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说,在提到西北时候我们往往将其视为落后和干旱的地区,由于缺乏各种各样的必要的基本自然资源——尤其是水,以及贫瘠的荒漠化的土地。这些要素使我们很容易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光秃秃的大地上看不到什么的植物,唯见几处稀稀拉拉的灌木与杂草,土地因为缺少水的滋养而龟裂,随着一阵风的便会扬起吹过大片的尘土,尘土中既有因为干旱与炎热而被征到干脆的土,也有我们在沙漠中感受到的粗糙的沙子,在这里的人与牲畜由于炎热的天气和缺少水共同影响下都是有气无力的样子。
关中平原
事实上,即便是在中国近代,来华的外国人也是同样这么认为的。19世纪德国旅行家巴隆.冯.李德芬在自己的书信集中写道他在穿越渭河平原时所看到的:
“所有的东西都是黄土,我们正是在黄土地带的中心,一切东西都是黄色的,山丘,道路,田野,河流和小溪的水都是黄色的。房子是黄土造的。植物上覆盖着黄色的尘土,甚至空气也免不了黄色朦雾。”
在近代负责为中国提供饥荒救济的总规划者特德(O.J.Todd)先生在对中国进行考察后在自己的《在华20年》中如此评价关中:
“中国所有的省份中,也许陕西不利,条件最多,的确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大财富。它如同其地图形状一样,像个要死的乞丐无力地躺着。”
但是如果我们打开中国古代史的史书,我们却会产生一个疑惑,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以疆域之广袤而自傲,从现在的自然环境角度来看比关中要更为宜居地方数不胜数,那么为什么秦汉唐三朝都要定都于关中平原呢?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战略位置和自然环境两个角度共同来认识。
陕北黄土高原
首先是战略位置,《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记载:“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而秦朝也正是凭借着函谷关的重要战略地位,一次又一次的抵挡住了东方六国的联合攻击,从而在战略上能够保持一种战略主动地位。我们在对古代战争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认识到古代关隘的重要性,当然也少不了对于关隘地形的研究和认识。我们不能单纯的讲函谷关视为一座城堡或者是一段城墙,而应当将其作为一套防御体系来看待。
函谷关是一套由关隘、城墙、山脉河流以及配套的烽火预警系统共同组成的防御体系。函谷关的存在则能够将秦汉时期乃至唐朝的近半个中国一分为二,因此想要形成独立的割据政权必须要依靠函谷关。
同时函谷关在作为屏障保护了位于后方的关中大平原的同时,还可以说是作为一道将中国一分为二的界限,使得秦国与东方六国成为了两个几乎独立的经济政治实体,秦国以及至唐以前的割据政权可以依靠关中平原以及四川盆地资源形成一种独立的经济体系。
陕西农村
同时到了关中平原就可以南下以取汉中,获得了汉中就可以寻求蜀地,所以就有了“得陇望蜀”的说法。而我们都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蜀地与外界的交通是不便甚至可以说是隔绝的,一旦获得了蜀地就可以立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主动地位。获得了四川就可以向北追求关中平原,而只要守住剑阁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军无法攻入。而如果失去了汉中以后,也可以凭借长江顺流而下以获取江南。可以说四川的战略地位是独特的,而想要获得四川就必须拿下汉中,想要获得汉中就必须依靠关中平原。一旦获得了关中平原就获得了广阔的战略空间,赢得了战略的主动权。
而且我们需要注意到古代骑兵是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在马鞍发明以前骑兵虽然冲击能力较差,但是作为军事力量仍旧很强,仍然是古代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鞍发明以后骑兵的地位则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骑兵不在局限于只能用弓箭对敌人进行骚扰的轻骑兵,而开始可以发展成为能够轻易地撕裂步兵阵型的重骑兵。
黄土高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马都能成为能够作战的战马,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伯乐相马”的传说。而我们都知道边境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够对中原各国造成巨大的威胁与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着训练有素的骑兵和良好的战马,而关中平原地处西北,距离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近,因此可以便捷的获得优质的战马。凭借这样的资源优势,占据了关中平原的政权可以很快的发展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说,竺可桢先生在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一书中明确论定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整体气候较现在温暖,到了秦朝乃至汉前期仍旧处于类亚热带气候型,也就是说在当时中国北方的气候更接近于我国现在的南方地区。从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货殖列传》一卷所述
“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我们常见于南方的许多植物和作物,在当时的北方也是随处可见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气候的影响下包括关中平原在内的整个北方地区是十分宜居的。
秦人
而且我们需要注意到我国是传统上的农业社会,因此就少不了水利设施的建设。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
“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秦国依靠修建郑国渠达到了开发关中平原的效果,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关内的土地肥力是十分可观的。林甘泉先生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认定:一石粮食折合现在约有59.2公斤,一斗粮食有6.25kg,而一钟则是有六石四斗,可以说当时的粮食亩产是极为可观的,完全可以依靠关中平原供养大量的人口,由此组织大量的部队。
秦国
而关中平原衰败的原因则与以上的他曾经拥有的优势息息相关,首先是从战略地位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关中平原由于其与少数民族相距较近,因此大量的少数民族也开始移居关中平原。等到了东汉末年,关中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少数民族聚居人数甚至超过了汉族的情况,而这些少数民族往往又容易与中央政权产生冲突,尤其是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三国前期的名将与枭雄许多人都有在整个西北或者凉州镇压少数民族的战绩,整个西北都可以说是打成一锅粥,根本就不可能正常的从事经济活动,自然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政权的稳定后方,不能供养足够多的人口。随着人口的下降与转移,整个关中的经济就开始走下坡路。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至西汉中后期以来中国整体的气候开始逐渐向寒冷转变,我们可以从《汉书》的一些篇章中找到当时对于淮河祭祀的记载,其中就有提到过当时淮河河面甚至会结冰,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有点难以想象的,同时在淮河流域也发生过雾凇,这一现象我们现在通常在东北黑龙江地区可以见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到当时偏寒冷的,而中国整体气候的寒冷化带来了两个影响——整体北方的农业生产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同时居住在中国更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无法忍受这样的寒冷气候,不得不开始向南方,即中国的内地迁徙,因此加大了整个帝国北方的边境压力。
渭水
对于整个帝国来说,受寒冷气候的影响,整体北方的农业生产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导致北方的经济发展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同时不断加大的来自少数民族的国防压力,使得中央政权做出了一个决定——战略性的放弃部分地区,将这些地区作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所以整个关中平原被晚期的东汉王朝战略性的放弃了,一直等到后来气候逐渐向暖,唐朝再次统一中国,使得客观上关中平原具备了能够从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可能,进而能够发展成为帝国的核心地带。
自唐中叶以后,我国气候又再次向寒发展,使得关中平原又一次的不具备了从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同时整个关中平原由于长期的大规模垦殖,又缺少科学合理的轮耕休耕制度,一方面导致了土地的疲化;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使得土地整体肥力下降,严重限制了农业发展。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时仓廪实,人民才能知礼节,因此粮食充足才能保证当地社会稳定。如果一个地区的粮食无法自给,那通常需要中央政府进行调配供给。而粮草的运输往往是需要面临损耗问题,因此一个粮食无法自给的地区是不能承担作为首都甚至是作为帝国的重要地区而存在的。
陕西地形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是关中平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北方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随着北方尤其是关中平原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以及北方气候特别是西北开始逐渐由类热带气候转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使得关中平原趋向于干旱化,最终导致了关中平原从江南型地形地貌特征转变成为了沙漠地貌特征。
由此综上所述,关中平原的衰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的影响,使得关中整体的战略安全不再像以前那样稳固,无法成为一个政权的稳定后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气候的整体变化以及关中平原长期的土地耕种,导致了关中平原土地退化无法再承担起大规模的农业耕种的任务,最终导致了关中平原整体的战略地位下降。
参考文献:
《史记》 ——司马迁
《在华20年》——特德(O.J.Todd)
《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林甘泉
《汉书》——班固
注:文中配图多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