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广东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全省GDP增长4.5%;截至10月31日,全省21地市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也已全部出炉。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是中国发展最重要的“底盘”之一。今年年初,广东制定了全年5.0%的GDP增长目标,能否完成既定目标备受关注。
四季度只剩两个月,广东如何在压力和阻力中迸发更强动力,激活更多潜力?
压力来自何方?
只有充分认识困难,才能更好应对挑战。当前,广东经济面临着哪些压力?
向外看,长期以来,广东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市场分工、合作,外向型特征显著。这也是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总量跃居全国首位的优势所在。然而,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济“疤痕效应”尚未修复,在经济增长低迷、总需求依然不足的大环境下,广东自然也受到冲击。
反映在市场上,需求不足最直观的影响便是企业的订单下降,由此也进一步影响了企业扩大投资、生产的信心与积极性,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广交会之所以备受关注与期待,正是因为环境越复杂严峻,企业越重视这个提供对接需求、寻找订单、促成交易的广阔平台。本届广交会开幕以来,截至10月27日,到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超过10万人,占比64%;欧美采购商到会人数恢复性增长,较第133届同期增长54.9%。
昨日,广交会三期线下展拉开序幕,延续了一期和二期的火爆场面。展会还在开,春交会成交的订单商品已经通过一艘艘货轮,运往全球各地。
向内再看全省“基本盘”。前三季度,广东21个地市中有9个地市GDP增速跑赢全省,除了河源增速与全省持平,剩下11个地市GDP增速慢于全省;与自身相比,7个地市增速高于上半年,14个地市增速低于上半年。
内外来看,广东所面临的压力并不小。在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中,一些先行指标传递了广东经济持续回暖的积极信号。
比如,作为观察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窗口,广东实物量指标已有稳步回升的迹象。前三季度,广东工业用电量增长5.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而用电量的增长,往往意味着工业、服务业的复苏与增长。
货运量也是反映经济活力的先行指标之一。前三季度,广东货运量增长3.8%,水路货运量、民航货运量分别增长7.7%、11.3%,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8.2%。
从往年来看,广东经济往往呈现“前轻后重”的规律,比重逐季走高,四季度为全年最高,这也意味着四季度广东更要奋力冲刺,全力“拼经济”。
10月25日,广东省委财经委员会召开的会议指出,广东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牢固。
那么,广东经济的韧性、潜力与活力,从何而来?
繁忙的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南方+记者 鲁力 摄韧性如何锻造?
经济的韧性,往往需要通过产业链和企业来体现。
不久前,华为Mate60系列手机上市热销,这不仅让华为销量在三年来首次超越苹果,也带动另一家光学企业欧菲光迎来“逆袭”。
后者作为手机供应链企业,在2021年脱离“果链”后,业绩表现一直不佳;而在华为Mate60系列手机订单的“输血”下,欧菲光在A股又迎来多个涨停。
两家企业相互成就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相对完善的智能手机产业链,在应对市场波动时表现出的强大韧性。
韧性背后,是在投入和创新上“任性”。
欧菲光在脱离“果链”后,最近几年不断投入,研发高新技术。截至今年6月,欧菲光在全球申请了近4000项有效专利,成为手机摄像模组的主流供应商。
华为在发布Mate60系列手机后,节奏并没有慢下来,前段时间又发布了全球首个5.5G全系列解决方案。这也是在为未来迈向6G抢先布局、做好准备。
华为、欧菲光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时刻做好准备,才能在风口真正到来的时候起飞。
近年来,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做大做强制造业这份家当,着重发展“新动能”,背后同样是执着。对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执着,又进一步“锻造”了广东经济的韧性。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工业投资增长23.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1.4%,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8.8%。截至9月,广东工业投资已连续3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摩尔定律”逐渐“失灵”的当下,投入不一定很快就会有产出,但透过今年以来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广东过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力,已逐渐迎来收获。
前三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1.8%、17.0%、15.0%、10.7%。
同期的外贸数据显示,广东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了4.3倍、20.6%、29.6%,集成电路增长了24.4%。得益于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销量的迅速增长,比亚迪今年三季度净利润首次突破了百亿元。
“新动能”的强劲势头里,孕育着广东经济持续向好的潜力与活力。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图为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领跑的城市,做对了什么?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来看,增速领跑的城市努力的方向都很相似:以实体经济为本,持续发力发展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更多投资与项目的落地,由此激发了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揭阳GDP增速之所以能够从上半年到前三季度都保持全省第一,离不开绿色石化和海洋经济两大支柱产业,尤其是大南海石化项目提供的强有力支撑。前三季度,揭阳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406.58亿元中,制造业就占到了89.2%,增长27.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46.19亿元,增长118%。
珠三角9市中,深圳以5.40%的增速领跑。作为比亚迪总部的所在地,前三季度深圳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25.8%。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6.8%、73.7%。
此前,由于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业受到较大冲击,东莞经济一度“失速”,在上半年以1.5%的增速“垫底”。尽管到三季度东莞排名未有改变,但比起上半年GDP增速提高了0.5个百分点,呈现出“筑底企稳”的态势。在华为、OPPO和vivo等智能手机“巨头”的增长带动下,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再一次展现出韧性与活力。东莞在四季度的表现十分值得期待。
而从全省来看,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板。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今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快于城镇,进一步挖掘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海洋强省建设全面推进,更为广东经济增长打开广阔的“蓝色空间”。
图为清远丝苗米连片稻田。 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161.63亿元,今年全年有望突破13万亿元大关,届时广东将成为全国首个GDP总量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这也意味着广东GDP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速都更具分量。
很多时候,农业领域春种秋收的周期规律,在经济生产同样适用。我们需要意识到,今年第四季度表现固然重要,但眼光也不能只聚焦于第四季度。今年播下的种子,也许在未来能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顶住压力,提升韧性,激发活力与潜力,广东努力跑出加速度、跑出高质量。
【话题研究员】黄叙浩 陈明诗
【策划】曹斯 吴哲 张西陆
【海报设计】刘子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