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不及汪曾祺?浩然的书没人阅读?谈谈个人看法

桃成柳老人 2024-07-23 15:58:43

文/柳成荫

有人说,浩然的书(指《艳阳天》、《金光大道》)没人阅读,其艺术价值不及汪曾祺。

这论点是否定的,汪曾祺和浩然不是一个层次的作家,写作风格和生活来源不在一个层次上,从艺术价值上来评判,我个人认为汪曾祺要逊色一些。

作家:浩然

谁说浩然的书没人阅读?我收藏的《艳阳天》一直被人借阅,已破旧不堪,不得不藏入柜底。《金光大道》也是如此,两部书都被翻得破破烂烂。可能知道的人很少,浩然于1974年写了部中篇小说《西沙儿女》,因其社会历史原因,未能流传,其艺术性不在金光大道之下。相信随着历史的发展,这部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会再次引起读者的兴趣。

其实,浩然的作品不仅仅是以上两部,他于1987年脱稿的长篇小说《苍生》达到了艺术的巅峰,这是写新时期的作品的,写农村巨大变化的。由于宣传的原因,这部长篇小说并不为年轻人所知。笔者认为:《苍生》和《平凡的世界》有类似的剧情。

浩然的创作宗旨:写农民,为农民写书。“赵孙浩”无疑可以载入那个时代的文学史册,即:赵树理、孙犁、浩然。

再说汪曾祺,汪先生和我是老乡,同属旧时扬州人,又都里下河人,并不陌生。笔者早年拜陆文夫先生为师,先生让我阅读汪曾祺的散文,故汪曾祺应该是半师。至今,还有不少读者认为我的写作风格与汪曾祺相似。

汪曾祺的文章语言质朴,乡情乡味浓厚,文章并没有追求太多的深度,属于浅显易懂的文字风格。汪先生的文章早已通读,也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说实话,他的文章艺术性、耐读性、回味性无法与《艳阳天》、《金光大道》媲美,汪曾祺的文章读一遍足矣,这是他文章的特点。

作家:汪曾祺

汪曾祺虽被誉为京派作家,其乡土气息比京味京腔要厚重些。印象最深的是他发表于《北京文学》上的短篇小说《受戒》,是人性与人情的叙述。

文学创作上汪曾祺只能算是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家,故影响力不及浩然。一个作家,不出长篇小说,其艺术价值就大打折扣。莫言、贾平凹、路遥均以长篇小说而著称,如果贾平凹仅凭早年短篇小说集《满月儿》,估计也难成名成家。

不过,我很欣赏汪曾祺的参与创作的样板戏《沙家浜》,其执笔的“智斗”尤为精彩,“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五十余年过去了,这段唱词依旧不衰,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

汪曾祺和浩然的命运有些相似,汪先生历史上曾被划为“右派”,属于“牛鬼蛇神”的类型。因调任《沙家浜》的创作才从牛棚里解放出来,但要求“控制使用”。1976年因样板戏的原因,又一次受到影响,直至1979年才重新开始创作。

作家本身没有错,他歌颂的是那个年代,紧跟时代的步伐,错的是那个年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