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马大帅》:花钱雇人哭丧,贫富差距加剧后的人性与社会洞察

郑少渊 2024-12-26 19:02:27

文:郑少渊  愿我的文字温暖你

-01-

这段时间,网络上突然流行起这样一段视频,里面的台词让人忍俊不禁:我就问你,时、时光能不能倒流?

磕磕巴巴的话语加上质问的语气,配合范伟老师精湛的演技,让人看了一遍就忍不住发笑。而这个片段也迅速在网络上爆火,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相互交流的梗。

而这一片段,就是有着“中国浮士德”之称的电视剧《马大帅》中的一个桥段。

在怀念经典的同时,《马大帅》这部剧再次被提及,尤其是通过网络的传播和讨论,引发了不少人的思考。最近,有人重温了这部被誉为东北文艺复兴前夜的现实主义挽歌,字里行间不禁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让这部剧在二十多年后,依旧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我们常常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如何在生活的复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了每个年轻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反观这部剧,虽已远去,却给了我们一种思考:单纯的笑声背后,生活的痛苦与艰辛,必定不能被遗忘。

如今,再次回看《马大帅》,我们或许能够在轻松的表象之下,挖掘出更深层的意义。这不仅是一部喜剧,更是关于生活、梦想与困境的现实主义探讨。通过这一部剧,我们不仅能看到当年社会的缩影,也能反思当下的生活。毕竟,生活的真实总有其复杂多面,善良与可笑在此刻融汇成一种绝妙的艺术。

-02-

我发现每次观看《马大帅》都能够发现一些新事物,这可能就是这部剧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而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马大帅在剧中所干过的工作之一:替人哭丧。

剧中马大帅为了生计,涉足了哭丧这一特殊行业。剧中,他头戴孝帽,身披麻衣,在灵堂前哭得肝肠寸断,那模样仿佛逝者就是他的至亲至爱。周围的人被他的哭声所感染,纷纷落泪,而他也凭借这一 “技能”,获得了相应的报酬。

而在当时的年代,他的一次替人哭丧,就能赚到三百元到五百元之间,这在那时是妥妥的高收入。

提起哭丧,这一传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人们认为,通过哭泣可以表达对逝者的不舍和怀念,同时也能帮助逝者的灵魂顺利地进入另一个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哭丧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仪式和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一些南方地区,哭丧时不仅有哭声,还会伴随着唱词,这些唱词往往是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赞美,曲调悠扬而悲戚;而在北方的部分地区,哭丧则更加注重哭声的大小和悲痛的程度,认为哭得越响亮、越悲痛,就越能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和孝顺。

-03-

而替人哭丧这一现象也非常普遍,所谓“代哭”,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严格的礼仪规范。

《周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其中便有关于 “代哭” 的记载:“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这表明在当时的丧礼中,人们通过悬壶计时的方式,安排人员轮流代哭,以保证哭声昼夜不断。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对逝者的敬重与不舍之情的体现。

《朱子家礼》中也提到:“主人以下哭尽哀,乃代哭不绝声。” 进一步强调了 “代哭” 在丧礼中的重要性,逝者入殓后,家属悲痛至极,此时安排代哭,既能让家属稍作休息,又能维持葬礼的哀伤氛围,使哭声持续,不致中断,让逝者在最后的旅程中也能感受到生者的深切思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代哭” 这一传统也在不断演变。早期,“代哭” 多是由亲友邻里帮忙,他们自发地参与到丧礼中,以哭声慰藉生者,送别逝者。

而到了宋元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专职的 “代哭” 人员逐渐出现。在一些富贵人家的丧礼中,这些专业的 “代哭” 者以其哀恸的哭声和熟练的哭丧技巧,为葬礼增添了更为浓重的哀伤氛围。他们往往经过一定的训练,懂得如何通过哭声和唱词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满足了部分家庭对丧礼仪式感的追求。

尽管在现代社会,“代哭” 的形式和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的影子。而剧中马大帅所干的“职业”,就是“代哭”,只不过他是收费的。

-04-

剧中马大帅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干起这份并不怎么光彩的“职业”。但是讽刺的是,剧中雇主花钱雇人哭丧,而子女却在屋内打麻将的场景,让人不禁大跌眼镜。

在传统观念中,亲人离世,子女应是最悲痛的人,守灵、哭丧是表达对逝者哀思与敬意的重要方式,也是尽孝的体现。

然而,雇主的行为却将这一神圣的仪式商业化、形式化,他们试图通过花钱雇人哭丧来营造出一种孝顺的假象,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是遵循某种世俗的观念,认为葬礼上哭声越大、越悲恸,就越能显示出家族的体面和对逝者的尊重。

而子女们在屋内打麻将,对逝者的离去表现出冷漠,这无疑是对亲情和孝道的亵渎。他们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和情感,通过金钱转嫁给了他人,使得哭丧这一行为失去了其原有的真挚情感内涵,沦为了一种空洞的表演,引发人们对真正尽孝方式的深刻反思。

-05-

哭丧这一情节也折射出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一方面,是雇主家为了一场葬礼的排场和面子,不惜花费重金雇佣哭丧人员,甚至对哭丧的形式和效果提出过高要求,只为在邻里和亲友面前展示自己的 “孝顺” 和家族的 “风光”,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富人阶层对财富的肆意挥霍和对传统习俗的功利化利用。

另一方面,马大帅这样的穷人却为了区区几百元的报酬,在灵堂前声泪俱下,甚至不惜放下自己的尊严和情感,去迎合他人的需求。这种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富人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而穷人则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为了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奔波劳累,不得不采取一些特殊的甚至是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方式来获取收入,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当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是这一情节所反映出的问题之一。像马大帅这样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面临着失业、疾病、住房等诸多问题时,几乎无法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和支持。他们成为了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一旦遭遇生活的变故,如剧中马大帅妻子生病住院急需用钱,他便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只能依靠自己四处寻找零散的工作机会,甚至是一些不被社会主流认可的工作,如哭丧,来解决燃眉之急。

-06-

赵本山巧妙地将幽默元素融入到严肃的社会议题中,运用喜剧的形式来展现贫富差距下人物的悲剧命运,使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深深的悲哀,这种 “含泪的笑” 极具感染力。

当我们观看马大帅为了赚钱而在灵堂下跪痛哭流涕,带着几个干儿子在众人面前打滚哭,我们可能会开怀大笑,觉得这一幕十分荒诞。但是现实是,这类现象却普遍存在于那个时代。

21世纪初的东北,刚刚经历国企改革,大量国企职工下岗,整个社会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下岗工人。在这样的社会中,找到一份可以活下去的生计显得十分重要。

而工作岗位只有那么多,所以竞争激烈也是在所难免的。不少人南下打工,而选择留在东北的,也只能选择“剑走偏锋”。

而替人哭丧这类活计在当时属于不可多得的好工作了,不需要出苦力,只需要表演即可,赚的也多。

《马大帅》之所以是神剧,就是因为剧中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在那个年代东北这片土地真实发生的,它的大胆揭露在现在看来简直可以说是不可思议。

现在我们回看《马大帅》,以及对《马大帅》的追捧,其实有时候并不在作品本身。而是照射到我们自己的生活里,看到了《马大帅》的影子。

“人人都笑范德彪,人人都是范德彪”。

共勉。

-END-

1 阅读:2
评论列表
  • 2024-12-27 06:43

    雇人哭丧的富人,舍弃面子跪在灵堂的穷人,两个鲜明的对比揭露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