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华语电影,又一次踏上了高票房的金字塔之巅,轻松迈过首日5千万的大门。Sir现在可断言,这不是又一个吹牛的夸夸其谈。当然,这部电影本身的热度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毕竟它汇聚了余华小说的文学光环、朱一龙的演技大拿效应,甚至还有一个年轻导演的魏书钧的名字,简直就是巧夺天工。但哎,说它只是一个“投名状”也未免有些小瞧它了。
要不然你解释一下,Sir是怎么看出它独具魅力的呢?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预告片,简直是“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电影的基调。而这部电影,我可是亲眼看过。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这一年轻导演打开商业片的大门,披头散发地走出来,与尊严和风格握手言和,这简直是个奇迹,毕竟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产商业片的“无脑隐身”时代。
所以,这部电影用实际行动告诉了观众:电影,不应该是个伪君子,它要有自己的意义、表达和品味,而且每位导演背后写着“某某某导演作品”的名字,都应该能扛得起“作品”这两个字。
那么,你听说过《河边的错误》这部小说吗?或者更具体地说,它揭示了谁才是真正的疯子?1987年,年仅26岁的余华就写下了这个先锋小说,故事说的是一个小镇的刑警马哲,遇上了一系列离奇的连环杀人案。凶手最初被怀疑是个当地的疯子,但最后,马哲才骤然领悟,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这个小说可以看作是一部以侦探为外衣,实际描写情感和心理氛围的作品。
不过,有趣的事情发生在此之后,张艺谋买下了小说的版权,但随后无奈放弃了,因为他不知如何改编它,这似乎不符合当时的电影口味。那么《河边的错误》会怎么样呢?版权辗转几次后,终于被托付给了这对年轻的导演魏书钧和编剧康春雷。
或许命运比我们都懂得准确些。小说所描述的关于命运的观点一直是悲观的,就像余华的另一部作品《活着》一样。在《河边的错误》里也有深刻的命运主题。让我告诉你一个小细节,你有没有注意到马哲车上的车牌号码?它写着渚31415。这串数字熟悉吗?π≈3.1415......它是圆周率,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小数,它永不等于3.1415。这隐晦地表明马哲永远接近真相,但永远无法找到答案,就像圆周率一样。电影中的每个死亡事件,每个受虐狂、不现实的诗人、变态的理发师、无忧无虑的小孩,都让你思考,是否用一把现实的刀杀死了这些“异常”的人?或者电影里的疯子,究竟有几个?电影没有为观众提供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让观众沉浸在混乱的情节中,体验角色的恐惧和疯狂。
答案究竟是什么?其实不重要,这部电影更像是在讨论每个无法逃脱命运的人,他们就像小白鼠,永远在命运的实验室里不停奔跑。至于《河边的错误》究竟讲述了什么错误,是马哲的错误?疯子的错误?还是时代和群体的错误?小说里没有明确的答案,电影也没有。答案应该由你自己去找。
接下来,让我们聊一聊导演魏书钧的风格,他总是追求“在场感”,试图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察融入电影中。这部电影充满了这种风格,比如开场局长把马哲的办公室安置在一座废弃的电影院中,这个情节让观众感到就像是戏中戏的开始,大胆且巧妙。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真假难辨的大舞台,为什么不在电影中显露出来呢?这种设置是非常大胆的,它告诉观众,这是一部电影,故事只是个附带品,更重要的是导演在说些什么。
那16毫米的拍摄素材呢?这种胶片在电影业内并不常见,16毫米的素材在监视器上的效果非常模糊,但魏书钧却坚持使用它,因为他需要它带来的年代感。这部电影在关键时刻的虚实混杂场景让观众成为“参与者”,让你感受到恐惧,成为一个“审视者”,与角色在画面中交流。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侦探片,它是一场带着玄乎色彩的盛宴,让观众跟随马哲一同进入他的“疯子”世界。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并不追求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线索和蛛丝马迹引导观众沉浸在电影中,体验角色的情感,思考电影内核。答案无关紧要,体验才是关键。
这部电影并不是商业片的典范,它敢于打破常规,挑战审美习惯,不仅具有独特性,而且赋予观众思考和挖掘的空间。在当今国产电影市场,这样的作品是如此珍贵,它让观众去探索,去品味,去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消费。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魏书钧的三部电影,《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和《河边的错误》。这位年轻导演始终在追求自我表达,他不仅仅讲故事,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他与观众互动,用电影表达自己的意义。这是现今国产电影市场急需的,不是应该做出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而是要敢于创新,提供更多不同的视角和理解方式。
所以,这部电影的成功,其实代表了观众对国产电影有不同的需求,他们需要挑战,需要思考,需要更多不同的电影体验。电影并没有消亡,只要有这些年轻导演的坚持,电影一定会找到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