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依依聊文化 2024-10-16 08:46:40

“女大十八变”这句农村俗语,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人们也能脱口而出:“女大十八变,越长越漂亮。”或者说“女大十八变,长大就是变得不一样。”

前面说的一句是夸赞,后一句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及语境进行理解,既可以理解成夸赞,也可以理解成讽刺和挖苦。

那么,这句妇孺皆知的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这里得先介绍一下这句俗语的来源。

现在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句话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里记载。书中记录了一段对话,原文摘抄如下:

“幽州谭空和尚。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

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尼曰:得也是野狐精。师乃打趁。”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个女尼想开堂说法,谭空和尚认为女尼是女人,不适合开堂。女尼就搬出龙女八岁成佛这样一个典故,用来说服谭空和尚。

谭空和尚说,龙女会十八种变化,你能变化吗?你给老僧变一种看看。女尼说,那也得是野野狐精才能做到。谭空和尚就把女尼赶出去了。

这段话的后面,在另一位和尚的询问下,谭空和尚向他讲述了龙女成佛的过程。这里就不引用原文了。

这段话中所说的龙女,就是我国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女儿。

原来龙女的形象,来源于佛教中娜迦女的故事。在唐朝以前,本土神话没有龙女这样的角色。唐代将传入佛经,翻译成汉文,佛经中记录的印度娜迦女的故事,也就跟着译文在中国传播开来。

当时的佛经翻译者,把“娜迦”的梵文,意译为汉中的“龙”,“娜迦女”也就译成了“龙女”,造成人们以为“娜迦女”就女性中的“真龙”形象。

到后来,民间将“娜迦女”的故事,与神话中的的龙形象进行了融合,再通过引入文学作品,经过作者加工,于是就产生了会十八种变化的龙女形象。

龙女的形象,最早出现于《唐代传奇》的篇章之中,而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则是唐代的《柳毅传》中的龙女形象。

这就是谭空和尚与女尼的对话中,有了“龙女有十八变”之说。这就如同明代吴承恩创作了《西游记》之后一样,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猪八戒的三十六变,在民间家喻户晓。

再到后来,龙女有十八变的说法,被引入到民间生活中,变成了女大十八变。这也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样,现实生活中的语境下,“紧箍咒”象征着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女大十八变中的“十八”,不是指具体的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指多方面的变化,包括外表、性格、为人处世风格等。

上面提到女大十八变的说法,既然来源于“龙女有十八变”,也就是与佛教就的说法有关。佛家经典中就有“十八变”之说,指的就是多种变化。

现在一些资料通常解释为,指女孩子从小孩子到成年女性的成长过程中,外表和性格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外表的变化,通常用来夸赞女孩子越变越漂亮。

实际上,在现在对“女大十八变”的使用,不仅仅只是夸赞或者褒扬,不同的语境会出现不同的含义。

一、从外表变化来说

如果一个女孩子小时候长得不并怎样,长大后变得漂亮了,对这样的女孩子来说,说她是女大十八变,通常是在夸赞她越变越漂亮。

如果一个女孩子小时候长得很漂亮,是个美人胚子,可长大后,外表长得一般,就要小心说话了,你说她女大十八变,她认为你是在嘲笑她。

更有一些女孩子,从小到大相貌不怎么样,本身对自已的外表就有自卑心理,最好不要用女大十八变来夸赞她,你也许是出于一番好心,却伤害到了她。

二、从性格变化来说

女孩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定型,因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朋友圈子、社会,现在还要加上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有的符合家里人预期,从差变好的,也有不符合家里人的预期,从好变差的。

这种变化,可以从小时候的乖乖小女孩,长大后变成的任性大女子,也可以从任性小女孩,长大后变成温柔贤惠女子;可以从勤快的小女孩,变成懒惰的女子;可以从节俭的小女孩,变成挥霍无度的女子。如此等等。

这样说来,女大十八变就不仅仅是夸赞的话了,还可以用于责备。常听到一些父母教训女儿说,“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不像样”。

三、从父母的角度来说

作为女孩子的父母,一句女大十八变,看似平常,实际上,女大十八变的这段时间,是最让父母忐忑不安的时间。女孩子的成长最关心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的担心,主要是在女孩子青春期,就是女孩子最大的变化期,她们的身体、外貌、心理、自我认识、人际交往与心情特点、人生观等都迅速发生变化。她们会出现什么状况难以预测。

在这个“变”的过程中,父母担心的是她们走弯路,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怕变坏”。直到过了青春期,压在父母的心上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

总而言之,女大十八变,虽然“十八”不是指具体的数字,但是,女孩子从儿童到成年这段时期,确实会发生很多方面的变化。同时,女大十八变也不单单指夸赞,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