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被骂蛐蛐皇帝冤不冤?他玩蛐蛐劳民伤财的程度,超后人想象

丰丰谈历史 2023-12-22 05:30:05

明宣宗朱瞻基有一个外号,叫做“蛐蛐皇帝”。

很多人觉得冤枉。朱瞻基玩蛐蛐,一不劳民,二不伤财,不过是一个不太健康的小爱好,怎么就被人指着骂了呢?

要知道,朱瞻基可是有名的明君呀,一手缔造了明朝的黄金时期,仁宣之治。

那么,朱瞻基喜欢玩蛐蛐,是不是真的呢?为什么明实录和明史,在这方面都没有任何记载?

玩蛐蛐真的是一个无伤大雅的普通娱乐,一点都不劳民伤财吗?如果是这样,朱瞻基去世之后,张太后为什么要把他的玩乐之物都给砸了?

朱瞻基被骂“蛐蛐皇帝”,到底冤不冤?

01、朱瞻基真的喜欢玩蛐蛐吗?

一提到朱瞻基被骂蛐蛐皇帝,很多人会说:明史是清朝人修的,这多半是清朝人抹黑明朝皇帝的。

但实际上,无论是清朝人修的明史,还是明朝的官方史料明实录,都没有关于朱瞻基喜欢玩蛐蛐的记载。

这两本史书里的朱瞻基,是一个传统的明君形象。他生活俭朴,体察民勤,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是宠妾灭妻,导致原配皇后胡善祥无过被废。

那么,朱瞻基玩蛐蛐的记载出自哪里,可不可信呢?

在明朝万历年间文学家王世贞汇编的《弇州史料》里,收录了朱瞻基的一道诏书:

敕苏州知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令他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后运自要一千个。敕至,尔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

一般来说,文人汇编的史料,大多数是道听途说,不能作为正史。

但这份史料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作者说自己从哪里听来的这个消息,而是直接把皇帝的诏书原文收录进来了。

听来的故事可能不是真的,皇帝的诏书,他们应该是没有胆量伪造的。

所以,这份记录,应该是可信的。

而《弇州史料》里的记载,并不是孤证。

在明朝万历年间沈德符编纂的《万历野获编》里,有类似的记载: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

《万历野获编》,被公认为明朝笔记中的上乘之作,是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史料,可信度相当高。

而且,这个记载还和前面《弇州史料》收录的诏书对应上了。

除此之外,明朝弘治年间进士皇甫录编撰的《皇明纪略》,崇祯年间吕毖编撰的《明朝小史》,明末清初查继佐的《罪惟录》等多本明清时期编纂的史书里,都记载了朱瞻基玩蛐蛐的事。

多方史料相互印证,朱瞻基玩蛐蛐的事,应该是真的。

明史和明实录出于为尊者讳的心态,以及为了打造朱瞻基明君的形象,特地隐去了这件事。

到了21世纪,考古学家们又为朱瞻基玩蛐蛐的事,找到了新的证据。

1993年春天,景德镇的人在盖房子的时候,在明代御窑厂东门遗址附近找到了一堆青花瓷片。

专家复原之后,发现这是一批精美的蛐蛐罐,上面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罐上绘有五爪龙。

在明朝,只有皇帝能用绘有五爪龙的器物。

这批蛐蛐罐,本该是做给朱瞻基本人的御用之物。

那么,它们为什么被砸成了碎片呢?

专家推测,这些可能是制造出来之后,被淘汰了的瑕疵品。送往宫里给朱瞻基使用的蛐蛐罐,比这些更精美。

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蛐蛐罐,哪怕是瑕疵品,都比故宫收藏的更精美。

要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没有一件从宣德年间传下来的蛐蛐罐。而北京故宫里,有宣德年间制作字样的蛐蛐罐,也只有一件。

那么,朱瞻基当年在宫里玩蛐蛐用的蛐蛐罐,都去哪了呢?

我们可以在明朝历经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5朝的重臣李贤所著的《天顺日志》里找到答案:

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吉之物,悉皆罢去。

朱瞻基去世之后,他的母亲张太后下令,朱瞻基平时用来玩乐的东西,全都砸掉扔掉。

朱瞻基的蛐蛐罐,自然也在其中。

02、玩蛐蛐劳民伤财吗?

有的人会觉得,就算朱瞻基喜欢玩蛐蛐,那又怎么样呢?这应该不是什么劳民伤财的爱好吧。

若是果真如此,张太后也不会把朱瞻基的蛐蛐罐都给砸了。

其一,朱瞻基玩蛐蛐,造成了家破人亡的惨剧。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事件。这件事,记录在明代皇甫录的《皇明纪略》,以及吕毖编撰的《明朝小史》里:

宣庙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跃去矣。妻惧,自缢而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缢焉。

意思是,朱瞻基喜欢玩蛐蛐,经常给江南摊派抓蛐蛐的任务,以至于江南的蛐蛐价格飞涨,买一只蛐蛐,竟然要十几金。

在枫桥,有一个粮长,为了得到一只上好的蛐蛐,居然自己所骑的骏马去换。要知道明朝的马可是奢侈品,一匹好马可能要花一个县令差不多一年的工资。

粮长把蛐蛐带回家之后,他的妻子觉得,这可是用马换来的蛐蛐呀,一定很奇特,悄悄地打开来看。

结果,蛐蛐跑了。

妻子害怕受到惩罚,自尽身亡。

粮长没了蛐蛐,完成不了皇帝摊牌的任务,又没了妻子,没了马,绝望之际,也自尽身亡。

有没有觉得这个故事很眼熟呢?

蒲松龄的名篇《促织》,上了课本,就是以这件事为原型的。

《促织》的第一句话就是: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直接指明了,皇帝的一个小小兴趣,会给民间的普通百姓带来多少苦难。

皇帝摊派的任务如此严厉,蛐蛐的价格又飞涨到这个程度,我们可以想象,这位粮长的悲剧并不是个例。

而除了这些比较特殊的家破人亡惨剧之外,朱瞻基玩蛐蛐,也给民间百姓带来了不少麻烦。

其二,朱瞻基玩蛐蛐,给江南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朱瞻基所在的北京,也是有蛐蛐的。但是,朱瞻基对北京的蛐蛐不满意,或者光凭北京的蛐蛐,不能满足朱瞻基的玩乐需求。所以他把抓蛐蛐的任务,摊派到了江南。

上文提到的朱瞻基的诏书:敕苏州知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令他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后运自要一千个。敕至,尔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这已经不是朱瞻基第一次向苏州要蛐蛐了。1000只蛐蛐,只是苏州一地单次的量。

这件事发生在宣德九年,朱瞻基去世前几个月。可以想象,在之前的九年里,朱瞻基光是摊派给苏州一地的任务,远远超过1000只。

再加上其他地方的任务,朱瞻基对蛐蛐的需求,估计能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只。

第二,朱瞻基对蛐蛐是有要求的,个头小的不要。普通的蛐蛐,并不能够满足朱瞻基的玩乐要求。

苏州离朱瞻基所在的北京,有1000多公里。以明朝的交通条件,即便是皇帝的车驾,也要走上近一个月。

这么长的时间,这么远的距离,蛐蛐在路上,一定有损耗。

所以,当朱瞻基要1000只蛐蛐的时候,地方上准备的蛐蛐,一定远远不止1000只,很可能是好几千只。

苏州知府当然不可能亲自去抓这几千只蛐蛐。就算苏州衙门里的人成天什么事都不干,光去抓蛐蛐,也满足不了朱瞻基的需求。

这个任务,只能摊派给百姓。

而抓蛐蛐,并不容易。

蛐蛐喜欢在夜间叫,等叫到黎明,就休息了。所以,要抓蛐蛐,基本上要趁夜出动,根据蛐蛐的叫声,判断它们所在的方位。

在明朝是没有手电筒之类的照明用具的,他们只能提着灯笼,或者借助月光的光亮照明,这又增加了捕捉的难度。

蛐蛐也不会乖乖待在一个地方,等人来抓。有的时候,千辛万苦找到蛐蛐洞,又是挖地洞,又是挖墙脚,又是往洞里灌水,好不容易把蛐蛐逼出洞来。

蛐蛐一跳,就跑没了。黑灯瞎火的,想找也找不到。

更别提,朱瞻基对蛐蛐的个头是有要求的,普通的蛐蛐,他不要。

很有可能忙活好几个晚上,一只合格的蛐蛐都抓不到。

抓蛐蛐这么困难,朱瞻基摊派的任务又这么多,前文说到的蛐蛐价格水涨船高,竟达到十几金一只,也就不奇怪了。

而被摊派了抓蛐蛐任务的百姓,负担有多重,也可想而知。

其三,养蛐蛐和运输蛐蛐的消耗巨大。

好不容易把蛐蛐抓齐了,这些蛐蛐从苏州运到北京,也不容易。

蛐蛐是独立生活的,把多只蛐蛐放在一起,会打架。也就是说,在运输的过程中,每只蛐蛐都要准备至少一个笼子。

蛐蛐对光照的要求很高,没有足够的光照蛐蛐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即便是今天,养蛐蛐也得讲究不能放在室内养。也就是说,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保证蛐蛐的光照条件,不能放得太拥挤。

蛐蛐对吃的要求也很高,每天要喂养多次,喂多了,或者喂少了,都会出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以明朝的条件,为了保证这批蛐蛐从苏州到北京的过程中不出问题,需要付出多少的人力与物力,消耗有多大。

而这些消耗,最终也是要由百姓来负担的。

03、写在最后

玩蛐蛐,一个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小爱好,居然能给百姓带来如此沉重的负担,甚至造成家破人亡的惨剧。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

这又让我想起了杨贵妃吃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句诗的背后,隐藏了多少荔枝运输的血泪。

古代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存储条件都是有限的,很多在现代人看起来轻轻松松的事,比如玩个蛐蛐,吃个荔枝,吃个海鲜,在古代,要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才能办得到。

所以,古人要求皇帝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有太多的爱好,就是担心皇帝的爱好会给百姓造成负担。

只不过,能真正压制欲望的皇帝又有多少呢?

再受赞颂的明君,在其治下,都有不少血泪史。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283
评论列表
  • 2023-12-23 21:51

    朱瞻基活着的时候可没有什么“宣宗皇帝”,哪来的“一时语云”[流鼻涕]

  • 2023-12-24 11:12

    这篇文章属实侮辱了以前卖蛐蛐的人,人家专业抓虫子,小编也就写小作文比较专业了。[得瑟]还有明朝已经有官道和运河了,运输很难吗?

    且把浓情当成是梦 回复:
    现代人从广州到北京坐一天飞机就能到了,坐动车也需要好几天,在古代,那种交通环境没有几个月是到不了的
  • 2023-12-24 10:10

    明代的言官逮谁骂谁,逮不到宣宗什么毛病,就骂他玩蛐蛐[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