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年前的老北京:破损的建筑,孱弱的百姓(1870年)

醉薇聊历史 2024-10-31 04:23:13

爱德华·鲍拉(Bowra Edward)是一名英国人,清末时期曾在中国海关任职,本组图片由他和其儿子共同收藏,照片的拍摄时间在1870年前后,距今已有150多年。通过图片,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一个半世纪之前,旧时北京的真实面貌。

北京城墙

1870年,高大古老的北京城墙和城外的护城河。河中有拉着车厢的马匹在河中饮水。岸边站着两名瘦骨嶙峋的马夫。

阜成门

阜成门瓮城外的混乱景象,这里用苇席搭建起很大一片的席棚,里面住着一些难民。远处可见箭楼和城门。

朝阳门

巍峨的朝阳门箭楼,古老的城墙下是一排依墙而建,显杂乱无章的房屋。朝阳门是北京内城东门,元代称齐化门。

安定门

一名正在安定门瓮城内摆摊卖水果的小贩,背景是安定门的箭楼内侧以及瓮城内的真武庙。摄影师在拍照时,旁边站着的围观者因为恐惧发生了骚动,使照片上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

崇文门大街

从北京崇文门城楼上俯瞰城墙内大街,低矮的商铺,街道上布满了车辙。因为崇文门又叫哈德门,故而很多人习惯称这条街为哈德门大街。

回回营

回回营清真寺,位于北京西长安街东安福胡同,靠近北海公园。该清真寺建于1736 年 -1795 年间,面向北面皇宫,而不是西向麦加。清真寺于1915年被毁。入口后面可以看到清真寺主体建筑的一部分。左边有一辆马车,门口坐着一些人。前景是一条宽阔、布满车辙的道路。

客栈

北京城内的一家客栈,为了尊重蒙古族百姓的习惯,在客栈内搭建有蒙古包。一名蒙古族男子坐在蒙古包前,陪伴他的是两头双峰骆驼。

东闻美斋

东闻美斋位于东四牌楼南大街灯草胡同南段,主营鼻烟和钟表。门前的拴马桩和临铺的冲天柱旁站着一老一少两个人。这座商铺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还存在,当时主营饽饽兼营鼻烟,后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

什刹海

什刹海位于北京中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风景区,由前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三个湖泊组成。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在这张照片的背景中可以看到城中心的鼓楼和钟楼。

钟楼

钟楼坐落于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和附近的鼓楼一起并称为钟鼓楼,是老北京重要的地标建筑。几名同样骨瘦如柴的百姓出现在画面中。

白塔山

北海太液池南部的白塔山, 金代叫琼华岛,元代叫万寿山( 万岁山)。清顺治八年(1651年),因在山顶建了一座白色藏式喇嘛塔,始称白塔山。

依晴楼

这是当年岸边倚晴楼和游廊的样子。这条游廊有三百米左右,呈半圆形,环抱于琼岛北麓的北海湖畔。东边是倚晴楼,西连分凉阁,

永安桥

连接琼华岛永安寺大门和南岸团城城门的永安桥,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其前身是一座木桥。

御河桥

御河桥又名金海桥,横跨于北海与中海之间。始建于至元元年(1264年)。石桥两端立有牌坊,东边为金鳖牌坊,西边叫玉蝀牌坊,故又名金鳖玉蝀桥。现名北海大桥。

法国使馆

一名杂役站在北京法国使馆门前。1860年10月,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法国军队占领了位于东江米巷(东交民巷)御河东岸的肃王府,并打算将法国使馆建于此处。第一代肃亲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个皇子,清朝的开国功臣,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将肃王府租借给洋人显然有失国体。后经交涉,将附近的宗室景崇府(纯公府)租给法国人。

英国使馆

1861年,英国以每年一千两白银的价格租下镇国公奕梁的府邸作为使馆,并借口修缮花费太大而没有支付前两年的租银。奕梁被迫从淳亲王府迁出。该王府与临近的翰林院、銮驾库、鸿胪寺的一部分,全被纳入英国公使馆范围。

清漪园

清漪园(颐和园)东宫门前两个巨大的青铜狮子。1860 年,清漪园同样遭到英法联军烧毁和洗劫,原来大门的位置已经建起了一堵墙,被封闭起来了。盛世建造的雄狮和孱弱的清代子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预示着一个王朝的没落。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