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坚决反对招安的好汉,最后都加入官军,鲁智深武松是咋想的?

鸿永文化历史 2024-12-01 05:41:21

鲁智深和武松的抉择:招安与否的兄弟情义

“富贵于我如浮云,真英雄永不为奴。”这句话用来形容鲁智深和武松,再合适不过。面对宋江的招安计划,这两位硬汉一开始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可是,最后他们却披上了朝廷的战袍,跟着宋江南征北战。鲁智深和武松的转变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他们又是怎么从反对招安到最终接受的?

招安的风波

梁山好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从最初的劫富济贫、行侠仗义,到后来的招安归顺朝廷,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招安”这个环节,曾经让梁山好汉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宋江主张招安,他认为这是让兄弟们有个好出路的最佳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武松和鲁智深,作为梁山的骨干成员,一直对招安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在那场重阳节菊花大会上,宋江唱起了招安的调子,直接引发了武松和李逵的强烈不满。李逵甚至抬脚踢翻了桌子,破口大骂。而鲁智深则一语道破天机,认为朝廷奸臣当道,招安只会让兄弟们白白送命。

可是,最后的结局却出人意料。鲁智深和武松虽然反对招安,却依然选择跟随宋江出征。他们的心思,真的是那么简单吗?

武松:兄弟情义难舍

武松的反招安,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对兄弟们的感情。在梁山上,武松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从他当初为兄报仇、血溅鸳鸯楼,到后来一路跟随宋江,武松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他对兄弟们的深厚情感。

在菊花大会上,武松的反应最为激烈。他觉得,招安将会冷了兄弟们的心。毕竟,大家聚在梁山上,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可是,武松也很清楚,宋江的心思早就不在江湖了。对于他兄弟们的命运或许比自己个人的坚持更重要。

于是,当招安成为了既定的事实,武松选择了妥协。不是因为他认同了宋江的观点,而是因为他不想看着兄弟们分崩离析。对他只要兄弟们还在一起,哪怕是为了朝廷卖命,他也认了。

鲁智深:看透世事的僧人

相比于武松的感性,鲁智深的反招安则显得更为理性。他反对招安,不是因为他不想打仗,也不是因为他对朝廷有多大仇恨,而是因为他看透了当时的局势。

鲁智深早年曾在朝廷任职,见识过许多官场的黑暗面。尤其是当他成为僧人之后,他的内心更加清净,对名利看得更淡。鲁智深清楚,招安并不是一条光明大道。朝廷内部奸臣当道,梁山好汉们即便归顺了,也不过是被当作炮灰来利用。

在菊花大会上,鲁智深的一番话道出了他对宋江的失望:“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他知道,梁山好汉们的命运已经注定,只是宋江还在幻想着朝廷的恩赐。

可是,鲁智深最终还是选择了跟随宋江出征。他的决定,不是因为他放弃了自己的观点,而是因为他不想让事情变得更糟。既然招安已成定局,他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底线:不为名利所动,守住自己的正义。

公孙胜:高处不胜寒

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位隐藏极深的反招安者——公孙胜。作为梁山的智囊,公孙胜的能力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江湖中人。对于他招安与否根本无关紧要。因为他本身就不属于世俗的江湖,也不会对朝廷的功名心动。

公孙胜的反招安,是一种不屑。他清楚,如果他真的想要进入朝廷,只需在皇帝面前露一手,什么国师、道长的职位都可以轻松获得。可他选择了离开,不愿与朝廷同流合污。他的离去,是一种超然的态度。

李逵:无理取闹的反招安

相比于武松和鲁智深的理性,李逵的反招安则显得有些无厘头。李逵是个直肠子,他反对招安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朝廷不可信。他的反抗方式也很直接,踢翻桌子、大喊大叫,完全不顾场合。

可是,当招安成为事实,李逵却是第一个穿上军装的人。虽说他脾气火爆,但对宋江的忠诚却是毫无保留的。他可以对谁都不满,但只要宋江一发话,他便不会有二话。李逵的反招安,更多的是情绪化的宣泄,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鲁智深、武松、公孙胜和李逵,这四个反招安的好汉,最终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鲁智深和武松的反招安,始终围绕着“兄弟情义”这个核心。他们从未改变自己的初衷,只是在现实面前做出了妥协。公孙胜则选择了离开江湖,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而李逵,虽然反对招安,却依旧忠心跟随宋江,成为了历史的注脚。

有人说,鲁智深和武松的选择,既是对兄弟情义的坚持,也是对命运的无奈。他们的故事,或许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