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无论在传统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医认为肾是一个运转系统的总称,是“先天之本”,肾有问题的人容易患大病、久病、杂病,难以长寿。现代医学更是把肾脏功效细分为4条:
1、废液处理站,处理功率下降意味着肾功下降,处理失灵则预示生命进入倒计时。
2、体液调节阀,如果调控失当,轻则引起各种小问题,重则危及生命。
3、激素派送员,肾脏是身体重要激素的分泌节点,对维持机体运转意义重大。
4、血压调控站,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来调节血压,管控尿液的水液、钠离子来影响血压。
由于肾脏作用重大,地位重要,围绕肾脏健康有大量忠告和警示。正常状态下,肾脏的“使用保质期”可达50年,如果保养得当,甚至能“超期服役”,成为老寿星的底气。反过来,如果日常不注意保养维护,或者有遗传因素、职业因素等干扰,肾脏“提前衰老”,比较头疼。
一、慢性肾病危害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
我国的肾病患者较多,而且随着一些不良生活、饮食方式的蔓延,肾病有年轻化、顽固化等趋势。肾病虽然有急性和慢性、轻症和重症等区分,但很多人会想到一个可怕的结局——尿毒症。
现代医学把慢性肾病分为5期,由轻到重是“肾功能基本正常—轻度减退—中重度衰退—严重丧失—肾衰竭”,如果GFR值低于15以下,就是肾衰,肾衰就是通常说的“尿毒症”。
尿毒症经过现代医学攻关,已从过去的“不治之症”变成“慢性疾病”,有肾移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治疗缓解手段,虽然这些手段对患者及家庭带来较大的心理、经济负担,但让患者真正恐惧的,是尿毒症的最终结局,担心“命不久矣”。
研究发现,从肾脏中重度减退,到出现肾衰竭,这个过程可能有10—20年,但不少患者的病情是“推石下坡”,越滚越快,有的甚至活不到10年。所以不少患者比较悲观,认为一旦确诊慢性肾病,很可能活不了太久了,长寿更是不用想。
二、为什么一些慢性肾病患者能安然活到八九十岁?
临床发现,有的患者即使在三四十岁确诊肾病,或者肾功中重度衰退后,肾脏功能逐渐恶化,仍能活到八十、九十多岁,已经和健康人寿命差不多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很多人认为,这些活到八九十岁的患者,应该是在防范肾病到尿毒症的关口下了很大功夫,但医生通过调查了解,并非如此,而是下功夫做好一件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早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布公告显示,心脑血管类疾病已攀升至全球头号致死病因,而确诊慢性肾病的人,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要高57%,如果合并蛋白尿症状,心脑血管死亡率再增63%。
换句话说,慢性肾病患者大部分是因心脑血管类疾病过早离世,可能性是尿毒症的5—10倍以上,颠覆了很多人的印象。原来慢性肾病还没等到尿毒症阶段,就可能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了生命。
所以,关键和核心的结论是:患者若要活得好、活得久,心脑血管一定要重视好、保护好。
三、慢性肾病患者防范心脑血管类疾病,5个信号要重视
心脑血管疾病通常多见于4种: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事件(脑卒中)、主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疾病。
这些疾病临床上有不同的确认指征,作为患者,重中之重是学会识别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5个症状要认真重视:
1、出现发作性胸痛,多见于早上起床后、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等时机,如果平时安静休息时就出现,一定要及早就诊。
2、出现呼吸道、胸腔的不适感受,如压榨感、闷痛感、束缚感、烧灼感、喉咙紧缩感,等等。
3、出现不明原因的牙痛、下颌痛,而且排除了口腔疾病时,很可能是冠心病的前兆。
4、上半身出现放射痛,如上腹部、腋窝、肩膀、手臂内侧或指头等等,伴有呼吸困难、恶心不适、头晕乏力、冒冷汗、心悸等等。
5、连续数日出现上腹部、下肢或面部某个部位疼痛,按压时痛感加剧,有针刺感、刀割感等表现。这5个症状刚出现,是心脑血管示警的信号,千万要重视,不可忽略,及时应对就能有效缓解病情,甚至争取主动,为延长寿命加上保险。
总之,慢性肾病患者,在做好防肾衰的措施的同时,更要提高早期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的意识,遵医嘱用药和锻炼,戒除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等,打好管控“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