触觉这种基本感觉,虽然由我们人类遍布全身、面积最大的人体器官——皮肤所感知,但因为我们太惯习了,反而容易倦怠,变得不那么敏感。另外,我们有可能刻意压抑了触觉的需求,长期以来,让自己的皮肤处于饥渴状态,心灵也由此陷入孤独的困境。上个世纪初叶,“皮肤饥渴症”的概念被引入,人类需要每天进行皮肤间的接触才可以更好地发育。现代科学发现,在一块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这为通过触觉传达信息,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我们对拥抱、亲吻、抚摸等身体接触的需求最早源自母亲。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除了需要母亲不断的奶水、还需要母亲不停的爱抚。如果一个婴儿出生以后很少得到妈妈的爱抚,那便会很糟糕,因为他的自律系统会变得很敏感,因为过分激活交感神经,他们长大后的副交感神经特别脆弱,不懂得平衡内分泌和情绪,所以特别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在幼年时期,双亲的抚爱,特别是母亲的抚爱,不仅对身体的发育,皮肤的健康,由触觉所带动的整个感知能力的提升,都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在心理的健康发育方面,尤为重要。

其实不光是人类,哺乳动物也很看重这点。记得家里的母猫曾经一窝生下了两只小猫,我经常看到母猫来回的在舔她的儿女们,开始我还以为只是替它们清洁,后来才渐渐懂得猫妈妈这么做,更重要是表达亲密关系,让幼猫安心成长,不致活在荒野的恐慌中。带有爱意的身体接触,特别是抚爱,是一种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

一只和你建立了亲密关系的猫咪,是会乖乖地让你抚摸的,甚至把最柔弱的肚皮都让你触碰。而你一次次抚爱一只胆小又容易紧张的猫,小心翼翼地,从猫的头部、下巴,嘴角、脸颊两侧到背部等地方,用手掌去覆盖猫的身体,轻轻地顺着毛抚摸,以催眠一般的轻柔动作,你们之间也是在更深地建立链接。人也是这样,关于增进依恋感,找个肩膀靠一靠,心疼地摸摸头,宠溺地刮刮鼻子,走路的时候手牵手,在另外一个人的臂弯里睡觉,所有这些抚摸都有助于形成依恋感和亲密感。而那些不会轻易去拥抱别人的人,因为缺少拥抱,因为不能体会和享受肌肤接触所带来的安全和舒适,他们无法与他人分享生命的快乐和忧伤,他们把自己冰冻起来,活在这个世界上孤零零的无枝可依,无法让狂热、偏激、暴戾、抑郁的心情平静下来,变得柔软一点。

其实,能以为安慰的,是伸出手,摸索到另一只手紧紧握住,以驱散孤独。重要的不是那些拥抱和抚摸,或者说,不仅仅是那些拥抱和抚摸,而是它们所含的无穷意味。我们现代人也许过分强调了自己与动物的不同,过分强调了我们人类乃万物之灵长,我们忘记了,我们原本与动物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摸一把发热,按住脉口突突跳”的“实在东西”。我们长大了,我们的知性发展了,我们变得世故聪明了,却丧失了孩童时代那种把生活一整块儿吞下,把一切水乳交融在一起感知的能力。那个时候,当我们触摸到母亲的身体,就触摸到了天堂。那个时候,作为初初来到人世无依无靠的婴儿,我们只想触着母亲肉身的温暖,触着母亲呼吸的起伏,深深地沉浸在亲密无间的连接中。

昨夜,定是母亲来梦中抚摸过我,

那粗糙的手心,至今我的脸上,

还残留着青菜萝卜的气息。

好想抱着她,闻一闻家乡的味道。

问一问她腰椎痛好些了没有,

这个夏天是否有洪水和台风,

可我只看见一剪苍老的背影,

在我伸着胳膊也触不及的地方。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