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一企业研发组织工程角膜有望明年临床试验

掌上青岛 2024-08-29 06:57:24

青岛晚报2024年08月29日版面

研发人员正在实验室里工作。 刘卓毅 摄

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眼角膜移植手术。可是,缺乏眼角膜的问题,困扰着全球医学界。今年8月记者了解到,位于李沧区的一家企业研发的组织工程角膜有望在明年6月投入临床试验,届时将在攻克“角膜荒”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潜心研究组织工程角膜

角膜是眼睛表面最前端的一层透明膜,在维持视功能和保护眼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影响视力甚至致盲。角膜移植可以让很多患者增进视力或者重见光明,但眼角膜的缺乏,又是医学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国的角膜移植手术每年只有几千例,依然有数百万的患者仍在黑暗中期待重见光明。

如何寻找和制造出捐献角膜替代物,成为全球医学界的研发热点。在李沧区九水东路的耀州新经济产业园内,就有一家高新生物技术科技企业,专门开展组织工程角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8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耀州新经济产业园内,探访了这家潜心研究组织工程人角膜的企业——青岛彩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的研发区域内,记者透过窗户玻璃看见,生产人员正在GMP车间内进行无菌操作和使用各种设备。“他们在生产的,就是组织工程角膜。”公司总裁张峻崧告诉记者。

新产品有望明年临床试验

放眼全球,相当一部分国家都存在“角膜荒”。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全球科学界先后研发出多种角膜替代物,包括人工角膜、无细胞生物角膜和组织工程角膜。但人工角膜和无细胞生物角膜都是无细胞的“死”物质,不具备正常角膜的组织结构,因此无法修复损伤组织,也无法在体内长期发挥生物学功能,仅可作为临时替代物进行移植性治疗。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捐献角膜的高度匮乏问题,学者们将研发重心转向了组织工程角膜。组织工程角膜是利用细胞生物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及其新技术,在体外构建出的结构和功能正常的角膜组织。近年来,再生医学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体外构建出形态结构与健康角膜高度近似的组织工程角膜成为可能。

“组织工程角膜具有活细胞和正常的角膜组织结构,移植入后能替代缺损的角膜组织,可在体内长期发挥生物学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角膜病的目的。”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角膜移植后能使动物和人的角膜长期维持透明,是健康角膜的理想等效替代物。目前,彩晖生物已开发出可适用于微创式移植、国际领先的新型组织工程角膜产品,正在进行动物实验,有望明年6月投入临床试验。

李沧东部打造区域科创高地

近日,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要依托科创资源集聚优势区域,建设“青岛科创大走廊”,串联起蓝谷、崂山区、李沧区的科创发展,推动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深度融合、高效转化,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计划中专门指出,李沧区域内,市级优秀等级孵化器占比较高,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彩晖生物,就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2022年我们准备注册公司时,去国内很多地方考察过。”公司总裁张峻崧告诉记者,因为彩晖生物的首席科学家、技术发明人樊廷俊教授在青岛,公司最终落户青岛。彩晖生物选择耀州新经济产业园,是因为这里的内外环境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这里的办公楼层高6米,符合最高等级的生产标准;周边环境安静优美,还有饭店、商场等相关配套设施,科研人员可以安心投入研发;如今的李沧区东部是成熟居住区,很多员工把家安在了这里。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实习生 刘承杰

■深读一点

生物医药成李沧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青岛的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24条重点产业链中需要突破发展的新兴产业链。在耀州新经济产业园,还有很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像彩晖生物一样,在领域内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科技配套服务贴心,人居环境受青年人青睐,具有承接产业落地的能力……在科创大走廊规划中,李沧区被定位为“青创城”。作为承载了青岛重工业记忆的李沧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一招,也为发展指引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路径。如今的李沧区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早已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将着力在“产业培育、科技赋能、改革攻坚”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这不但意味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要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把发展产业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