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默写”专项300练(57)

小高语文在线 2024-11-09 01:10:50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武将出,冠钧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甫见之A或时B不巾C而D性褊躁E傲诞F尝G醉H登I武床。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飨庙,“飨”通“享”,指帝王祭祖庙。文中的“飨庙及郊”是指玄宗到城郊祭祖庙。

B.六经,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诗》即《诗经》。

C.布衣,指平民,与“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布衣”含义不相同。

D.李杜,杜甫年轻时与李白齐名称为“李杜”,“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年间受到皇上的赏识。

B.严武和杜甫是世交,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而杜甫对待严武时有放肆行为。

C.杜甫因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受牵连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救助。

D.杜甫年轻时曾游历吴、越、齐、赵,曾经寓居西南蜀地,最后客死在耒阳。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2)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5.请简要概括杜甫为什么要替房琯辩驳。(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重简王明府①

杜甫

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②。

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

行李须相问,穷愁岂有宽?

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注】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冬,杜甫避乱成都期间,此时诗人衣食不足。重简:是因上一首诗寄给王明府后,没有回音,故杜甫再寄一首诗以求援。王明府:县令王潜,杜甫的朋友。明府:唐代对县令的美称。②薄寒:微寒。《楚辞·九辩》:“懵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中人:伤害人。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颔联连用两个疑问句,抒写了诗人对云开雾散、雨过天晴的渴盼。

B.颈联运用反问,抒发了诗人因穷困之状未得改善而产生的愁苦之情。

C.尾联议论鸿雁谋稻粱之难,意在引起王明府对诗人生活之难的关注。

D.这首诗基调沉郁顿挫,将诗人的另一首诗《登高》中的“悲”具体化了。

7.“冬来只薄寒”一句看似无意之笔,实则匠心独运,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摆脱官场生活、回归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C F【解析】正确断句为: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大意是: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的床。

2.C【解析】含义相同,都是指平民。

3.C【解析】“杜甫因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可知,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由此可知,原文只是说他们是“平民之交”,并不是“深交”。

4.(1)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奇”“不中第”“困”各1分,句意1分)

(2)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依附他。(“会”“节度”“焉”各1分,句意1分)

5.①房琯罪小。②房琯有才能。③房琯深忧君主,有大义。(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杜甫)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天宝十三年,唐玄宗在太清宫朝拜献祭,在郊外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他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自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期。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长时间地位低下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适逢安禄山叛乱,皇上逃入蜀地,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疲困衰弱想要从鄜州投奔皇帝的住处,(中途)被寇贼捉住。至德二年,杜甫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说:“房琯,是宰相的儿子,年轻时就树立远大理想要成为纯儒,有大臣的体器,时人认为房琯有三公之才,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职。我看他深切地为陛下担忧,形色中显出大义,可是他的性情有些傲慢。我感叹他功名没成,志气被挫败,非分地希望陛下您弃小错取大德,所以冒着死罪称述,直言激怒、违背了圣意。陛下赦免了罪当百死的我,又赐我还乡,这是天下的大幸,不仅我独自蒙受圣恩。”但是皇帝从此很少视察并录用(登记)人才了。

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自身前往鄜州探视。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依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的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将要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只杀了章彝。严武死后,崔旰等人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大醉,后来的一天死去,时年五十九。

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作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

6.D【解析】“将诗人的另一首诗《登高》中的‘悲’具体化了”说法错误,本诗作于公元761年杜甫避乱成都期间。而《登高》作于公元767年杜甫滞留夔州期间。本诗早于《登高》而作;且《登高》中“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不是一个“衣食不足”所能具体化的。

7.①照应前句天气之“异”,表现冬天之微寒。

②运用《楚辞·九辩》中的典故,感叹人在“穷愁”之中就连微寒也经受不住。

③为下文向王明府求取资助做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8.(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3)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