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王平之子范晓光,用生命践行汶川救援诺言:我最后一个撤离

君墨谈史书 2024-11-06 18:53:42

上将王平之子范晓光,用生命践行汶川救援诺言:我最后一个撤离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肆虐四川,近7万同胞丧生。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中,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挺身而出,带领10万民兵投入抢险救灾。从地震发生到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他在一线坚守了28天,用行动践行了"最后撤离"的铮铮誓言。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铁血将军是开国上将王平之子,他继承了父亲的长征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血脉相承 父子同心向军旅

王平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英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他南征北战七十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重大贡献,是一位勋劳卓著的开国将军。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王平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诲与器重。他带领部队纵横驰骋,为共产党军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5年7月,王平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因为那时抗战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妻子范景新给孩子取名为"晓光"。这个名字寄托着父母对和平年代的期待。

范晓光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主动要求随母亲姓氏。但父亲的革命精神对他影响至深,让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

1949年初,每当听到解放城市的喜讯,年幼的范晓光总是着急地哭泣。他童言无忌地说:"全国都解放了,我长大了解放什么呀?"这份对军人职业的向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1978年,范晓光如愿当上了一名军人,进入军委炮兵科研处工作。他潜心钻研,参与指导多项重要武器装备的研发,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1998年,开国上将王平在北京逝世。范晓光怀着对父亲的无限追思,利用工作机会重走长征路。他追寻父亲的足迹,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范晓光深深体会到红军将士的坚韧不拔。他提出在班佑地区立碑纪念红军长征的建议,得到众多红军后代的支持。如今,这座纪念碑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王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范晓光带领全家回到故乡。他向东源中学捐献资金建设学生公寓,将学校命名为"王平将军希望学校"。这是他传承父亲遗志、回报家乡的具体行动。

范晓光和妻子、儿子多次前往阳新县,持续关注学校建设。他们不断捐赠图书和助学款,帮助更多学子实现求学梦想。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正是革命家庭的宝贵财富。

临危受命 直面灾难战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特大地震。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正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接到消息后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救援刚开始,范晓光就遇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当时成都军区的大部分军队都在执行任务,不在驻地。当温家宝总理焦急询问能从成都调多少部队时,范晓光只能如实汇报:仅有6000人。

面对这个困境,范晓光想到了一支重要力量:当地的民兵预备役队员。震后最初的两天,正是这支部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

范晓光立即下达了全省民兵总动员令,迅速集结了10万雷霆救兵。这支队伍成为了救援行动中的重要力量,为抗震救灾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范晓光创下了多个纪录。他是震后赶赴灾区的军队第一位高级将领,也是乘坐直升机次数最多的将领。

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到6月10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成功,范晓光几乎每天都在直升机上。他奔波于各个灾区之间,走遍了每一个乡镇,亲自指挥救援工作。

在救援现场,范晓光特别重视民兵的作用。这些没有专业工具的民兵,用血肉之躯徒手挖掘废墟,解救被困群众。很多人即使手掌鲜血直流,也没有停下救援的脚步。

到5月18日,全国各地已经调集了13万救灾大军赶往四川灾区。但因为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救援效率受到影响,"听谁指挥"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范晓光在映秀镇遇到了一件让他动怒的事。当时他得知汶川到映秀之间的山沟里有伤病员需要转运,立即调来两架直升机和八名医学博士前往救援。

然而到达现场后,范晓光发现映秀镇的急降场被一架正在配合媒体拍摄的军用运输机占用。在这危急时刻搞形式主义,范晓光当场严厉制止了这种行为。

在指挥救援的28天里,范晓光始终坚持在一线。他的直属部队创下了军队抗灾历史上的新纪录:累计转移受灾群众133万多人,转送和救治伤员62.48万人次。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范晓光和救援队伍日以继夜的付出。他们不畏艰险、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责任与担当。

舍生忘死 坚守堰塞湖战险峰

地震过后,一个比地震更为严峻的威胁出现了。地震造成的山体开裂形成了数十座危险的堰塞湖,其中最危险的是位于绵阳上方的唐家山堰塞湖。

这座堰塞湖蓄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如同一把悬在百万群众头顶的利剑。一旦溃决,下游一百多万人民将面临生死考验。

6月6日,范晓光陪同温家宝总理乘直升机到唐家山视察险情。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指定范晓光等三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坐镇唐家山,联手指挥排险。

在危机时刻,范晓光向在场所有人作出庄重承诺:"大坝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没有溃堤的危险,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部队,部队中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领导干部。"

四天四夜,范晓光在指挥现场寸步不离,连一顿像样的饭都没吃上。原因竟是因为大量媒体记者的到来,导致后勤保障受到影响。

一架直升机最多只能运载十三四人,但当时赶来报道的记者有七八十人之多。每天光是运送记者就要调用五六架次直升机,地方政府送来的盒饭全部被媒体记者消耗殆尽。

为了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范晓光不得不下达严令:禁止记者上山。这个决定虽然看似强硬,但他事后向记者朋友们诚恳道歉,显示了一位将军的担当。

在唐家山工作期间,范晓光始终与家人保持着最低限度的联系。他的妻子吴晓鸣只能通过电视新闻了解丈夫的情况,在一次短暂的通话中,范晓光还用幽默化解她的担忧。

范晓光的母亲范景新虽已年近90,但仍表现出军人家属的大义。她约定全家人不要给范晓光打电话,以免影响他的救援工作。

在家人的默默支持下,范晓光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抢险工作中。余震不断,巨石随时可能滚落,但他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

6月10日,唐家山堰塞湖开始泄洪。在所有抢险人员撤离时,中央电视台的镜头捕捉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画面:范晓光主动留在最后。

这一幕完美诠释了他此前的承诺。在危险面前,这位将军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从5月12日到6月10日,整整28天,范晓光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这段时间,他带领部队创造了军队抗灾史上的奇迹。

铁血柔情 浩气长存写忠诚

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标志着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点。这场战役的胜利,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军队的能力与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范晓光和他的部队创造了多项纪录。28天里,他们转移受灾群众133万余人,转送救治伤员62.48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15名空降兵为了打开救援通道,在没有任何引导和标识的情况下从5000米高空跳伞。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救援的希望,为后续大规模救援行动开辟了空中生命线。

在救援过程中,许多英雄永远留在了抗震救灾的战场上。士官刘德占坠崖牺牲,陆航团邱光华机组在执行第64次救援任务时坠机,士官武文斌在救援第35天猝然倒下。

这些牺牲并非没有意义。被救援者郎铮虽然年纪尚小,但坚强地向救援战士敬礼。被埋80小时的高中生薛枭获救后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叶志平校长在地震中创造了学校"零伤亡"的奇迹,那只被埋36天的"猪坚强"活过了14年,它们都成为了这场灾难中的希望象征。

范晓光特别强调要铭记民兵的贡献。这些普通人在第一时间投入救援,用血肉之躯徒手挖掘废墟,却从未要求过任何表彰。

外国媒体这样评价中国军队: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在面对灾难时表现出如此强大的能力。这场抗震救灾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本色。

地震造成的创伤虽然深重,但救援过程中涌现的感人故事温暖了无数人心。一位父亲徒手挖出儿子遗体,严蓉老师救下13名学生后献出生命,年轻母亲用身体保护婴儿直至最后一刻。

这些故事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团结与坚韧。当时全国各地的献血点排起长龙,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灾后重建工作同样令人瞩目。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灾区面貌焕然一新。汶川的重建不仅恢复了城市功能,更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

如今,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十三年,但那段历史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范晓光将军和无数救援英雄的事迹,将永远激励后人。

这场灾难证明:一个能在两小时内派出总理赶赴灾区,能调动十万军队救援,能因民众献血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是永远不会被打垮的国家。今天的中国,更有信心和能力应对各种挑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