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会破产倒闭吗?

文和先生 2024-05-23 19:46:46

在开始分析之前,我先开门见山地回答标题中提出的问题:万科会破产吗?

我的答案是:我不希望它倒闭,但现实情况是它大概率会破产。这里破产不等于倒闭。比如恒大破产了,但还没有倒闭。恒大还不上债权人的钱,被申请破产。但从破产清算开始,到最后关门倒闭,还有很长的时间。万科也很可能会破产,因为已经显示出种种还不上债的情况。但即使万科被人申请破产,最后大概率会进行重组,在甩掉大部分负债和亏完股东本金之后,公司继续存活下去了。这算是一个预测,标记一下时间(2024年3月22日),以备未来验证。

下面我阐述一下背后的逻辑和理由。

房子够住了吗?

中国所有的房子,都是登记在册有据可查的。城镇的房子,由不动产中心进行登记;农村的房子,原来由村集体备案,现在也逐步实现登记。所以,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少房子,房子都在谁名下,其实管理部门是一清二楚的。但因为没有向社会公布,我们无法知道。

根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与之相对应,美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为67平米,德国为39.4平米,法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为35.2平方米。英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为35.4平方米,日本的人均住房面积为19.6平方米。可以看出,中国的居住条件已经排在世界前列。

按照经济原理,经济越发达,生活条件越好。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包括人均食物消费量更高,人均居住面积更大,人均旅行次数越多。2023年中国的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在排60位左右。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的七分之一,人均住房面积却只是美国的二分之一;同样,中国的人均GDP是德国的四分之一,人均住房面积却相同;日本人虽然赚的钱是国内的两倍,但住的面积不到国内的二分之一。从道理上讲,国内的居住水平不低了。所以,盖的房子确实够住了。

当然,很多人会说,“你看北上广深,这么多人没有地方住。”确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很多外来人群,都是租房子住。还有不少本地人,住的老破小,环境特别差。这当然都是事实,是平均数无法代表的细节。但平均数的意义就在于判断大方向和大趋势,而忽略掉无关紧要的细节。即使在美国,像纽约那种大城市,很多外来人也是买不起房子,只得租房子住。在国内广大的农村,很多盖得崭新的房子没人住;有些二三线城市的楼盘晚上亮灯的不到20%;有些一线城市甚至北上广深的商住房卖不出去。综合下来,从地产行业的大趋势看,在2020年,房子就已经足够了。这还没算上之后的4年地产行业大干快上盖起来的房子,应该说,现在盖的房子不只是够了,而且是超了。

供大于求,房价下跌是必然。

行业大鱼吃小鱼

恒大刚爆雷的时候,股票市场普遍乐观,认为地产行业会出现一轮洗牌。大的房企会兼并小的房企,国有企业会接盘民营企业,最终形成几家大的国企主导整个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需求虽然减少了,但供给也会减少。原来有一百家开发商卖房子,现在只剩下十家。供给加倍收缩,会让剩下的几家垄断者比之前赚得更多。市场认为,万科、保利是地产行业未来的优胜者和受益者。于是,万科和保利的股价,也从底部涨了上来。

经济学理论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股市实际上只是经济预期的晴雨表,人们对经济的预期有时候是对的,但大部分时候是错的。一旦经济表现不如预期,涨上来的股价就会再跌下去。就像这次万科和保利,市场就预测错了。为什么地产市场没有发生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反而是,池子小了,大鱼和小鱼一起上交小命。因为这里面缺少关键的一环。

举个例子,假设我开了一家早餐店卖豆腐脑。因为位置好,开在北京人潮拥挤的地铁口,生活非常红火。过了几天,别人看到商机在我对面新开了一家早餐店。因为吃饭的人确实多,我的生意也没受影响。但疫情之后,经济不好了,吃饭的人少了,我的生意受到明显影响。对方的生意肯定也不好。我能不能兼并对方呢?这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我的成本很低,比对方低不少。这样我可以通过降价,把本来是对方的客户给吸引到我这里来。我的成本如果能比对方的成本价还低,那我就可以直接杀到对方的成本价,让对方无利可图直接破产。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提高对方成本来达成。比如之前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环保和检查等行政费用大大提高了小水泥厂的生产成本,使得海螺水泥反而拥有了成本优势,最终吞并了大部分市场。

第二,我的产能不是过剩的。如果需求下降到,我自己的早餐存货都卖不完,兼并对方就没有任何意义。原来我的产能是早上做500个包子,现在卖包子的人最多只能买200个,显然我的产能过剩了,再把对方的早餐店买过来显然更加卖不完。

所以,地产行业为什么没有出现兼并收购的浪潮?第一,万科、保利等开发商的成本并不低,没有显著优于小开发商的成本。甚至于小开发商因为和当地关系比较好,土地成本还便宜。第二,万科、保利自己的存货太多了。按照目前的需求和销售速度,即使再给50年,他们俩开发的房子可能都卖不完。自己还要裁员降薪缩减开支,更不用说收购其他开发商了。连万达的王健林都着急卖资产,昔日的巨头一个个都着急变卖自己的东西,没有几个愿意进货的。

破产倒闭

目前市场上,关于万科最主要的论调是:它是行业的标杆,不能倒;它要是倒了,地产市场就崩了。这种寄希望于监管的“大而不能倒”的逻辑,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已经被无数次证伪了。首先,万科的具体情况我们都不是很清楚。境外债很多,但好像与境内债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包括华夏幸福基业、恒大、碧桂园等企业,在没有爆雷之前,市场根本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少债务。我猜测不会少,不然年初万科的管理层也不会带着深圳国资领导去北京寻求帮助。其次,即使万科倒了,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了。

之前说恒大不能倒,结果他倒了;后来又说碧桂园不能倒,结果他也倒了。但倒了就倒了,市场并没有更差。最后,我判断万科会倒,是因为一个朴素的原理。越是大家觉得没事的,越会出事。因为大家觉得没问题,就不会采取措施预防,最后风险就会爆发。反而是大家觉得很危险的,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最后没有出黑天鹅。

因为大家都觉得万科很好,监管肯定救万科,所以万科才会真的出现破产风险。

后记

最近几天,恒大出现了不少新闻。先是恒大地产因为财务造假,被处以四十多亿的巨额罚款。不过显然,恒大大概率交不起。接着,恒大实控人许皮带被资本市场终身禁入。然后网上就有人发文,指责当时给恒大做审计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助纣为虐。并要求严惩普华永道。另外,有趣的是,在恒大暴雷的前三年,一家做空机构——香橼爆出恒大财务造假,结果被恒大告上法院。香港高等法院审理后,判定香橼败诉。于是,有人又认为香港高等法院也对恒大的爆雷有一定的责任。这些完全是外行的观点。我来解释一下。

现代法律审判体系,是建立在“疑罪从无”的法理基础上的。也就是,凡是没有证据证明的,就认为无罪。一个人被审判,不能让他自己证明自己无罪,只能让别人证明他有罪。像秦桧陷害岳飞,就是用“莫须有”的罪名,按照“疑罪从有”、“自证清白”的原则审判。这就是在害人了。所以,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现在司法审判都是疑罪从无。

香橼确实找了不少理由,说恒大很可能在财务造假。比如存货周转速度下降,房子卖不出去;错综复杂的交易结构,借贷利率奇高,是同行业的5倍;拿地成本低于周边30%,有行贿嫌疑。但这些只是嫌疑,没有确凿的证明。香橼也不可能拿到证据,恒大不可能给他们。所以,在没有证据证明的前提下,光是怀疑,普华永道和香港高等法院是不会认为恒大有问题的。当然,普华永道因为是利益相关者,更不可能说雇主财务造假。

全世界,只有美国的资本市场是按照“疑罪从有”的原则审判(其他领域还是疑罪从无)。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美国炒股,通过内幕信息低买高卖,被美国证监会查出来了。除非他证明自己获利没使用内幕信息,否则就要被判罪。所以,在美国股市,大部分人都不敢在敏感期间,比如收购期间、年报公布期等时点炒股,因为很容易被认为是内幕交易,说都说不清。所以,这也是美股长牛的逻辑之一。

我相信,国内股市未来也会更好,大家要抱有信心。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