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封信消灭180位军官,为何去世5个月后,央视才公开他的身份
1919年,一个浓眉大眼的小男孩出生了,他叫陈涛。长大之后,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的陈涛,内心始终有着强烈的救国救民的情怀。陈涛知道要想改变中国人的命运,就要读书和参与革命,才能使中国走上独立的道路。14岁的陈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在学校里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先进思想。
在学校里有一些老师是共产党员,平时上课之余,老师们经常向陈涛等同学传授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在这些老师不断地宣传之下。年轻的陈涛等学生们心中,早已埋下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种子。在大学毕业以后,陈涛为人民服务,拯救国家与水火之中的信念越发的强烈,而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起初陈涛的工作只是为组织写一些宣传类型的文稿,可在工作的同时大家都发现,陈涛既能写又会说,同时还有很强的领导能力,而这也引起了组织的重视。有一次陈涛的上级找他谈话,问他,陈涛,最近的工作如何?陈涛回答道,领导,还可以,平时写写文字也比较清闲。
这时领导细细打量了一会这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接着缓缓地对他说道,组织对你之前的工作很满意,如果在未来有更加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你会认真的完成吗?
而陈涛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领导,我自小就有一颗拯救中国人民的内心,而加入中国共产党更是我最为自豪的事情,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完成。领导看着他,浮现出一丝笑意,接着郑重地点了点头,对他说道,你知道,最近日军对我们的侵略越来越严重,为了阻止他们的行径,我们需要一些同志,进入敌军内部去挖掘他们的情报,而这项工作十分的危险,你能做好吗?陈涛挺了挺身子,提高了音量,回答道,领导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去完成这项工作。就这样,从这一天起,陈涛的身份由一个文职人员变成了危机四伏、潜入敌军内部的地下党员,而他的真正工作才刚刚开始。从1940年开始,陈涛开始了他的潜伏生涯,而他最初的工作,是要和游击队一起,前往山西和河北等地寻找能打入敌军内部的通道。
程涛和一群游击队走在农村的荒郊野岭外,几位成员都是口干舌燥,走了这么久也没看见有一丝有用的线索。正当他们准备原路返回时,十几位穿着大袄子,身上别着砍刀的粗壮男人将他们围了起来。为首的一个大胡子男人问陈涛,你们是干什么来的?陈涛并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是说我们来这边是为了寻找之前走失的同伴。
大胡子男人随即大笑道,碰到我们算你们倒霉,赶紧交点银两出来,否则就别想走了。
而陈涛等人都表示自己身上没有钱。于是这伙土匪便三下五除二地将陈涛等人绑了起来,准备押回山里。一路上都非常难走,到处是各种泥泞的小道和充满杂草的道路,走了大约20多分钟以后,这伙人终于来到山口入口处的位置。土匪们将陈涛等人押回了山顶的寨子里,将他们关在一间小草屋内。平日里陈涛的工作就是给他们砍柴干活,平常的工作除了劳作,就是为这些土匪们服务。而陈涛等人眼看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获取情报的任务,根本没有进展,不免变得越发的焦急。自己和几位游击队的成员,虽然在这里没有受到生命上的威胁,但组织那边仍然在等待着他们的情报,时间拖得越久对于组织来说就越不利。
就在他们思索着,如何才能从这个山寨里逃走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几个星期后的一天,正在山寨里的空地上劳作的陈涛等人,突然听到了连续的枪响。而在山寨里的土匪,也听到了这突如其来的响声,便派了几个人到门口查看。
可是左等右等,这几个派出去查看的土匪仍然没有回来,剩下的土匪头子们在里面也按耐不住了,准备一起前往门外查看。可他们刚走到门前就大惊失色,外面是一队队装备精良的日本军队,手里拿着各种机枪和火炮。为首的日本军官对翻译说了几句话,接着翻译说道,这边日本皇军在附近的村落里扫荡,你们赶紧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并且一个也不准走。土匪们看到这种情形都是吓得不敢说话,因为平日里他们为非作歹,也只敢欺负欺负周围的村民,碰到拥有各式装备的日军,顿时失去了平时的嚣张气焰。在山寨里劳作的陈涛等人,开始还以为是解放军打上门了,没想到是日军。陈涛和别人的惊恐不同,他却是十分的开心,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正愁自己的情报工作,连一丝丝头绪都没有看到,而此时对他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山寨里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日军搜刮完了,而看到这番景象,土匪里的一些成员也纷纷开始表明立场,说愿意加入日军,跟着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为首的日军军官和翻译,看到这番景象都是放肆大笑,并对他们说道,有愿意加入的来多少算多少,我们保准你们吃香的喝辣的,只要你们能老实的给日军干活,给日军指路。而陈涛也在这场混乱之中,顺利地加入了日本军队。可是日军内人数众多,刚刚加入日军的陈涛,只是底下最小的一个士兵。可是颇有才华的陈涛,没事就和这帮日本士兵们聊天,并给他们介绍中国的历史故事,这帮日本士兵都是听得津津有味。同时由于陈涛会写文章,没事的时候,日军还会让他写一些告示之类的,久而久之陈涛也混了一个小小的军官职位。
可时间一长,陈涛也发现,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这些最底层的士兵,根本不能获得任何有效的情报,组织那边仍然在等着自己给他们输送有用的信息,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陈涛心中灵光一闪,既然没有机会,那为何不自己主动创造机会呢?在一次外出去县城办事的时候,陈涛撇开了其他几位日本士兵。确定身后没有人以后,陈涛走进了一家小小的茶馆。而这里正是陈涛与组织的联络站。陈涛在茶馆里扫视了一番之后,走到了靠窗户的一个桌子前。而在对面正坐着一个头戴帽子,手拿报纸的中年男人。陈涛坐在桌子前向旁边招呼,小二,来一壶龙井,小二立刻回答道,好嘞。而此时这个手拿报纸的中年男人,缓慢地将报纸放下,用戴着墨镜的眼睛盯着陈涛看了一会儿,低声说道,最近还好吗?陈涛点了点头,随即把自己手中的那份报纸,递到了中年男子的面前,并对他说到,最新的报纸,你看看。中年男子打开报纸以后发现,报纸上写着几个小字:需要情报,以此突破。
男人对他点了点头,并说道,周三再见面。此时小二已经将泡好的龙井茶端到了陈涛的面前,陈涛谢过小二,淡淡地抿了一口,看向窗外。
周三这天下起了大雨,县城内冷冷清清,陈涛打着一把旧雨伞,小心翼翼地又来到了这家茶馆。在靠窗的座位上,一位年轻男子已经坐在了那里,陈涛一言不发地走了过去,慢慢坐下。那位男子将手中的报纸递给陈涛后便离开了,陈涛带着报纸走出茶馆,找了一块空地,将报纸打开。在报纸内,陈涛看到一个信封,他将信封中的信纸取出,上面写的正是我军布置好的场地以及计划安排,陈涛满意的将信纸放回了信封内。陈涛带着这封信件回到了日军驻地,一进驻地他就走向了日本军官的办公室,在日本军官的办公室内,他对眼前的日本军官说道,大佐,刚刚我的线人发来了一封信件,里面正是共党布置的村落位置,以及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眼前的日本军官,让身旁的翻译告诉他这封信件的内容,翻译一五一十地将信件的内容说给了日本军官。日本军官满意地笑了笑,随即对手下说道,带一队人马立刻前往信件说的位置,看看这个陈涛说的是不是真的。而当这队日本士兵到达信件中的村落时,共产党为了让信件的内容看上去更加真实,还在村落内布置了仓皇而逃的假象,并在村落中留下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设备和文件资料。日本军官带着这些文件资料和一些零散的弹药回到了日军驻地,十分的满意。
自此之后,组织经常向陈涛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而陈涛正是凭借着这些情报,慢慢地在日本军队内树立了威信,并一步一步做到了情报科科长的位置。
他正是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骗过了日军的眼睛,一步步地往上爬,并获取了许多重要的情报。他在与日军的各种各样的饭局上获取了无数重要的情报,为我军的行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在每一次饭局中,陈涛哪怕喝得再多也要保持三分清醒,因为他知道绝不能忘记自己真实的身份。当然,每天行走于刀尖之上的陈涛,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十分危急的情况,如果处理得不得当,便会引来杀身之祸。有一次陈涛的前上司,中田在返回日本后寄了一封信件给他,信件的内容是说在离开中国之前,他曾想前往陈涛的家中找他喝酒,却没有找到他所给的地址,十分气愤说要和他绝交。而陈涛看到这封信件后,内心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之前中田曾问他的家庭地址,而陈涛只是随便编了一个地址告诉他,没想到中田居然真的找上了门。
陈涛立刻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组织,组织担心他的安全,命他立即撤退,可陈涛却知道,自己费尽心思才打进了日军内部,如果就此撤退,那一切的情报来源都将会中断。因此他又和组织说,中田既然已经返回日本,不在军队担任职务,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他还是选择留下来继续从事他的情报工作。而这之后陈涛在自己的情报工作中也变得更加小心谨慎,避免出现任何纰漏。时间飞转,已经来到了1943年,而此时的陈涛已经在日本情报工作工作了三年,他在日军情报部门内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在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日军也越发的疯狂和嚣张,在此时准备实行更加残酷的扫荡计划。
这天陈涛和几名日本情报部门的高官在下班以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前往了基地外的一座饭馆。这家新开的川菜馆,据说厨师非常的厉害,炒出来的菜味道也非常好,几人听说之后便准备来尝试一下,日本军官还带了几瓶洋酒,准备大肆畅饮一番。
不一会儿两辆日本军车便停在了川菜馆的门口,陈涛先行下车并拉开了车门,车内几个身着制式军装的日本军官缓缓走了下来。走在前面的这位日本军官拍了拍陈涛的肩膀对他说,你太客气了,走,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家新开的川菜馆味道如何。而陈涛立刻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大佐,您先请。几人便一前一后地步入了这家饭馆之内。新开的川菜馆内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到处都是慕名而来的顾客。这时一位身着旗袍的服务员走了过来,说道,几位先生,2楼的包厢已经为你们定好了,这边请。
日本军官盯着前面这位婀娜多姿的服务员,并对陈涛大笑道说,你们中国女人就是好看,又问陈涛你结婚了没有啊?陈涛一边附和着日本军官,一边摇头说,平日里为日军工作就够忙的,哪有时间找女朋友啊?日本军官又是一阵坏笑,对他说道,下次给你介绍几个日本女朋友。而陈涛一边打着哈哈,一边走进了包间内。几人坐下之后,陈涛便说道,大佐,这家川菜馆味道十分的好,我也提前联系过了厨师,让他把店内最招牌的特色菜都给咱们上一遍。大佐点点头说道,还是你小子办事放心,在情报科我最看重的就是你。想当年你刚来的时候还是什么都不懂呢,但是这么多次的行动中,就你提供的共军情报最为精确,你小子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啊?
此刻的陈涛耳边悄悄滑落了几滴汗珠,随即他点燃了一根烟,对大佐说道,我哪有什么秘诀啊,还不是靠咱们情报科的威望,我才能在当地获得这么多有用的线人。
大佐随即哈哈大笑的,你小子不仅情报工作做得出色,而且还这么这么会说话,不多说了,来咱们喝酒。让手下将所带的两瓶洋酒都拿了出来,每个人的酒杯内都斟了满满一杯。几杯酒下肚之后,大佐和陈涛的脸上都是满面通红,喝得畅快淋漓的大佐对陈涛说道,我们皇军下个月要开展新的扫荡计划,而且这次行动可特别了呢。陈涛好奇地问道,哦,和之前不一样吗?日本军官说道,这次为了观看我们的战绩,皇军特别派出了180人的观战团来观看,其中还有5名大佐和一名少将。陈涛立刻附和道,皇军威武,大佐您到时候肯定也会升职,扫荡的地点就在咱们周边吗?日本军官点点头说道,是的,就在附近不远处的村落,下个月我们就能看到这场精彩绝伦的战斗了,话一说完便又拉着陈涛开始喝起了酒。
而他不知道的是陈涛其实并没有喝醉,他将这些日本军官所说的地点以及作战方案全部牢牢的记在了心中。半夜十一点多钟几人喝的是酩酊大醉,陈涛扶着日本军官一起走出了川菜馆,在门外,日本军车已经等候在了那里,而陈涛则说自己要醒醒酒,慢慢的走回去,日本军官也没有多作挽留,便对他说道,小心点然后就走了。陈涛趁着夜色走向了自己的秘密住所,而在这里虽然夜晚如此的冷清,但他却没有丝毫感觉寒冷,只披了一件薄外套,点了一盏灯,拿出信纸,将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全部一五一十地记载了信纸上。写完之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塞进了信封,并认真的检查了一下信封的封口,然后牢牢的将封口粘住。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又来到了那家茶馆,将这封信封塞在报纸之中,交给了茶馆里坐在对桌的那个男人。回到日军驻地之内,还未酒醒的大佐,看着陈涛便笑呵呵的说道,昨天的洋酒可真是带劲,川菜的味道也不错,下次有好地方你还得带我们去。
而陈涛也附和道,是呀,大佐,您带的洋酒劲儿太大了,我到今天早上都没缓过来,差点就睡过了。大佐立刻哈哈大笑,说到还行还行,比你们中国的白酒还是差点,下次我们还是喝白酒。几天之后,在共产党的指挥部内,陈赓也看到了这封十分重要的信件,他对手下说道,这次的情报十分的重要,也是陈涛同志拿性命换来了,我们不能简单的打草惊蛇,而要一步一步的让日军进入我们的陷阱之中。在陈赓将军的部署之下,我军作出了严密的计划,而在日军前几次突袭之中,都发现我军防守竟然十分的薄弱,似乎根本没有料到日军会做出这样的进攻,因而大大放松了警惕,而这也恰好中了陈赓将军的陷阱。
因此在最后一次进行扫荡之时,日军根本没有做任何的规划和部署,派来了180人的观战团进行观战。我方在陈赓将军的指挥之下调集了大量兵力,在日军进入包围圈以后,立刻开始进行射击,将所有日军都歼灭在内,包括其中180人的观战团。这场伏击战最终以我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而日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他们后来的失败奠定了基础,在这场战斗中陈涛同志做出了巨大的功劳。正是由于他的这封信件才将日军的作战计划透露给了我方,也为我军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日常的卧底工作之中,陈涛看上去十分风光,吃香的喝辣的,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每一次的出行都暗含着危机,一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除了危机四伏的卧底工作之外,陈涛还要面对的是父母,家人以及乡亲们的不理解和白眼。
他们的心中陈涛是一个走狗,是为日军服务的汉奸。因此在陈涛进行卧底工作之后,立刻断了与父母以及家庭的任何来往,每日只能孤身一人行走在刀尖之上。当多年以后回到家中时,父亲看到陈涛身上的日本军装,依然对他破口大骂,直到后来陈涛进行了多次的解释,父亲才明白自己的儿子原来是一个大英雄。1982年,63岁的陈涛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了一个平凡的老头,终于可以享受晚年的时光,在太阳底下静静的晒太阳和下棋,不用独自隐秘在黑暗之中。在2008年,89岁高龄的陈涛老人离开了人世,而他这些年危机四伏的卧底生涯也鲜为人知。
直到中央电视台所播放的《和平年代》播出时,大家才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位靠着一封信件,帮助我军歼灭了180位日本士兵的大英雄。为了保护这些英雄们的人身安全,他们的工作档案一直都没有被公开,这也是为何陈涛老人去世5个月之后,他的故事才被中央电视台所报道。这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以及这些独自走在黑暗之中的地下党员,靠的是一颗坚定的信念,以及对我党的忠诚才能完成这些艰巨而困难的任务。时至今日,这些伟大的党员依然用自己的故事照耀着如今的年轻人,告诉他们,只有理想和忠诚才是人生最终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