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行动、学习的“碎片化”,是学校转型遇阻的根本原因

蒲公英智库 2024-05-30 08:12:48

作者丨张凯 / 新校长传媒系执行主编

两个月前参加一场教学改革主题论坛,席间两位学科专家意见相左,就“课堂究竟应该怎么改”展开了台上台下的激烈争辩,没有人能够说服对方。他们都真诚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关于学科的研究也都堪称专业,但倡导的教改侧重点则完全相反,一个注重学科内,一个注重教室外,且自成周延的逻辑。

事实上,放到学生成长的角度,两位专家强调的做法都有道理,也全是教改深水区必须要攻克的难题。但这个场景让我想到的是,如果只关注局部,就容易出现“专业深井”,把“局部的解药”放大成为“包治百病的神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仅带来能量耗损,也不利于科学系统地真正解决一线教育的复杂问题。

这正反映了当下学校转型面临的一个根本难题——“碎片化”。无论是政策的“碎片化”、专家的“碎片化”,行动的“碎片化”,还是学习的“碎片化”,都对教育高质量进程带来“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挑战。超越专业深井式的“碎片”,做一个智慧的“缝合者”,从局部解决问题走向整体系统再造,成为明智的学校教育管理者必然的选择。

教育政策落地,

为何会变成形式主义?

实施“双减”政策已经第三年,减负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但有学者分析了近十年来28个省89个市的减负政策(包括双减政策)文本,发现各省市之间出现了政策文本的“模仿”、“对标”以及同质化现象。比如,某省《“减负”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治理和排查内容包括六点,下辖某市的《“减负”专项治理行动计划》也将治理排查内容分为六类,和省里的方案内容完全一致。

从省级层面到地市级,从省级政府之间到地市级政府之间,减负政策整体上都较为同质化。多个省市事实上都在按照“差不多”的方式进行减负,变成了政策的复制和机械的执行,没有因地制宜,难以解决各地实质性问题。

事实上,自1955年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以来,国家层面已发布了11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但到今天,减负仍然是存在于教育政策领域的“老大难”问题。

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出台,都是基于全国教育生态和国家发展需要来科学地谋篇布局,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质。但政策的落地,却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地抵达”。其症结在于,政策陷入了“碎片化”的困境。

一是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学校现场之间的碎片化。

教育转型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考察本地实情,包括学校特点、学生学情、家长需求。比如,双减政策对不同年级的作业总量作出了“不超过60分钟”“不超过90分钟”的具体规定,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性,而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相同的表述。

再如,“双减”涉及作业减负、课堂提质、课后服务保障、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负担等多个环节,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工作,但背后的资源支持、条件支持却相对有限。“双减”工作成效还会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但后续并没有建立明确的评价指标方式及体系,缺乏统一的标准及程序。

二是教育政策之间的碎片化。

从“双减”政策、课后服务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政策,到中高考改革政策、美育浸润政策、校园安全政策等,都对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明确了方向。

但是,一项项政策传导到学校现场,在时间、空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究竟要执行什么、怎么执行、达到什么效果,没有系统的布局。就像一颗颗珍珠,没有串成项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自然会消解政策的执行合力。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碎片化。

“双减”提出要在一年内有效减轻负担、三年内达到成效显著的工作目标,执行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推行过程中需要治理的对象纷繁复杂,难以依靠单一部门的力量解决。

仅仅着眼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往往会遇到重重阻碍,缺乏政策实施的动力,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问题也很难解决。需要做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篇大文章,从系统、整体的视角,关注教育改革的协同性,从更高层次上协调和督促落实。

专家越来越专业,

但为何解决不了复杂问题?

教育政策的实施落地,需要每一位一线教育人应对、消化。这时,那些直击教育本质、解决真实问题、有效指导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教育专家,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连天接地”的作用。

近十年来,从组织管理专家、课程论专家、课堂改革专家到教育技术专家、场景设计专家等,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构建了明晰、完整的专业体系。对这些专业问题的精准、深度研究,使得学校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

但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另一面,可能又是专业深井或者专业壁垒。

比如,教育装备专家为学校配置的装备和基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园智慧化的问题。但教师在课堂上并不会使用这些装备,没有真正把教育智慧化融入教育教学的日常,未能让工具从单纯的“拥有”变成“有用”。

再如,学校建筑设计越来越规范专业,软硬件标准越来越高,但由于是“交钥匙工程”,导致校园空间和场景设计跟校长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并没有很高的适配性,难以有效支持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型。

这种碎片化,不仅存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专家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专业、同一领域专家之间。

正如开头提到两位学科教学专家的争辩,一位认为要以学科为主阵地,追求学科内的一致性;一位追求学科要连接生活,走向世界,追求学科与世界的一致性。这两种甚至更多种思路本应结合起来,平衡应用,才是学科教学的全部,而不是非此即彼,互相取代。

面向未来的教学变革,真正的系统与专业,恰恰在于如何看见更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真正做到教学过程的平衡设计——

注重学科内的一致性,回到学科的总体目标,基于学习和心智规律来强化学科实践,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

注重学科之间的一致性,超越学科本身,打破学科壁垒,增加课堂的宽度与深度,培育学生融会贯通、化知成智的信心与能力;

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以教材-教学-考试与评估“大闭环”,教学、学习与评价的“小闭环”,减少课程实施“落差”,实现所教即所学,所教即所评,所学即所评;

注重学科与世界的一致性,让学科与生活连接,以真实问题学习作为串起所有学科内容的工具,把学科化身为学生理解生活、解决真实问题的有力工具,让学生走上社会之前先活一遍。

总之,我们既需要不同专业的研究和洞察,更需要看见教育的全部和完整性。

现在的学生,

为何缺乏学习动力?

还有几天就是2024年高考了,《中国高考报告》指出了今年高考的命题原则: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素养”,从“解题”到“解决问题”,高考作为“指挥棒”已经开始深刻影响日常的教与学。

长期以来,课程逻辑和教学逻辑基本是从知识到技能、学科,然后到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往往关注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准确理解、记忆,对每一种技能技巧的熟练掌握、应用。

当学习仅仅发生知识、技艺、技能层面,即认知的低阶,只注重“读写算”,讲求“熟能生巧”,那么必然都是零碎知识的学习,导致教与学走向碎片化。所以,现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越来越少,很多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当下的教学逻辑必须要做一次颠覆,即从问题开始,然后根据它找到学科、找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为什么要把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真实任务学习等,作为变革教与学的抓手?因为从一个探究问题、一个实施项目、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部艺术作品入手,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学习的起点,能够直接以真实挑战“拉高学习维度”。

当面对完整的学习任务或学习目标,学生要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然会调用所学知识,将知识碎片进行连接,嵌入自身思维过程与经验体认,成为可迁移调用的“活性知识”。同时,又调动兴趣、好奇、探究、记忆、理解、欣赏、评价等心智的各种元素,得到相对完整的学习结果,涉及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探究欲的满足、对意义的领悟。

这样,就学习不至于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回到生活的复杂现场,回到成长的内生动力,突破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将零散的知识碎片有序重组,高效地拼成完整的知识图景,从学以致用走向了用以致学。

成为“缝合者”,

建立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水平领导力

所以,当下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某项教育政策不对,而是所有的政策没有形成“一个政策”;不是对专业问题的研究不到位,而是大多数专业人士只能解决单一问题,不能解决复杂和系统性问题;也不是碎片化学习没有价值,而是所有碎片化的知识未能系统重组。

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要学会超越专业“碎片”,做碎片的“缝合者”,从局部解决问题走向整体系统再造。那么,该如何去“缝合”呢?

首先是在认知与观念上缝合。

一是要有清晰、高位、复杂性的目标,让碎片化的研究与学习全部朝着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与结果奔赴,让一个个珍珠串成项链。

二是要有系统观,每个人都能从“洞穴”中走出,形成合力育人,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生态环境。

其次是在机制与行动上缝合。

无论书记校长、管理团队,还是一线教师,进入具体现场,面对具体的结果,建立解决复杂问题和系统性问题的高水平领导力,成为一门必修课。

教育现场有大量真实问题,这些问题一定是复杂的。面对有目标、有结果的事情,必然要把专业碎片进行缝合,形成系统,解决问题。

比如,在北京十一学校,教务主任、办公室主任等都叫支持人员。支持人员必须找到自己这个角色存在的理由,也就是我要服务于谁、谁是我的客户,然后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样,“课程首席”的目标就是开发、迭代各种课程产品,满足一线师生的需求。他们整天都在思考,使用这门课程的老师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学生喜不喜欢,有什么要改进。这时,学校管理者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和自主,让老师变得有责任心,自然就锻造了解决复杂问题的领导力。

而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植入一个“思维小插件”:把局部问题和系统问题进行缝合联动。

也就是说,对于每个问题的结果,要想方设法和学校的整个系统进行连接;或者超越一步理解,通过升华,形成复合效应。不同专业之间要能够有效协同,不同问题之间要联动平衡,才能形成不断解决复杂问题的学校生态。

在这样的生态下,每个人不只是一个螺丝钉,每个岗位就是个复杂问题,每个小系统之间不冲突、不打架、不阻隔,还能形成精微传导的动能。

于是,学校才能够形成解决当下教育核心课题的有效生态,培养一群能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水平领导者,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直面完整系统中,获得最大化的成长滋养。

责编丨张凯

美编丨张天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