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书《盐铁论》10句话,读懂少走10年弯路

洞知 2024-10-13 21:26:53

有这样一部著作,距今已二千多年,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经济学研究专著”。

它就是西汉桓宽所著的《盐铁论》。

《盐铁论》全书共10卷6万余字,内容包罗万象,有政治的记录,有经济的分析,也有思想的辩论。

其文精辟透彻,在讲述历史的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与哲学。

现在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今天,给大家分享其中的10句名言,读懂让你少走10年弯路。

1

作家李尚龙曾在新东方当老师。

当时同事们都希望每天多排点课,课时越多,绩效也就越高。

而李尚龙却向公司提出一个要求:晚上不上课。

每天晚上,其他同事都拖着疲惫的身体,熬夜上课时,李尚龙却待在家读书、写作,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几年后,李尚龙就凭借不断地学习与思考,走上写作之路。

后来,教培行业调整,他的同事们不是失业,就是转了行,而他则成了畅销书作家,年入百万。

罗振宇曾说过:财富并不靠体力和勤奋,更多取决于智慧、策略和眼光。

沉沦于卖苦力的人,基本很难发大财。

一个人想变富,必须摆脱单纯的体力劳动,走向深度思考。

放弃低效的穷忙,多动脑子,想出路,找方法,财富大门自会为你打开。

2

曾国藩在写给儿女们的家书中写道: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有时候一点点的懈怠,都足以摧毁所有的苦心经营,浪费我们的才华和天赋。

这世上,从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横空出世的高手。

所谓的毫不费力,也不过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笨笨地苦熬、默默地坚持。

王阳明也说,人须在事上磨炼,熬得住方成大器。

人这一生,坎坷多过坦途,到达远方的道路,也总是崎岖漫长。

但请相信,唯有所执,方有所成。

当你拿出无限的毅力去死磕,不懈怠,不敷衍,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3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懂得做好准备,即使你遇到突发事件,也不会自乱阵脚,狼狈不堪。

战国时,有次燕国攻打齐国。

当天夜里,齐国大臣田单,便吩咐下人收拾马车,并命人将车轴两端突出部分锯下,再按上铁箍。

田氏族人都感到很不解。

结果次日,齐国被攻破,都城里王公贵族纷纷逃跑。

在逃亡路上,很多马车因抢道而发生碰撞,导致车轴断裂,最终被燕军俘虏。

唯独田单做了充分准备,靠着坚固的马车,和族人逃过了这一劫。

老话说得好:“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一个人最大的远见,就是提前一步,把事情安排好。

有备则无患,凡事提前准备好,你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面对任何危机。

4

苹果公司曾接到一批电脑的组装订单。

等组装完毕,总经理乔布斯亲自检查验收,他打开一个机箱,发现里面有个螺丝没拧紧。

旁边的负责人看到后,不在意地说:

“这颗螺丝钉,松动了对电脑运行没影响,而且客户也不太可能注意到。”

乔布斯听后,摇了摇头说:“公司想要发展,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质量上的细节。”

于是他宣布,这批电脑全部返厂排查,杜绝一切质量问题。

想起《韩非子》中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很多细小的疏忽,看似不起眼,可经过层层传导,却可能导致严重的恶果。

而所谓成大事者,就是做好了那些细微之处

学会防微杜渐,从小处着手,在细节上下功夫,才能把大事做好。

5

伊朗有句谚语: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

任何事情,说得天花乱坠,不行动都是一场空。

心理学家丛飞从认识一个朋友。

朋友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导演,每次跟丛飞从见面,他都大谈特谈。

说起目标,他直言想成为国内的斯皮尔伯格;

谈到计划,他表示要一边看教材,研究电影史,一边准备报考导演班……

过了段时间,丛飞从问他,书看了吗?

朋友支支吾吾半天,说教材都挑好了,马上准备买……

结果几年过去了,现在朋友还是老样子。

作家王潇说,大道理好讲,小事情难做,执行无价。

其实有时候,平凡和卓越之间只隔了一个开始。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专注行动,坚决执行。

少说空话,勇敢迈出第一步,你想要的生活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6

看过一则寓言。

有一次,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可以把路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先出手,它吹起了猛烈的寒风,结果路人却将大衣裹得更紧。

接着是南风出手,它徐徐地吹起一阵暖风。

在轻柔的吹拂下,人们觉得浑身暖和,纷纷开始脱掉大衣。

北风想用蛮力让路人脱掉衣服,却适得其反,南风用柔弱的暖风,反倒达成目的。

在这世上,温和经常战胜狂暴,柔弱往往打败刚强。

正如《道德经》里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凡事过刚则易折,柔软才是处世之道。

学会放低姿态,把握分寸,少说一点狠话,多行一些善事。

正所谓柔能克刚,你越是柔软,就越是强大。

7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将军叫孟之反。

有一次,鲁国军队打了败仗时,他主动率领部下殿后,抵挡敌军追击。

等到全军都安全回城后,大家都赞扬他。

他却回答道:“并非我勇猛,实在是我的马不肯走。”

孟之反的英勇有目共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大彰其能。

相反,他一直谦让,毫不居功,因而人们更加敬佩他了。

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麻雀挂枝头,聒噪不断;雄鹰搏长空,沉默不语。

境界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心怀谦卑,从不矜夸本事,也不自恃成就。

狂妄源于内心的浅薄,谦恭却基于人生的厚度。

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不是显山露水,而是放低姿态,低调内敛。

8

《庄子·秋水》中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秋天的山洪汇入黄河,使黄河变得宽阔,于是河伯认为自己是最大的水域。

直到他来到北海边,望着汪洋大海,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

所以庄子说:“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

一个人永远无法理解超过认知范畴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过得不幸、无法成功,其实都源自认知的局限。

作家雾满拦江曾讲过一句话,非常认同:

认知不足的人,必困于自己的心,举目所见,只有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拼命求索,却无改于自己的命运之分毫。

认知的层次在哪,你人生的高度就在哪。

不断提升认知,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突出重围,站上高峰。

9

古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你选择安逸,危机就会悄然而至。

作家王耳朵有位表叔,是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进了国有纺织厂。

当时纺织厂旱涝保收,福利也好,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

时间一长,表叔就喜欢上了这种舒适的日子。

可好景没几年,市场放开,民营企业涌入,国企面临破产,表叔也失了业。

才三十出头的他,各种工作都干不长久,仅靠一点微薄的失业金度日。

你看,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只需要给他足够的安逸。

正如《伶官传序》里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今天你享受了多少安逸,日后就要付出多少代价。

趁早逃离舒适区,不断进取,你才能扭转现状,让人生拥有更多可能性。

10

看过一个“麻雀效应”。

在现代都市中,由于噪音、光污染和汽车尾气的存在,大部分鸟类都选择迁徙他处。

只有麻雀,依然可以跟人类共存。

为什么呢?

原来,过去麻雀通常在树洞里筑巢,食物主要是昆虫;

而现在,它们在烟囱、排水沟筑巢,也学会了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

麻雀的主动变化,让它们在城市中依然繁衍了下去。

想起达尔文说过:

在丛林里,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强壮的,而是对变化能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在这个变化剧烈的时代,你的能力在一天天贬值。

如果你不懂得与时俱进,就只能被无情淘汰。

不断适应变化,主动更新自己的能力,你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稳屹立。

山东大学教授聂济冬曾评价说:

“《盐铁论》是一部谈王霸之争、义利之辨的著作,也是一部讲修身、处世的典籍。”

尽管距今已逾千年,它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以上这10句话,精辟透彻,总有一句能够让你觉悟、助你成长。

迷茫的时候,不妨多读读它们,帮你修好格局,提升认知,让你奔赴更好的人生。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