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汽车在高速路上紧急避让的“民间小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流传。
网传,车主行驶在高速路上时,对向车道发生了部分堵车,而车主行驶的车道畅通无阻。
于是,车主以时速接近130km/h行驶在最左侧车道巡航。
可令车主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突然跨越中间护栏,想要横穿高速公路……
万分紧急的时刻,该车的智驾发挥了作用,迅速改变车道,这才躲避了车祸。
网友看完之后无不惊呼:智驾拯救了两家人。
视频流传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不少车型来认领这一车辆。
其中,包括小鹏G8、比亚迪宋、问界M9……
结果到最后证实,事发车辆为问界M7智驾版。
网上关于“智驾的民间小视频”,每每热度都很高。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智驾的关注度正在上升。
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高阶智驾的拐点或在18个月后来临。
他认为,接下来电动车的核心拐点会像iPhone4一样会来自于智能化,而非成本、造型。
同时他认为,高阶智驾最大的价值,是能大幅降低事故率。
此外,何小鹏还透露小鹏汽车在4月将发布全新品牌,进军10-15万元A级车市场,锚定年轻群体、面向全球打造AI智驾汽车。
这便意味着,高阶智驾下放到10万及以下市场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也有例外。
余承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再次表态,由于供应链受困,华为智能驾驶系统成本仍偏高。“售价在30万以下的车型用华为智能驾驶系统还有点挑战,只有30万以上的车才用得起,才能够盈利。”
他对于小鹏汽车也再次给出了评价。
“我们知道在智能泊车、智能驾驶领域,国内车厂做得最好的是何小鹏。但是我们来了,我们要改写这个行业了。
我们的ADS高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是公认为最好的。这是用户的体验、用户的评价,我们是大家公认的。
咱们这个行业啊,竞争可是激烈得很,但咱华为提供的技术,就是帮大家一起来卷,卷到更高层次,给消费者带去更好的体验!
其实这种良性竞争挺好的,大家一起发展、一起进步、相互学习,我觉得蛮好的!”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呢?
百度说,不是。
这一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是真的热闹,排在前面的同行,总要被后面的同行调侃一番。
等余承东发完言,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表示,“华为智驾在国内确实非常领先,我们经过评测以后,百度只比它领先一点点。”
很多消费者对于百度的高阶智驾感知不强,认为百度是发展自动驾驶最早的,也是投入相对比较大的,但却被华为赶在了前头。
对此,王云鹏表示,百度投入自动驾驶起步最早、投入最大,不仅开放源代码,还为行业培养了人才。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艰苦奋斗,自动驾驶刚刚见到曙光,真正的“大集”还没有开始。
此后,他对此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言论也发表了看法,“王传福董事长曾说,无人驾驶是‘忽悠’,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坐过真正的无人驾驶。没有坐过无人车的人说无人车是‘忽悠’,一点也不奇怪。我还记得几年前没有开过电动车的人还说电动车是‘移动炸弹’。”
一家一家说完,都是唱响自己,拉踩一下友商,看似玩笑般的发言,实则硝烟四起。
当然也有例外,他不是不怼人,而是把这些人打包在一起都怼了。
“我们以前也是L4公司,在2022年决定不搞L4,这玩意儿就是骗人的,L4自动驾驶玩家就是“画一个地图”出来跑,没有任何的商业模式”。
这位语出惊人的CEO,便是元戎启行创始人周光。
他表示,智能驾驶端到端模型将会成就一位“超级AI司机”,开启物理世界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纪元。公司已经成功将端到端模型适配到量产车上,该批量产车将于今年投入消费者市场。
他认为,在当前的国内消费市场,智能驾驶系统仍然采用模块化模型,将感知、预测、规划分别为三个独立的模型。
每个模型的技术栈差异较大,处于下游的规划模型需要依赖工程师编写大量代码去制定行驶规则。在模块化的技术架构下,信息的传递会出现减损,系统的维护难度大,无法从容应对复杂路况。
而端到端模型就不一样了,该模型通过感知、预测、规划三个模型融为一体,无需程序员编写冗长的代码去制定规则,而是用海量数据去训练系统,赋予机器自主学习、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感觉华为也提过这个概念,好像有“越开越好开”的说法)。
周光表示,“智能驾驶信息的传递不应该是你画我猜,而是像人类一样对所见到的信息作出最直接的反应。模块化模型是将一个复杂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逐个解决,这样的解决问题方式既曲折又容易出错。而端到端模型则是基于问题的根本,直接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未来高阶智能驾驶,甚至自动驾驶一定是会来到的。
至于以何种技术手段实现、又以何种形式落地,尚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未来已来……
安全保障、责任划分、信任加强……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所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