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因电台忧心,一国军战俘出力,48年后叶剑英为他主持葬礼

春月花开梦醒 2024-12-16 10:19:19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肆意妄为,蒋介石手握国民党大权,却始终在正面战场吃瘪。而中共这边,虽处弱势,却在情报战场上频频得手,居然破解了日军的无线电密码,甚至把日军的作战计划拿得一清二楚。这事儿就让蒋介石很憋屈,尤其是当他得知这些密码破译成果是从延安传来的,更是心里不是滋味。蒋可能万万没想到,这一切的背后,竟然是他国军出身的“学生”王诤在出力。而王诤,曾经还是个国军的战俘。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毛主席用人不疑,蒋介石用人不信。

王诤是被红军俘虏后投诚的,按正常逻辑,这种“降将”大概率会被疑心重重的领导层另眼看待。但毛主席偏偏不一样,他不仅亲自接见,还拍着王诤的肩膀鼓励:“无线电是个好东西,你这手技术了不得,红军靠你了!”这话说得实在,王诤立马死心塌地干了起来。而反观蒋介石,手底下的人才不少,但他偏偏疑神疑鬼。王诤当年在国军时,也算技术尖子,待遇却一般,甚至连载入黄埔史册的名字都被改了。要说蒋介石这人,确实有培养人才的眼光,但能留得住人才吗?显然不太行。

第二,红军“穷则思变”,国军“富而懒惰”。

王诤在红军那边,刚开始只有一部“半拉子”电台,连发报机都坏了,只能收收别人的电报听听新闻。而国军那边,不仅装备齐全,甚至还有国外的技术支持。可问题是,资源多了反倒让人懒散。国军的无线电报大多用明码,王诤在延安那边一听就能破译,简直像看小说一样轻松。更荒唐的是,蒋介石指挥中央苏区的“围剿”战斗,居然还指望这些明码电台发来的“情报”。红军这边呢?没资源就硬啃,王诤自制零件、改装电台,甚至培养了一批无线电技术人才,愣是靠“土办法”干掉了“洋装备”。

第三,个人忠诚与环境塑造的结合。

说到底,王诤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红军忠心耿耿的。他投诚的初衷,大概率是因为红军的优待政策和当时的环境影响。但红军的用人机制和革命信仰,让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毛主席的一句“你们将来管全国的电台”,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一种长远的激励。相比之下,蒋介石的队伍缺乏这种归属感。就拿情报工作蒋手下的军统头子戴笠虽然厉害,但培养的人才更像工具,而不是同志。这种环境下,人才流失自然成了常态。

王诤从一名战俘到新中国的开国中将,他的经历,说白了就是红军用人机制和信任体系的缩影。蒋介石失去的不只是一个无线电天才,更是一个能够扭转局势的机会。而王诤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人才,往往不是靠技术,而是靠信任和环境培养出来的。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