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一千亿,终于有人拍出世界首富的隐秘往事

俊晖电影 2024-02-22 08:31:23

相信对财富有追求的人都听说过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他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因在投资上的成功,巴菲特也被称为“股神”。

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沃伦·巴菲特一度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那么问题来了,你想象中,世界首富的生活是什么样?

拥有别人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应该是能为所欲为尽情挥霍了吧?

有一部纪录片跟拍了“股神”巴菲特的日常生活,回顾他如何白手起家,如何积累了巨额财富,以及他的成功秘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每个向往财富自由的打工人,都不应错过它。

世界首富咱不敢想,但听完股神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成为沃伦·巴菲特

Becoming Warren Buffett

导演: 彼得·W·孔哈特 / 布瑞恩·奥克斯

编剧: 克里斯·庄

主演: 沃伦·巴菲特 / 苏姗·巴菲特 / 比尔·盖茨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1-30(美国)

片长: 88分钟

“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下,有着很多个不同的身份。

投资家、企业家、慈善家……他还曾闯荡影视圈,客串过《债务美国》《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等多部影视作品。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剧照

当然,在大众眼中,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更是金钱的代名词。

根据2023年末公布的福布斯排行榜数据,巴菲特位列全球第五,拥有1231亿美元的资产。

在很多人看来,拥有1231亿美元,人生最大烦恼就剩怎么花钱了吧?

然而,看了纪录片才发现,巴菲特只是一个拥有千亿资产的普通人。

86岁还在每天自己开车去上班,每天的“小确幸”就是在通勤路上买一份麦当劳早餐。

是不是跟你想象中的世界首富画风不太一样?

有三个价位的套餐,吃哪款取决于股市的涨跌,一般在2.61美元到3.17美元之间。

他喜欢吃可口可乐和冰淇淋:“我吃的东西都是6岁小孩喜欢吃的,因为那时候我就决定了自己长大后想吃什么。”

倒不是打造亲民人设,沃伦·巴菲特确实是个朴素的人,对物质生活没有多少要求,他曾说过:“我有很多钱,但我没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

他至今仍住在1958年花3.15万美元买的房子里,开一辆有20年车龄的老车。

一栋灰色的别墅,离路边也就三五米远,与附近邻居的别墅比,显不出任何豪华,简直朴素得有一丝寒酸。

这恐怕是很多中国富豪无法想象的。

巴菲特曾在股东大会上说:“如果我有6栋房子或是8栋房子,或是各种我可以拥有的东西,我的人生不会因为它们更快乐,只会更糟。”

这可不是“场面话”,股神用实际行动震撼了世界。

2006年6月25日,沃伦·巴菲特将大部分财产(其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捐给慈善事业,是当时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私人慈善捐款。

巴菲特也因此被美国人称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贪恋物质享受,为什么要赚那么多钱呢?只是为了成为慈善家吗?倒也不是。

这就要从巴菲特的童年说起,他从小就是个对数字很敏感的人。

赚钱、存钱,再赚更多,这种数字的叠加,对他而言只是一种游戏,他从中获得乐趣。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是一位股票交易员。

当时正值股市大崩盘,巴菲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失业了。

不过他的父亲也不是等闲之辈,自己又办了一家股票经济公司。

并且在1942年竞选成为美国众议院议员,举家搬到了华盛顿生活。

然而巴菲特的母亲患有抑郁症,情绪反复无常,时常打骂孩子们。

直到去世前,她还斥责巴菲特:“你毫无价值。”

母亲的苛刻,是否促使巴菲特想通过赚钱来证明自我价值,我们不得而知。

童年的巴菲特是一个智力过人的孩子,经常跳级的他总是班上年龄最小的。

小巴菲特还非常喜欢看书,他在妹妹的回忆中是个安静且温和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巴菲特从图书馆借到一本名叫《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的书。

书中提到的一种赚钱方法是投币体重秤,称一次投币1美分。

于是他开始认真计算买第一台体重秤要花多少钱,用它赚的钱再买另一台需要多长时间。

只要为全国每个人配上一台体重秤,每个人每天称重10次,他就能坐等财源广进了。

这大概就叫赚钱的天赋吧。

童年的巴菲特每周有5美分的零花钱,但他不满足于此,于是他干起了很多兼职。

从挨家挨户卖可口可乐、口香糖,到天不亮就起来送报纸杂志……

看着抽屉里的硬币越来越多是他的乐趣,小小年纪的巴菲特已经爱上了赚钱的游戏。

靠兼职赚的钱,巴菲特11岁第一次买入股票,14岁时盈利1000美金(相当于现在的2万美金,14万人民币)。

15岁时,他的盈利达到了2000美元,承包了一座小型农场。

之后,他又与朋友成立公司,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直到上大学前,才将该公司转手卖出。

巴菲特倒也不是那种乖学生,他经常戏弄老师,尤其是通过做空他们的股票让他们抓狂。

不过巴菲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大学3年就取得了所有学分,完成了学业,并最终拿到了经济学学士学位。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却被拒绝。

于是改投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并拜在著名的价值投资开创者、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门下,这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

他从本杰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两条投资规则:规则一:不要赔钱,规则二:不要忘记规则一。

1952年,巴菲特和苏珊·汤普森·巴菲特结婚,他们双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

在西北大学读书时,苏珊和巴菲特的妹妹是室友。

之后,巴菲特有了三个孩子:大女儿苏茜·巴菲特,二儿子霍华德·巴菲特,以及小儿子彼得·巴菲特。

苏珊对巴菲特的影响比看上去更深远。

她经常参加抗议社会不公的活动,有时也带着巴菲特同去。

她的纯真和正义感染了巴菲特,使他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在那个男女地位十分悬殊的年代,他就认识到:“我的姐妹和我一样聪明,但她们的未来非常有限,只能结婚成为家庭主妇。”

他认为当时的妇女被各行各业排除在外,造成“一半的人才成为了旁观者。”是非常可惜的事,否则国家应该会发展得更好。

而他自己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聘用的员工大多数是女性。

此外,巴菲特还取消了几乎所有的官僚作风,精简团队。

伯克希尔没有什么委员会、人际关系部门、没有总理事会、也没有投资者关系和公共关系部门。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公司有近40万名员工,但总部只有20多名员工。

伯克希尔是一个神奇的公司,《财富杂志》评选出的500强中最大的公司之一,他还是500强前十名中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人。

巴菲特在经营伯克希尔·哈撒韦期间,将价值投资和复利增长结合,形成一套迥异于常人的投资路线。

比如,很多人炒股,是快买快卖,赚取股价波动的利差。

而巴菲特的名言是:“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则不要持有它十分钟。”

他投资过的“价值”股票,都成为教科书般的案例:时思糖果、可口可乐、IBM、美国银行、比亚迪……

虽然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私底下,巴菲特是个孤独的人,正如妻子苏珊所言:天才都是孤独的。

巴菲特很难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联系。

即便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巴菲特也经常走神。

大多数时候,他都沉浸在思考的世界中,很难融入家人的欢声笑语。

2004年7月29日,苏珊因脑溢血病逝,享寿72岁。

这对巴菲特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尽管此前他们已分居两地。

但苏珊在巴菲特心中的位置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他说:“苏珊让我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善良的苏珊生前一直认为他们应该捐出更多的钱。

她希望能帮助更多需要钱的穷人和弱势群体。

苏珊去世2年后,2006年,巴菲特将大部分财产(其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捐给慈善事业, 无疑也是为了完成亡妻的心愿。

2022年1月,沃伦·巴菲特已经位列美国顶级捐赠者首位,成为史上捐款最多的富豪。

他还承诺去世后,将99%以上财富捐给慈善机构。

巴菲特向其他富有的美国人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世界上最穷的人,应该从最富有的人那里受益。

他说:“在我的一生中,所花费的钱将远远少于我所创造的财富的1%,剩下99%以上都会给予别人,因为这些财富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这就是爱赚钱却不爱花钱的顶级富豪沃伦·巴菲特。

他拥有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财富,但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这种淡泊超脱的处世态度与他在商业世界的敏锐,形成有趣的对比。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策略被无数人学习和模仿,他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价值投资的力量,也用财富回馈了世界。

这世界上的富豪有很多,但是愿意捐出85%财产的只有沃伦·巴菲特。

正是他无私的人格,赋予了这场金钱游戏非凡的意义。

*本文作者:RAMA

2 阅读: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