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为何总是为难李鸿章?除了政见不同,主要是有笔账没算清楚

葫芦娃史书 2025-01-10 02:35:24

标题:翁同龢为何总是为难李鸿章?除了政见不同,主要是有笔账没算清楚

光绪年间朝堂之上,有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位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两江总督李鸿章,另一位是守旧派的掌门人、军机大臣翁同龢。这两位重臣之间的恩怨,在当时可谓是人尽皆知。

李鸿章为官圆滑,善于结交,无论是在宫里宫外都广结善缘。可就是这样一位能言善道的官场老手,却偏偏在翁同龢这里栽了跟头。每逢朝会,翁同龢总是对李鸿章百般刁难,处处为难。

当时朝中大臣都在私下议论:这位翁大人为何对李中堂如此不依不饶?难道仅仅是因为洋务新政的政见不同吗?其实不然,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一、翁家与李鸿章的渊源

江南常熟,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这里不仅出过唐寅、文征明等文人雅士,更是诞生了翁氏这样的名门望族。道光年间,翁心存中了状元,被誉为"双棠状元",一时传为佳话。

翁心存为官清廉,素有"两袖清风"的美名。他在朝为官时,常常接济寒门学子,其中就包括了年轻时的曾国藩。据说有一年春闱,曾国藩进京赶考,囊中羞涩,是翁心存送来了盘缠,这才让曾国藩得以安心应考。

这份恩情,曾国藩一直铭记于心。每次进京,他都会到翁府拜访。不仅如此,翁心存还曾指导过年轻时的李鸿章。当时李鸿章刚中进士,初入翰林院,正是翁心存给他指点了为官之道。

道光二十七年,翁心存升任礼部尚书。这一年,他的长子翁同书也中了进士,次子翁同龢更是年少有为,被誉为神童。两兄弟都在翰林院任职,与李鸿章时有往来。

然而,这看似和睦的关系,在咸丰年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时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朝廷急需能征善战之将。翁同书被派往安徽任巡抚,而李鸿章则在曾国藩麾下崭露头角。

据说有一次,翁同书在安徽巡视时,遇到李鸿章率军剿匪。当时翁同书主张招抚,认为可以避免生灵涂炭。但李鸿章坚持主战,两人因此产生了分歧。这次不愉快的遭遇,成为日后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更让翁家意想不到的是,李鸿章竟然在翁同书遭遇寿州之变时,为曾国藩起草了那封著名的弹劾奏折。这道奏折不仅让翁同书蒙受不白之冤,更是让整个翁氏家族蒙羞。

当时在京的翁同龢得知此事后,心中悲愤难平。他与兄长翁同书一向亲密,此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兄长被流放。这份深仇大恨,也让他对李鸿章的态度彻底改变。

后来翁同龢步步高升,成为军机大臣。每当朝会上遇到李鸿章的奏折,他总是百般挑剔。就连慈禧太后都看不下去,曾多次提醒翁同龢要"以国事为重"。但翁同龢始终不为所动,这背后除了政见不同,更深层的原因就是这段往事。

二、一纸奏折引发的风波

咸丰十年的深秋,北京城内流传着一个惊人的消息:安徽巡抚翁同书因寿州之变获罪入狱。这道震惊朝野的奏折,竟是出自李鸿章之手。

当时的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太平天国的铁蹄踏遍江南,各地团练势力此起彼伏。寿州一带的团练首领苗沛霖,便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这位曾经的忠臣,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反贼。

事情要从一场争执说起。那年八月,苗沛霖的部下与寿州本地团练发生冲突,双方死伤惨重。按照当时的规矩,此事本该由安徽巡抚翁同书出面调解。可翁同书刚刚上任不久,对地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还不够了解。

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翁同书与李鸿章还有过一次会面。当时李鸿章正率军剿匪,路过寿州。两人在巡抚衙门相谈甚欢,还互赠诗词。谁能想到,不到三个月后,李鸿章就执笔写下了那道致命的奏折。

据当时在场的幕僚回忆,李鸿章写这道奏折时,曾连续工作了一整夜。折子中不仅详细记述了寿州之变的经过,更是直指翁同书"处置不当"、"优柔寡断"等罪名。

这道奏折的措辞极为严厉,称翁同书"任苗沛霖坐大"、"致使寿州陷落"。更为致命的是,奏折中还提到了一个细节:翁同书在寿州被围期间,曾与苗沛霖密会,疑有勾结之嫌。

两宫太后看到奏折后震怒,立即下旨将翁同书革职查办。朝廷派出的钦差大臣到达寿州后,却发现情况与奏折所述大有出入。当地百姓纷纷为翁同书辩护,称他在任期间爱民如子,与苗沛霖决无勾结之实。

可惜此时为时已晚,这道出自李鸿章之手的奏折,已经让翁同书背上了"失职渎职"的罪名。更让人唏嘘的是,这道奏折竟是打着曾国藩的旗号上呈的。要知道,曾国藩当年可是受过翁家大恩的。

事后有人问李鸿章,为何要写这样一道措辞严厉的奏折。李鸿章只是说了一句:"为国事,不得不如此。"这句话传到翁家耳中,更是让翁同龢对李鸿章怒火中烧。

这道奏折不仅断送了翁同书的仕途,更是让整个翁氏家族蒙受了奇耻大辱。翁同书最终被流放新疆,在异乡客死他乡。而这笔账,翁家一直记在心里,等待着日后清算。

后来翁同龢在军机处与李鸿章针锋相对,每每阻挠李鸿章的洋务新政。朝中大臣们都说这是守旧派与维新派的斗争,却不知这其中还藏着这样一段往事。

三、军机处的明争暗斗

光绪初年的军机处,几乎每天都上演着一场无声的战争。这场战争的主角,正是翁同龢与李鸿章。每当李鸿章的奏折送到军机处,翁同龢总能找出各种理由驳回。

有一次,李鸿章上奏请求拨款修筑天津码头。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翁同龢却在军机处大会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这份奏折批得体无完肤。他说:"李鸿章屡请经费,动辄数十万两,国库已然空虚,何来银两修筑码头?"

这样的场面在军机处屡见不鲜。慈禧太后对此也颇为头疼。一日,她在养心殿召见翁同龢,语重心长地说:"同龢啊,朝廷大事要紧,切莫因私废公。"这句话的弦外之音,谁都听得明白。

然而,翁同龢此时已是军机处的实权人物。光绪帝年幼,对这位老师言听计从。每当李鸿章的奏折送来,光绪帝总会先问问翁同龢的意见。这让李鸿章在朝中推行新政时,处处受制。

1880年的一天,李鸿章派人送来一份紧急奏折,请求购买外国船只,以充实北洋水师。这份奏折送到军机处时,翁同龢正在给光绪帝授课。他放下书本,仔细阅读了奏折内容。

谁知翁同龢看完后,竟当场就将奏折撕得粉碎。他对光绪帝说:"此事万万不可!李鸿章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光绪帝闻言,也只好将这件事搁置下来。

这一幕被亲历者记录了下来。当时在场的军机大臣张之洞后来回忆说:"那日之事,可见翁大人对李中堂之憎恶,已到了何等地步。"

慈禧太后虽然偏向李鸿章,但她深知军机处大权不可轻动。况且翁同龢在朝中根基深厚,又是光绪帝的老师。她只能在背后调和,让李鸿章的一些紧要奏折绕过军机处,直接递交御前。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甲午战争前夕。当时李鸿章再次上奏,请求增加军费。这一次,翁同龢没有直接反对,而是提出了一个更为刁钻的要求:"可以拨款,但需先查清楚此前拨给北洋的每一分银两都用在了何处。"

这个要求看似合情合理,实则让李鸿章陷入了两难。北洋的账目错综复杂,短时间内根本理不清楚。而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头顶,耽搁不得。最终,这笔急需的军费还是被拖了下来。

就这样,在军机处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翁同龢与李鸿章之间的明争暗斗始终没有停止。这不仅影响了朝廷的决策效率,更为日后的甲午战争埋下了祸根。

四、洋务变法中的博弈

光绪十二年的一个早晨,北洋水师的一纸奏报惊动了整个朝廷。李鸿章请求朝廷追加军费,为北洋水师购置新式军舰。这份奏报刚送到军机处,翁同龢就提出了严厉的质疑。

"一艘军舰就要二十万两白银,这些钱够修多少条河堤、建多少所书院?"翁同龢在军机处当场质问道。在场的大臣们面面相觑,没有人敢轻易表态。

其实早在十年前,李鸿章就开始筹建北洋水师。当时他派人考察了英国、德国等国的造船厂,还从德国请来了专门的教官。可每次要添置新式装备,总会在军机处碰钉子。

有趣的是,就在同一年,翁同龢却大力支持张之洞在两湖地区兴办的武备学堂。这让李鸿章很是不解,他派心腹去打探,才知道原来翁同龢认为张之洞的做法"既取其长,又不失其本"。

1885年,中法战争后不久,李鸿章又一次提出了重要建议。他认为应该派遣更多留学生去日本学习,因为日本的维新变法经验更适合中国。这个提议刚在军机处提出,就遭到了翁同龢的强烈反对。

翁同龢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理由:"日本维新不过二十余年,他们的经验未必可靠。不如派人去德国,德国的工业和军事更值得学习。"这个建议得到了光绪帝的认可。

这场争论的结果是,朝廷最终决定同时派遣留学生去日本和德国。但是在经费分配上,去德国的学生享受的待遇要比去日本的高出许多。这让李鸿章不得不自掏腰包,资助一些去日本的学生。

1890年,一个重要的机会摆在了李鸿章面前。英国驻华公使向清廷提出,愿意派遣海军教官来华,协助训练北洋水师。这本是难得的机会,可翁同龢却在军机处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

"既然要请外国教官,为何不请德国人?德国人更为严谨,训练更有章法。"翁同龢的这番话,让李鸿章的计划又一次受阻。最终,这次合作不得不暂时搁置。

在洋务变法的道路上,李鸿章与翁同龢的分歧愈发明显。李鸿章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而翁同龢则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这种分歧不仅体现在具体政策上,更反映在他们对待外交事务的态度上。

每当外国使节来访,李鸿章总是主张以礼相待,适当让步。而翁同龢则认为不能轻易向外国人示弱,要坚持清朝的体统。这种截然不同的外交理念,常常让总理衙门陷入两难境地。

五、晚清权力格局的变迁

光绪二十年的春天,紫禁城里流传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军机处的奏折积压得越来越多,而翁同龢和李鸿章的名字却总是出现在这些奏折上。这一年,恰逢清朝与日本的关系日益紧张。

在军机处的一次会议上,发生了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李鸿章派人送来了一份关于日本军事动向的密报,翁同龢破天荒地没有立即反对,而是沉默了许久。在场的其他军机大臣都感到十分意外,要知道往日里翁同龢看到李鸿章的奏折,向来是想都不想就驳回的。

这份密报的内容确实令人震惊。日本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军事实力远超清廷预期。李鸿章在密报中提出,应立即增加北洋水师的军费,加强海防建设。这一次,就连一向反对李鸿章的翁同龢也不得不承认形势紧迫。

然而,当李鸿章提出具体的筹款方案时,两人又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李鸿章主张向外国银行借款,而翁同龢则坚持要从内地筹措。这场争执最终以折中告终:一半借款,一半内筹。

有趣的是,这场争执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清廷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李鸿章虽然身在天津,但他掌握着北洋水师和淮军的实权。而翁同龢虽在京城,却因为光绪帝的支持,在朝廷内部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一次,一位外国使节在拜访总理衙门时观察到:每当遇到重大决策,衙门的官员们总是要同时打听翁同龢和李鸿章的态度,然后再小心翼翼地表态。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两人在晚清政坛上的影响力。

光绪二十一年夏天,甲午战争爆发了。战争的失利让两人的矛盾达到了顶点。在马关谈判前夕,李鸿章主张接受日方条件,尽快结束战争。而翁同龢则坚决反对,认为条件太过苛刻。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李鸿章在日本遇刺,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这件事却让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就连一向对李鸿章不假辞色的翁同龢,也在军机处表示了慰问。

马关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李鸿章背负了骂名,而翁同龢的地位反而更加稳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两人最后一次在重大历史关头的交锋。

不久之后,戊戌变法爆发。作为守旧派的代表人物,翁同龢被卷入其中。而此时的李鸿章,已经逐渐淡出了权力中心。那个曾经让翁同龢如此憎恶的对手,此时也只能在天津静观局势的变化。

这两位曾经的政坛对手,就这样在晚清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完成了他们最后的博弈。而那道因为寿州之变而起的宿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淡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