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九院”)官微信息,该院研究团队已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基于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先天性耳聋基因疗法。具体而言,这是一款基于RNA编辑的新疗法,用于治疗OTOF基因(表达耳畸蛋白)特定突变引起的听力损失。
图片来源:上海九院官微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先天性耳聋患者高达2600万,中国每年新生约3万聋儿,其中60%与遗传因素也就是基因缺陷相关,严重阻碍了儿童言语、认知以及智力发育。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先天性耳聋的药物。现阶段,针对先天性耳聋的主要方法是植入人工耳蜗,但人工耳蜗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对语音接受理解受限,且音乐感知能力差。
据研究的牵头者、上海九院吴皓介绍,OTOF基因突变是导致先天性耳聋常见的病因之一,常引起儿童重度至极重度或完全听力损失和言语障碍。另有数据显示,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婴幼儿听神经病中,OTOF基因突变频率高达41.2%。
近年来,基因疗法在遗传性耳聋治疗方面已展现出极大潜力,对于OTOF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一种基因治疗策略是使用腺相关病毒(AAV)将正常的人源OTOF编码序列导入患者内耳毛细胞,使毛细胞表达正常功能的耳畸蛋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听力。今年1月,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也初步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帮助若干名患儿获得了稳健的听力恢复和语言感知能力改善。目前患儿最长的随访时间已达1年以上,患儿已经可进行日常对话,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疗效的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
去年11月,吴皓团队与辉大生物杨辉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采用单个AAV为载体携带自主开发的CRISPR/Cas13 RNA单碱基编辑工具(emxABE)在人源化OTOF Q829X点突变的遗传性聋小鼠模型中实现了mRNA中突变位点的高效精准修复,证实了该编辑方法安全、有效。
吴皓表示:“这种治疗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有效性和安全性证实,现在我们正在对具有这种基因突变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可以通过一次注射到内耳来治愈。”目前,吴皓团队研发的基因疗法已被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用于临床试验,上海九院正在全球招募患有OTOF Q829X突变相关耳聋的儿童患者进行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