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碑帖学的人不多,而他一学并且用了一个方法就入选书法展

滨滨谈文化 2024-07-20 04:39:48



在很多人看来,书法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就要看字形是否写得好看。其实,这种说法虽然一定道理,但也忽略了书法的意趣性。什么是书法的意趣性?王羲之以前说过,书法要写得“点画之间皆有意”,这个意思是说,除了笔法外,还要通过字形和点画之间的艺术性组合,来表现书法的意趣,这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隶书作品,是某次书法大赛上的入展作品,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作品竟然还能入展全国书法大赛?是不是评委给评错了?其实,如果按照古人遗留下来的那些摩崖及碑刻作品来看,这幅作品取法于《大开通》、《杨淮表记》、《石门颂》、《好大王碑》等经典隶书作品,可以说,它的取法是在正路上的,因此,入展全国书法大赛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除了上述取法外,作者在创作时,并不是单一地将它们融合起来,而是在融合的基础上,还做到了有机、自然地融合,这种方法虽是当下隶书创作的一个主要方向,但作者并不是机械地融合,而是按照自己理解的字形、笔意来融合创作,并且,作者为了提升书法的高古性和朴拙性,还在作品中增加了一些篆书的写法,做到了篆隶融合,多体融合,这样做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但是对于这样的作品,也引起了许多隶书爱好者的关注和热议。有一些人说,这幅作品只是为了写而写,看不出笔法,顾头不顾尾,如果这样的作品能入展,说明评委的水平也是很一般。也有人认为,放着历史遗留下来的那么多好看的原帖不去学,偏偏要去写这样的怪字,也只能说明这是为了入展而迎合评委,其它没什么。当然,还有人觉得,这幅隶书作品很有创意,先不说别的,就人家融合书写的做法,一般人是达不到人的水平。

按照当代书法艺术性的要求,人们在创作作品时,要围绕“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结合”的总要求,把自己在学习书法中的技法和理解力贯穿到创作中,这样的作品才会在评审中得到评委的认可。这方面,此幅隶书作品从实践上已经给我们给出了答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取法。作者的取法并非不是正路,也是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并且还是很多书法家们所喜爱的作品。二是在融合上堪称合格作品。按照当代书法艺术性的要求,创作作品在根植传统的基础上,还要去创新,如何创新是很多书法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当代书法家们便把融合创作作为创新的一个根本出路,此作中就为书法爱好者作出了示范作用,只要用心琢磨,就可以看出人家的融合水平还是很高的。

三是表达了书法的艺术性和意趣性。艺术性就是矛盾的表现方法,作品中用了字的大小、空间的疏密、风格上的收放等关系,让艺术性更加突出。而书法的意趣则是每个字所表现出来的观赏特点。作品中尤其是作品的风格上,作者把古帖中的恣肆、浪漫、奔放等特点用字的某些点画来实现,如此一来,也就打破了八分书那些规范书写的基本特点,让书法的意趣更有表现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