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就能组成一支篮球队,战功赫赫之外,吴信泉将军的家庭故事也足够吸引人。
他与俞惠如相濡以沫,共育8子4女,一共12个孩子,被周总理笑称为“航空母舰”。
那么在他们一家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爱情萌芽1940年,淮海地区的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与泥土的气息。
吴信泉那时刚被任命为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他带领部队途经安徽泗县开展任务。
不过,他没想到,这次任务不仅关乎战场,更会改变他的人生。
抵达泗县魏营区时,当地为迎接部队,举办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会。
会场设在一片开阔的地方,将稻草铺成简易的席地,大大小小的红旗迎风招展,烘托着战火中的热烈氛围。
就在队伍列队入场时,吴信泉的目光被吸引了——一个年轻女子站在台上,清秀的面容透露着果敢,声音如同一股清泉划破现场的喧闹。
吴信泉得知,这位年轻的主持人名叫俞惠如,是当地妇救会的负责人。
她虽年纪轻轻,却已经在抗战工作中崭露头角。
会后,因为一些后勤安排,吴信泉和俞惠如有了初次的近距离接触。
他不经意地多看了她几眼,发现她在台下也是那样自信而从容。
在几次简单的寒暄后,两人谈起了抗战的形势,俞惠如不仅思路清晰,还对局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让吴信泉心生钦佩,同时也暗自欣赏起她的睿智与胆识,情感更是早已生根发芽。
吴信泉经过一番考虑,他找到了部队的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李雪三和夫人
李雪三是个热心肠,听了吴信泉的倾诉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这可算是遇见真情了,我来帮你牵线。”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雪三多次和俞惠如交流,试探她的态度。
俞惠如对吴信泉也并非没有好感,但她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她需要慎重考虑。
这段时间里,吴信泉没有贸然表露心意。
他依然一如既往地关心俞惠如的工作,默默地为她解决一些困难。
俞惠如也在相处中,渐渐看到了这个政委的另一面——他不仅是一名指挥若定的将领,更是一个关心细节、温和体贴的人。
点滴累积,最终打动了俞惠如的心。
1940年12月,吴信泉和俞惠如的婚礼便定在了阜宁县的天赐场镇。
这场婚礼没有精致的布置,也没有丰盛的酒席,只有满满的战友祝福。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吴信泉与俞惠如的爱情,生根发芽于战争,开花结果于困苦。
可生活从未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变得宽容,反而一次次用最严酷的现实,考验着这对革命伴侣的信念和坚韧。
1941年,吴信泉率领部队正在与敌军进行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俞惠如孤身留在后方,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突然,剧烈的腹痛袭来,预示着新生命即将降临,但条件极其恶劣,接生婆手足无措,而俞惠如只能咬紧牙关,忍受着难以言喻的痛楚。
产房里没有多余的设备,甚至连一张像样的床铺都没有。
分娩的过程格外漫长,她几次昏厥,又因腹中的牵引感苏醒,意识在痛苦与希望间挣扎。
就在她几乎放弃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出现在屋外“惠如,我来了!”
吴信泉浑身带着硝烟味闯进屋,脸上还未干的汗水和双手的战斗痕迹说明,他是从战场上匆匆赶来。
吴信泉一进门,就抓住了俞惠如的手,这让俞惠如瞬间安定下来。
几个小时后,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划破了屋内的沉寂,也让这个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那天,正值重阳节,这个小生命因此被取名为“重阳”。
这并非孤例,吴家后来诞下的每一个孩子,几乎都在颠沛流离中降生。
在1945年,吴信泉奉命率部开赴东北,组织规定最多只能带两个孩子同行,而当时他们已有四个孩子。
面对这个艰难的决定,夫妻俩反复商量后,最终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带走,另两个分别托付给值得信赖的朋友与村民。
就在送别的那天,俞惠如抱着年仅四岁的重阳,满眼不舍地叮嘱她:
“要听话,要等爸爸妈妈回来。”年幼的孩子似懂非懂,只是用稚嫩的声音答应。
战争让他们尝尽离别之苦,也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了承担与忍耐。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虽然稳定下来,但他们依然过着艰苦的日子。
吴信泉的工资在当时已算丰厚,可对有着12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依然显得杯水车薪。
家风清廉吴信泉夫妇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荣光的家庭,但他们始终秉持着低调节俭的生活态度。
他们深知,为人父母,不仅仅是供养子女,更是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人生的榜样。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吴信泉的12个孩子并未因为父亲的将军身份而享受特殊待遇。吴信泉从未因自己的军功去谋求额外的好处,相反,他坚持不走后门,不谋私利。
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日常花销,吴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能省则省。
小时候,吴家的孩子们穿的衣服,几乎全是由俞惠如亲手缝制。
俞惠如13岁便投身革命,几乎没有机会学习针线活,但为了让孩子们有合身的衣服,她硬是从零学起,还特地报了一个短期缝纫班。
为了节省布料,她会把大人穿旧的衣服改成小号。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吴信泉依然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他为此节衣缩食,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们的学习上。
俞惠如则亲自督促孩子们的学习,每当孩子们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她会在他们的作业本封面盖上一个红色印章作为奖励。
这种重视教育的理念影响深远,吴家的12个孩子个个学有所成。
吴信泉的廉洁作风并不仅限于家庭,还贯穿于他的职业生涯。
他从不允许孩子们借自己的名声谋取私利,也不接受战友们的特殊照顾。
一次,家里的一个孩子考上了军校,但因名额有限迟迟没有录取。
身边的战友劝他说:“老吴,找人疏通一下,这点小事轻而易举。”
吴信泉却严厉地拒绝了:“既然是军校,就该以军人的标准来选拔,我们不能因为是我的孩子,就破坏了规矩。”
吴信泉将军家中新生命的诞生、成长、成材,就像是新中国的勃勃生机。
所以就连周总理也曾笑着说,他们家是航空母舰,不知又添新飞机了没有?
父母都是英雄,而儿女沿着这条路继续为国家奉献。
生命尽头1992年,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病房里,吴信泉将军静静躺在病床上。
他曾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场统帅,手握千军万马,以铁血忠魂守护着国家。
而今,病痛的折磨让他瘦骨嶙峋,但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的子女围绕在床边,目光中有深深的不舍。
吴信泉将军对孩子们叮嘱着,他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孩子们,你们要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这个家!你们必须坚定信仰,永远跟党走!”
不久之后,吴信泉将军离世。
在生前,他说把自己的遗体被送往301医院进行解剖,希望自己的器官如果还能为医学研究贡献力量,那将是他最后一次为人民服务。
吴信泉的葬礼结束后,组织提出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但俞惠如坚决谢绝了,因为他们坚定践行着,不给组织添麻烦。
此后,俞惠如开始整理吴信泉的遗物,收集他生前的手稿与日记,把怀念写成书。
俞惠如的坚持,让吴信泉的精神得以延续,而他的家风,也在子女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
吴家的后人秉承着父亲的教诲,用清廉做人,用奉献报国。
那个战火中的英雄在生命尽头,用微弱但坚定的声音托付下一代。
吴信泉将军的精神,就像一座灯塔,为家族的每一代人指明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