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就在去年,三菱汽车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商业撤退的背后,却暗藏野心。
与此同时,三菱在日本的军工订单却接到手软。日本自卫队超过半数的潜艇和驱逐舰,包括导弹和坦克,皆出自三菱生产。日本军国主义借三菱之手死灰复燃。
那么,三菱汽车究竟为何退出中国市场呢?这是重燃军国主义的信号吗?三菱究竟是怎样一个集团呢?
三菱汽车的颓势,早在2020年就埋下伏笔。这一年,三菱汽车宣布将全面削减薄利市场,其中,中国的汽车业绩败落得尤为明显。
近年来,广汽三菱在中国持续遇冷,经营状况堪忧。起初,广汽集团也并非坐视不理。
2022年9月,广汽集团贷款15亿,将其中的10亿资金投入广汽三菱,以解决其现金流中断的燃眉之急,但汽车全年仅售出3.36万辆。
2023年6月,广汽集团又向三菱汽车提供了9亿余元贷款,可这些真金白银依然打了水漂。
截至2023年上半年,广汽三菱净资产为-14.15亿元,深陷资不抵债,入不敷出的死局。
同年十月,它正式宣布退出中国,走得干净利落,完全没有舍弃了中国市场这款大蛋糕的恋恋不舍。
从账目数据来看,三菱的退出是因为销量不佳,不符合商业利益。然而一份来自日本的军工订单,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就在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的同时,在日本国内,三菱集团旗下的另一家核心企业三菱重工正在忙着造导弹。
简单来说,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火制造承包商,负责生产坦克,潜艇,导弹等各类高精尖军事装备。
而此次日本防卫省与三菱签下的订单,金额竟高达1.6万亿日元,也就是106.3亿美元,堪称天价。
一个战败国在军火上投入如此之大,说没有狼子野心谁能相信。
在这批订单中,三菱生产制造的武器包含但不限于“大鲸”级常规潜艇,10式坦克,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等一系列主战武器。
在众多远程导弹中,三菱最拿得出手的是12式岸基反舰导弹,并完成了升级。
其射程由最初的200公里增加到1200公里,可以辐射中国至少5个省,预计在2026年完成部署。
近年来,日本的军力扩张达到了自二战以来的最高峰。日本多次在国际社会“装柔弱扮可怜”,着重渲染“中国威胁论”。
2023年7月,日本发布了最新版本的《防卫白皮书》。如果说此前的种种言论只是影射中国,那么这份白皮书则是公开针对中国,具有官方效力。
简而言之,这份白皮书声称只因中国日益强大,将会对国际安全秩序造成威胁,日本被迫进行军事升级,将会进一步扩充军费。
就在一个月后,日本就确定了未来一年的军费预算,高达7.7万亿日元。
一条清晰的时间线浮出水面:
白皮书于去年7月问世,8月,日本升级军费预算,三菱于10月退出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三菱又接到了来自日本防卫省的天价军工订单。
当这些看似无关的举措严丝合缝地紧密相连,或许不是一句巧合就能搪塞过去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近年来与美国互动频繁,美国提出四边制遏华,印度和澳大利亚积极响应,日本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总之,日本从未放弃在军事上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三菱拿钱办事,为日本的强国梦输送源源不断的火力。
汽车行业的撤退或许就是一个信号,往浅了说,三菱这是在收缩力量,削减不必要的投入,举全集团之力打造军工订单。
往深了说,日本是否在备战还未可知,三菱提前撤出在中国境内的资产,有备无患。
一切都离不开四个字——军国主义。说到这点,三菱可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老朋友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去年,三菱汽车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震惊广大车迷,背后的动机却耐人寻味。
一张来自日本防卫省的天价军工订单,让三菱埋葬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陈年旧案”重见天日。
三菱集团,现如今日本商业界中流砥柱般的存在,竟是日本军国主义最大的帮凶。在历史上,中日之间每逢大战,背后都少不了三菱的身影。
这究竟是怎样一段过往呢?三菱又是如何发家的呢?
说到三菱,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
1870年,岩崎弥太郎在东京成立“九十九商会”,后更名“三菱商会”,这就是三菱集团最早的前身。
此时,该商会旗下的船舶生意已小有名气,有拖船,汽船,帆船等时兴的海运资产。
1874年,中国时值清同治时期,日本时值明治时期,日本欲派3000兵力攻打台湾,斥巨资购买了13艘新式蒸汽船,再委托日本国内的轮船公司进行军事运输。
起初,日本政府并未把三菱放在眼里,而是更青睐于像三井会社这样的大牌企业,没想到却被三井以不符合商业利益为由拒绝。
这时,岩崎弥太郎主动请缨,获得了这次机会。当三千日本兵在台湾强行登陆,在其背后负责运送日本官兵和粮草物资的,正是三菱商会。
此战也成为了三菱的转折点,三菱从此成为了日本政府的“皇家御用商会”,地位无可撼动。
鉴于日本四面环海的地形特征,而此时周边国家近代海运还是一片空白。
岩崎弥太郎是个精明的商人,侵台之战让他饱尝甜头,他敏锐意识到,若日本率先发展海运,则会在东亚海域所向披靡。
届时,对于日本来说,“商船战用”或将成为大势所趋。
1875年5月,商会改名为轮船公司,岩崎弥太郎卯足劲,大力发展海运。
截至1877年,三菱共拥有61艘汽船,吨位高达35464吨,占全日本汽船总吨位的73%。
就在三菱蒸蒸日上之际,两大危机接踵而至,一是和商业对手“共同运输会社”展开角力,一是岩崎弥太郎罹患胃癌。
1885年,岩崎弥太郎因病去世,他的弟弟岩崎弥之助接班三菱。
还是在这一年,三菱与共同运输会社经过多年商战,两败俱伤,在日本政府的建议下,两家大型船运公司正式合并,成立日本邮船会社。
随着日本侵略扩张的加剧,日本邮船会社也随之在近代史上留下足迹。如果是日本是侩子手,那由三菱参与其中的邮船会社,则充当着递刀递枪的重要角色。
一切如岩崎弥太郎生前预想的那样,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一发不可收拾,对三菱颁布明文法令:
“如遇非常时期,该社船舶必须交由日本政府使用,由政府给予相关运费补偿。”
“商船战用”一语成谶,三菱大发战争财,赚得盆满钵满,首当其冲的就是甲午中日海战。
日本邮船会社在甲午战争中共计运输马匹4万余匹,军需物资数十万吨,日本官兵52万余人,对清朝海军造成重创,却在日本国内被奉为良心企业,民族英雄。
在此后的八国联军侵华和日俄战争中,日本邮船会社驾轻就熟,为日本陆海军提供充实的物资保障。
确保非本土作战的日本兵衣食无忧,弹药充足,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最大帮凶。
当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之际,三菱又派出旗下的三菱商事赴华掠夺属于中国的资源。
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物资,粮食,棉花,食盐,钢铁,煤炭,矿石.....统统被三菱商事收入囊中,日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有三菱成立的支店。
由此可见,从一百多年前到今时今日,三菱似乎一直唯恐天下不乱,哪里想打仗,哪里要打仗,哪里在打仗,哪里就有三菱的参与。
这是为什么呢?三菱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3去年10月,三菱汽车在中国谢幕,三菱重工却在日本国内忙得不可开交。
一张价值百亿美元的军工订单揭开了三菱发家立业的过往,三菱自一百多年前,就是军国主义的帮凶。
直到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之心死灰复燃,日本防卫省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三菱。
这是为什么呢?三菱又为何积极配合呢?
既然三菱最早的前身叫做三菱商会,重点在一个“商”字,那么商人逐利,就是三菱助纣为虐最根本的动力。
自二战以后,日本从未停止军事扩张,只不过狡猾的日本人将国防工业藏得很深,最擅长的就是藏军于民,甚至藏军于商。
而三菱恰恰是日本政府最熟悉的老搭档。
既然商人逐利,那就砸钱,不管是一百年前还是一百年后,日本对于必要的军费开支,从不吝啬。
就拿当年的海运业务来说,三菱所在的日本邮轮会社虽有心求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也很顺利达成合作。
日本政府征用商船并非无偿,反而会给予各种报酬,补贴,甚至免税。而战时的运输量往往更加巨大,战争运输通常要比一般业务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
比如甲午海战,日本政府给日本邮轮会社的总资金是792万9550日元,日本邮轮会社获利374万2295万日元。
对于三菱而言,战争并未对商社造成恶劣影响,反而让商人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日本国而言,战争的胜利让他们收获巨额赔款,比如仅《马关条约》,就让日本获得了3亿5000万日元的赔偿。
日本再将这笔钱扩充国库,从中拨款优化陆海军,还绰绰有余。
日本政商利益一致,合作双赢,一个出钱,一个出力,这套操作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换汤不换药。
昔日的三菱已成为财力雄厚,资本林立的大财团,但是商人逐利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日本政府倒也简单粗暴,还是老招数——砸钱。
在日本,还有许多如三菱这般披着民营外衣,实为军工生产的企业,首当其冲的是三菱重工,三菱电机,同时还有日本电气,三井造船,川崎重工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的三菱重工,就是当年侵华战争时期,为侵华日军提供武器的军火制造商。
也就是说,在二战时期,三菱一边派出三菱商事赴华掠夺中国物资,一边通过三菱重工为日军生产武器。
而在二战之后,三菱重工的订货量仍占每年军火预算的30%,日本自卫队的装备仍由三菱重工负责生产。
由于军火交易的特殊性,日本防卫省只可能与知根知底的老企业进行合作。
毫无疑问,三菱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与一骑绝尘的雄厚实力,再次被日本防卫省选中。
日本政府为了哄好这位老搭档,不惜增加防务预算,用金钱诱惑整个财团为日本卖命。
光砸钱还不够,日本还特别设置了国防工业相关税制,想尽办法对三菱为首的军工企业进行减税。
如特别折旧,税额扣除,准备金制度,压缩记账等等等等,五花八门,生怕企业撂挑子不干。
至于贷款方面,三菱常年享受政府金融机构提供的长期低息贷款。
三菱绝对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大发战争财,但在全球经济倒退,日本经济萎靡的当下,日本政府还是拿出来足够的诚意让三菱有利可图。
日本历届政府首脑都极其注重和三菱为首的军工企业搞好关系,而三菱也乐于接受政府的好意,只要钱到位,他们就可以继续助力日本实现所谓的军国梦。
真是一场滑稽且罪大恶极的双向奔赴。
然而正如日本所言,中国日益强大。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的晚清,甲午海战的悲剧绝不会重演。
中国日益强大,但中国向来热爱和平,尊重每一个国家个体。倒是日本,在摩拳擦掌之前还是以史为鉴吧。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