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芮银超到底有多牛?部队为留他两改士官制度,企业出40万挖他

暖阳照耀心田 2024-11-28 20:12:17

20世纪70年代的江苏连云港,一个朝气蓬勃的男孩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芮银超出生在灌南县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经营着一间不起眼的小餐馆。作为独子的芮银超自幼备受宠爱,但他的梦想却不在于继承家业,而是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飞上蓝天。

随着芮银超慢慢长大,他的参军梦也愈发强烈。父母虽然疼爱儿子,但还是希望他能够成家立业,安安稳稳地生活。每每谈到将来,芮银超总是眼里放光,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志向。然而,现实的种种阻力并没有将这个少年的斗志击垮。

梦想不息,征途不止

1987年,一个机会出现在芮银超面前。当地发布了征兵公告,正值风华正茂的芮银超和许多怀揣着同样梦想的年轻人一起报名应征。

然而,一个不幸的小插曲让他与军营失之交臂。征兵选拔时,芮银超的腿部受了伤。尽管伤势并不严重,但体检医生还是认定他身患疾病,无缘入伍。

失落的芮银超并没有就此放弃。第二年,他再次来到征兵现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医生的判断是错误的。可惜天不遂人愿,1988年灌南县并没有征兵计划。两次碰壁的打击并没有将芮银超击倒,反而让他越挫越勇。

回到家中的芮银超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向父亲袒露自己的参军梦。一个静谧的夜晚,芮银超和父亲在屋外长谈。父亲语重心长地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芮银超能接过餐馆的重担,娶妻生子,平平安安地生活。芮银超怀着忐忑的心情,向父亲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爸,您和妈这辈子太辛苦了。我不想再让你们为我操心,我有我自己的打算。""你能有什么打算?不就是想参军吗?军营那么苦,你吃得了这份苦吗?"父亲叹了口气。

"我不怕吃苦!我就是想到部队去锻炼,然后好好干,等立了功回来,您和妈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父子俩争执了很久,芮银超的一番肺腑之言还是打动了父亲。198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芮银超第三次走进征兵站,这一次,他如愿穿上了迷彩服,开启了自己的从军之路。一张张选拔通过时的照片,见证了这个青年坚定的选择。

多年之后,已经成为特级军士长的芮银超依然对父母当年的支持心存感激。他明白,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于自己的军旅生涯意义重大。回望过去,芮银超更加庆幸自己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而是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才铸就了日后传奇的人生。

学而不倦,炊事成才

怀揣着飞行梦想的芮银超终于如愿加入了空军部队,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这个年轻人感到几分迷茫。分配下来的通知书上,芮银超的职务赫然写着"炊事班战士"。没有云雾缭绕的蓝天,没有银鹰翱翔的机场,只有一间狭小的厨房和一堆待洗的餐具。

从小在父母的餐馆里帮忙的芮银超,对厨房工作并不陌生。但是,他的理想是驾驶战机翱翔天际,而不是一辈子与锅碗瓢盆为伴。每天忙碌的间隙,芮银超总会走到营房外,眺望远处的飞机升空,心中燃起一股不甘。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炊事工作并没有磨平芮银超的棱角,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上进心。"既然暂时不能飞,那就先飞自己,充实自己。"芮银超暗暗下定决心。

休息时,芮银超总是抱着书本埋头苦读。由于入伍前学历不高,他从最基础的高中知识开始学起。方程式、公式、定理……这些曾经让他望而却步的知识,如今却成了芮银超的座右铭。战友们休息的时候,他依然伏案学习;夜深人静时,他仍在书海里遨游。

知识的海洋令芮银超着迷,而他的学习热情也感染了身边的战友。在他的影响下,连队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渐渐地,芮银超成了连队里的"活字典",遇到不懂的问题,战友们都愿意来请教他。

几年如一日的刻苦,芮银超的数理基础变得愈发扎实。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专业的领域——飞机维修。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向图书馆借阅有关航空机械的书籍,研读飞机结构、原理等专业知识。遇到疑惑,他虚心请教连队里的老机械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芮银超的理论知识已经相当丰富,这让他在连队里崭露头角。领导们惊讶于这个炊事兵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决定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一纸调令,芮银超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直升机特设师。虽然还不能亲自驾机翱翔,但是能够亲手维护这些钢铁巨鹰,对芮银超来说已经是梦想成真了。

然而,理论知识再丰富,也抵不上实践经验的缺失。刚开始,芮银超只能在一旁观察,记录师傅们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他不敢懈怠,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师傅们被他的认真劲儿打动,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五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芮银超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他手中的笔记本,记录着每一个故障案例和解决方案。当第一次真正能够上手修理飞机时,芮银超的内心无比激动。多年的辛勤汗水,终于结出了硕果。

从一个普通的炊事兵,到手握飞机"生杀大权"的特设师,芮银超用自己的努力践行着那句话——学而不倦,必有所成。而这,只是他传奇人生的开始。

鹰眼识机,妙手回春

对于一名飞机特设师来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面对复杂的机械故障。而这样的考验,恰恰成就了芮银超在部队中的传奇。

2000年,部队引进了4架全新的直升机。这批先进的机型,代表着当时的尖端科技。然而,就在试飞阶段,几架直升机突然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飞行。消息传来,现场顿时陷入了一片愁云惨淡。

部队领导紧急召集飞行员和机械师开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这可怎么办?找厂家维修恐怕要花好一阵子。""要不找国外专家来看看?"众人七嘴八舌,却始终得不出一个结果。

就在这时,一个不起眼的身影站了出来。"首长,我想试试。"芮银超的声音虽然不高,却掷地有声。

"小芮,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确定你能修好?"领导狐疑地看着他。"首长,我有信心。我观察了故障情况,应该是舵机出了问题。只要更换舵机,飞机就能恢复正常。"芮银超斩钉截铁地说。

在场的不少人都笑了。一个年轻的特设师,真的有这个本事吗?但芮银超的目光无比坚定,似乎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

领导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同意了芮银超的请求。"小芮,这次就交给你了。但你必须保证,更换舵机后,飞机一定要安全。"

"首长放心,我以我的人格担保。"接下来的几天里,芮银超几乎吃住在机库。他仔细检查每一架直升机的舵机,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参数。他反复阅读舵机的说明书,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关键步骤。

终于,在芮银超的巧手操作下,4架直升机的舵机被成功更换。现场的人们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最后的试飞结果。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直升机腾空而起,在蓝天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成功了!飞机恢复正常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芮银超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消息很快传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特设师,竟然解决了常人无法解决的难题。飞行员们纷纷向芮银超投来敬佩的目光,连一些外国专家也不禁拍手称赞。

"小伙子,干得漂亮!没想到你这么年轻,本事却这么大。"一位外国专家竖起大拇指。

芮银超谦虚地笑笑,内心却无比自豪。多年的钻研和积累,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验证。他明白,这只是自己维修生涯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从那以后,"芮银超"三个字,在飞行员们的心中有了特殊的分量。他们知道,有这样一位特设师在,他们的"战鹰"就有了最坚实的后盾。而芮银超,也以自己的实力和智慧,赢得了大家由衷的信任。

妙手回春,誉满军营

随着一次次出色的维修,芮银超的名气在部队里越来越大。他不仅仅是一名出色的特设师,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师傅。很多年轻的士兵都希望能跟他学习,向他请教维修的技巧。

一天,一位年轻的士兵怯生生地来到芮银超面前。"芮师傅,我想跟您学习飞机维修。您看,您能收我做徒弟吗?"

芮银超看着这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维修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你得有耐心,肯下功夫,还要善于动脑筋。"

"我明白,师傅。我一定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教导。"年轻士兵一脸诚恳。就这样,芮银超收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徒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这个年轻人很快掌握了维修的基本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设师。

然而,芮银超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不应该只传授给一个人。于是,他主动向领导请缨,要求开办一个维修培训班,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传授给更多的战友。

领导对此十分支持。在他们看来,芮银超不仅是一名技术过硬的特设师,更是一位出色的老师。有他来带新人,部队的维修水平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很快,芮银超的维修培训班开课了。他将多年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员们,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诊断故障、拆卸机件、调试系统……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点。

理论课上,芮银超深入浅出地讲解飞机构造和维修原理;实践课上,他带领学员们实操,一步步指导他们排除故障。遇到不懂的地方,他总是耐心解答,直到每个人都弄明白为止。

渐渐地,芮银超的培训班在部队里赢得了口碑。从他手下"毕业"的学员,个个都成了维修尖子。他们以芮银超为榜样,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提高维修水平。

有人问芮银超,为什么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他笑着说:"我这点本事,原本就是部队给的。我能教给更多战友,他们维修水平提高了,咱部队的战斗力不就上去了吗?这是我的本分。"

芮银超的话,道出了一名军人的担当。在他看来,个人的成就和荣誉,都要服从部队的利益。只有集体的维修水平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才能更强。

如今,芮银超已经成长为特级军士长,成为了部队维修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用自己的专业和奉献,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维修尖兵,为飞行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一名普通的炊事员,到手握飞机"生杀大权"的特级军士长,芮银超走过的每一步,都印刻着对维修事业的执着追求,都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

他的事迹,早已成为军营中的一段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军人。

0 阅读:74